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每日嗎哪【約翰福音 第14章1-11節】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約翰福音 14:1-11 (CUVT) ● 在約翰福音13章中,主耶穌為門徒洗腳之後,告訴門徒要照著祂所行的,彼此洗腳。主耶穌提到即將有人要出賣祂,而祂即將在不久之後離開門徒,門徒們會尋找祂,但主耶穌要去到一個他們暫時還不能去的地方。彼得追問主耶穌要去哪裡,主只是說「我所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彼得表示願意為主耶穌捨命,但主耶穌卻告訴祂說「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承認我」。 ● 所有這一切,聽在門徒的耳中,難免內心憂愁。以至於主耶穌要對他們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憂愁」的意思,是內心受到攪動。主耶穌面對十字架,心裡憂愁(約翰福音12章27節);主耶穌面對猶大要出賣祂,祂的內心憂愁(約翰福音13章21節);描述主耶穌內心感受與心境的,就是「憂愁」、「內心受到攪動」這個字。當主耶穌告訴門徒「你們心裡不要憂愁」的時候,祂自己並不是一個在情緒上真空的人,祂是有血有肉有感受的一位。不論是十字架,或是被親近的人出賣背叛,祂都不是無感的,祂的內心是很有感覺的!希伯來書4章14-16節中,勉勵跟隨主耶穌的門徒,要持守我們所承認的道,因為主耶穌能夠體恤我們的軟弱,祂深知道我們所感受的,深知道我們所面對的是甚麼。當主耶穌告訴門徒「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不要被這些即將發生的事情,抓住你們的心,使你們失去力量」,當主耶穌這樣說的時候,祂自己才剛剛在內心勝過對於十字架的感受,以及對猶大要出賣祂的那種錯綜複雜的感覺。主耶穌自己成為一個示範與榜樣,使我們知道,可以勝過憂愁,不被那些足以擾亂我們內心的事情抓住。 ● 主耶穌告訴門徒:「你們信神,也當信我」,「信」是門徒勝過憂愁,不致失去平安的秘訣。信什麼呢?「你們信神,也當信我」,約翰福音的重要主題,是要人相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猶太人信神,但是許多猶太人不信耶穌是基督,不信祂是神的兒子;這些跟隨耶穌的門徒,他們作出了選擇,相信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這表示他們相信主耶穌就是永活的真神。主耶穌即將面對被出賣、被審判、受刑罰、釘十字架,這即將發生的一切,會強烈衝擊這群門徒的信仰。主耶穌要他們持守住信仰,除了相信神之外,也要堅定相信耶穌就是基督,就是神的兒子,就是永活的真神。「基督」是神所設立的救主,也是生命的主。當堅定不移地相信主耶穌就是救主與生命的主,就能夠勝過生命中的風浪與困難,而不致被問題攪動、抓住,而失去平安與力量。 ● 彼得曾經發出一個問題:「主往哪裡去」(約翰福音13章36節),接下來主耶穌回答彼得所提出來的問題。主耶穌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從主耶穌的回答,我們有幾點分享。 ● 第一,主耶穌往天父的家去。往天父的家,其實是「回家」,主耶穌要回到天父的家。經文說,天父的家「有許多住處」,「住處」的意思是「居住的住所」,或是「房間」,指的是在天父那裡「永久性的住處」,這樣的住處有「許多」。神是一位無可限量的神,祂能夠提供的永久性的居所,也是沒有數量限制的。每一個跟隨耶穌的人,都能夠在永恆的天家中有永久性的居所。希伯來書11章16節提到許多信心的偉人,「他們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為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天父真的預備了永恆的天家,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在那裡歡聚。這份在永恆裡面的盼望,也可以幫助跟隨耶穌的人,面對許多足以擾動人心的事情發生時,仍舊在主裡面有平安與力量;因為不論遭遇什麼,當我們緊緊跟隨耶穌時,我們有一份確實的盼望,就是在天上的家鄉,我們在永恆的天家中是有份的! ● 第二,主耶穌回到天父的家,去為門徒預備地方。這裡很可能主耶穌是使用當時以色列人的社會習慣,來表達祂回到天父的家所作的其中一件事情。在古代的以色列中,同一個家族常常是住在一起的。同一個家族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父親的家室」,由同一家族的一些房子和一個公共空間組成。每一個房子居住著一個家庭,這些家庭其實是大家長的孩子所成立的家,這些家庭各有自己的土地,但是聽從同一個大家長。這個家長的兒子訂婚之後,父親就會在「父親的家室」的那個大範圍中,加蓋一間房子,蓋好之後,兒子就可以去迎娶許配給他的女子。主耶穌很可能是用這當時的社會習慣,來講述祂的離開,並不是棄門徒於不顧,而是為將來在永恆裡面的團聚而作預備。 ● 第三,既然主耶穌是回到天父的家去預備地方(居所),祂就一定會回來接門徒,去到天父的家那裡。主耶穌即將在說了這些話之後的不久,離開門徒,然而祂必定會再回來,而且當祂再來時,是要將地上屬祂的人接到永恆中,與祂永遠同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6-17節說:「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與主永遠同在。」主耶穌必定照祂所應許的,再來迎接我們。