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125%关税冲击:华人超市抢购潮与网购新挑战 Echo看美国&Echo's happy life&Echo的幸福生活&美国新闻&美国日常生活指南&美国政治&川普新政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欢迎大家加入"Echo的幸福生活",一起来分享您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吧! 这个频道主要给大家介绍美国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指南,以及世界奇闻趣事等, 如果您有什么合作和建议,欢迎发邮件交流,邮箱:[email protected] 大家也可以在乾淨世界觀看“Echo走遍美国”。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 美对华关税飙升125%:华人忧便宜货绝迹,专家教你应对之道 2025年4月9日,美国总统川普宣布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的关税,这一决定不仅引发了中美贸易战的新一轮升级,也让许多华人消费者担忧来自中国的“便宜货”将一去不复返。从超市的花生油到网购的烧水壶,华人社区的购物车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更引人注目的是,川普总统还取消了来自中国的小额商品免税政策,进一步推高了网购成本。 一、事件背景。 2025年4月9日,川普总统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将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125%的“对等关税”,同时对未报复美国的国家暂停90天的关税加征。这一决定是对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的一次重大升级。就在四月16日,有些商品比如注射器和針頭等, 更是達到了245%的關稅。与此同时,川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取消了来自中国的小额商品的低价值免税(de minimis)待遇。根据白宫4月8日声明,自5月2日起,中国商品将失去免税资格,低价值包裹将面临100美元的邮费,6月1日起增至200美元。这一政策旨在遏制中国电商平台(如Temu、Shein)通过小额包裹规避关税的行为,但也显著提高了消费者的网购成本。 川普总统的关税政策及免税取消旨在纠正中美贸易失衡。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数据,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超过5000亿美元,贸易顺差超3000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川普总统认为,高关税和取消免税将迫使中国改善贸易结构,同时鼓励制造业回流美国。 华人社区对此反应强烈。在法拉盛的华人超市,关税和免税取消的消息引发了抢购热潮。消费者颜先生得知关税上调后,第一时间前往超市购买“鲁花”压榨花生油。他說“疫情前一桶39美元,现在已经涨到48美元。货架上只剩六桶,我全买了,够吃两年。”颜先生担心下一批货价格更高,甚至可能断供。他的经历反映了许多华人的焦虑:中国商品价格飙升,日常生活成本将大幅增加。 李小姐则为错过网购机会懊悔不已。她原本计划购买一些中国出版的书籍,但关税和免税取消的消息让她措手不及。她说:“我现在打算从台湾网站找替代品,但台湾货也不便宜。”李小姐还提到,家人从中国订制的一副眼镜正在海运途中,她担心到货时可能面临额外关税或高额邮费。她建议消费者趁早网购尚未调价的存货,并计划入手一款中国产的烧水壶,专为泡茶设计。 柳小姐则在为5月即将实施的小额包裹新规加紧采购,她刚通过空运寄出一个包裹,担心海运时间过长无法赶在新规前入关。尽管选择了空运,她仍做好被征税或支付高邮费的心理准备。小额免税取消意味着通过Temu、Shein等平台购买的低价服装、家居用品等将面临100美元起的邮费,这让柳小姐感叹:“以后网购中国货估计得三思了。”这些故事反映了华人社区的普遍担忧:从食品到日用品,中国商品的低价优势正在消失。 社交媒体上,网友也表达了类似情绪。一位用户在X平台写道:“以前觉得中国货便宜又好用,现在得精打细算了。”另一位调侃:“看来得囤货了,不然以后吃泡面都成奢侈。”面对价格上涨的压力,消费者开始寻找替代方案,而专家的建议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物价不会失控,品质优先。 针对关税及免税取消引发的物价上涨担忧,专家指出,美国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和Costco拥有全球供应链网络,能够通过优化采购和分摊成本,减轻对消费者的价格冲击。Costco已公开表示,将利用其全球采购能力避免价格剧烈波动。这波政策不会导致全面通胀,消费者无需过度恐慌。 对于食品和日用品,建议消费者转向日韩产品,尽管价格较高,但品质和耐用性更优,长期来看性价比更高。例如:“韩国榨菜8美元,中国榨菜1美元,但韩国产品卖得更好。日本的小头牙刷用起来特别舒服,而便宜的中国电扇没多久就坏了。”在法拉盛的韩阳超市,韩国猪肉饺子和红豆包深受消费者欢迎。顾客王先生表示:“吃过这家的饺子就不想吃别的,口味独特,吃着放心。”这些例子表明,消费者可以通过选择高品质替代品,适应关税和邮费上涨带来的价格变化。 高关税和免税取消旨在压迫中国改善贸易结构,缩小贸易逆差,同时刺激美国制造业发展。小额免税取消特别针对中国电商平台,旨在遏制其通过低价包裹规避关税的做法。然而,这需要时间,短期内消费者可能面临价格上涨的阵痛。他建议消费者调整购物习惯,注重商品的长期使用价值,而非一味追求低价。 四、应对之道: 1.提前采购,锁定存货。如李小姐和柳小姐的做法,趁商品尚未全面涨价,优先网购或在超市购买中国商品,尤其是食品和日用品。注意5月2日起小额包裹新规生效,尽早选择空运以确保到货,避免高额邮费。 2.转向高品质替代品。参考王赫的建议,考虑日韩品牌的食品、电器等商品。虽价格较高,但耐用性和使用体验更优,长期节省成本。例如,韩阳超市的韩国饺子或日本牙刷是不错的选择。 3.关注零售商动态。大型零售商如Costco和沃尔玛可能通过促销或优化供应链降低价格冲击。定期关注优惠活动,合理规划购物。 4.理性消费,避免恐慌。关税和免税取消不会导致全面通胀,消费者无需过度囤货。注重品质和性价比,调整消费习惯以应对价格变化。 125%关税及小额商品免税取消标志着中美贸易战进入新阶段。专家预测,大型零售商的缓冲作用和替代品的普及将缓解冲击。长期来看,关税可能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但也可能引发通胀和经济放缓,消费者需做好心理准备。 这场贸易战还促使消费者重新审视生活方式。低价不再是唯一考量,品质、耐用性和安全性成为新焦点。日韩产品的崛起、超市促销的频繁,以及网购习惯的调整,都将成为未来趋势。同时,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和供应链重构将重塑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