若是主耶穌再來之前,我們已經離開世界,當祂再來時,我們必定從死裡復活;而那些當主耶穌再來時,仍舊存活的人,將被提到雲裡。到那時,所有跟隨耶穌的門徒,將會與愛我們的主耶穌團聚,主耶穌在哪裡,我們就在那裡,我們與主永遠同在! ● 第四,主耶穌說門徒其實知道祂要到哪裡去,也知道那條去到那裡的道路。也就是說,這份盼望已經存在門徒心中,他們已經擁有。主耶穌曾經對猶太人表達:「我還有不多的時候和你們同在,以後就回到差我來的那裡去。(約翰福音7章33節)」意思是祂要回到天父那裡。當主耶穌知道自己離開世界歸回到天父那裡的時候已經快要到了,祂告訴門徒:「小子們,我還有不多的時候與你們同在,後來你們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話我曾對猶太人說過,如今也照樣對你們說。(約翰福音13章33節)」主耶穌曾經如此清楚表達祂要回到天父那裡,門徒是知道的。主耶穌說門徒也知道那條路,「知道」所要表達的,不僅只是知識理性上的知道,而是透過親身經歷的知道。主耶穌說這條通往天父的路,是門徒親身經歷過的。這條路是什麼呢?在第6節,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所以,通往天父的路,就是主耶穌自己。主耶穌通過十字架的道路,死裡復活,再升天回到天父那裡,跟隨耶穌的門徒則是藉著主耶穌,可以在活著的時候來到天父面前,回到天父家中,並得以在永恆的天家中有份。這條路,也就是主耶穌自己,,是每一個真正相信耶穌、跟隨耶穌的門徒經歷過的。 ● 門徒其實聽不懂主耶穌所說的意思,於是多馬發問了:「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主耶穌回答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祂,並且已經看見祂。」主耶穌明確指出祂是要往天父那裡去,這也是跟隨耶穌的門徒生命的歸屬。而主耶穌是我們可以真的到父那裡,與天父建立真實關係的憑藉。 ● 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這是運用了約翰福音中多次出現的「我是」的表達。出埃及記3章中,摩西請問上帝的名字,上帝回答說:「我是耶和華」,意思是「我就是『我是』」,這個名字表達出上帝是我們生命中一切需要的供應者,祂能夠解決我們所遭遇一切的問題與困難,祂能夠滿足一切所需。上帝的百姓需要什麼,祂就是什麼!約翰福音中反覆出現主耶穌使用「我是」來描述自己是怎樣的一位。在這裡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主想要表達的是,祂是我們能夠達到天父那裡所需要的「道路、真理、生命」。 ● 首先,主耶穌是我們通往天父那裡的道路。人因為罪的緣故,而無法與神相通,與神是阻隔的。主耶穌來為世人的罪捨命流血在十字架上,帶來赦罪的恩典。希伯來書10章19-20節告訴我們,我們因為主耶穌所流的血,可以坦然無懼地進入至聖所,是藉著耶穌為我們開通了一條又新又活的道路。主耶穌自己成為那條我們可以靠近天父的道路,使我們可以進到天父面前。 ● 其次,主耶穌是我們到天父那裡所需的真理。約翰福音1章14節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主耶穌從天父那裡而來,彰顯了屬天的真理,而且是完全地彰顯出真理。約翰福音1章17節說:「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主耶穌自己就是真理,這真理啟示出天父是怎樣的一位神。主耶穌自己就將天父完全地彰顯出來。所以主耶穌說,認識祂,就認識天父,而且是看見天父;而不認識主耶穌,就無法真的認識天父,也就無法看見天父。 ● 再者,主耶穌是我們到天父那裡所需的生命。我們與神之間所要建立的,是生命的關係,是父親與兒女的關係。約翰福音1章12節說:「凡接待祂(耶穌)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給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當我們信主耶穌的那一刻,我們就因著耶穌的賞賜,得到神兒女的位份。加拉太書4章6節說:「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祂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阿爸父。」當我們有了神兒女的身分,神兒子的靈也進入我們裡面,使我們可以得到屬於主耶穌新的生命;這是一個兒子的生命,使我們可以呼叫阿爸父,與天父建立親密的關係。 ● 當主耶穌說:「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也就是說,只要藉著主耶穌,就能夠進到天父那裡。這不是單指我們離開世界之後,或是主耶穌再來迎接我們,在永恆裡面與天父同在;這同樣在告訴我們,在活著的每一天,我們都需要信靠主耶穌,來與天父保持一份美好的關係。我們從信主耶穌的那一刻開始,接受祂作我們的救主,以及生命的主,在一生之中,都需要持守這樣的信心。這樣,不論我們在世上的日子遇到什麼問題與挑戰,我們都可以倚靠著主耶穌來到天父面前,享受天父的慈愛,經歷天父的豐盛,領受天父的供應,經歷天父隨時隨刻的看顧;而且我們現在就可以認識天父,並從靈裡親近祂、看見祂;而我們將來在永恆之中,也要在天父的家中,與祂永遠同在。 ● 門徒聽了似懂非懂,於是腓力向主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腓力(也是在場的眾門徒)內心很渴望可以見到天父。主耶穌只好再進一步解釋。主耶穌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主耶穌完全代表天父,也完全彰顯天父,因此,人看見主耶穌,就是看見天父。若是我們想要了解關乎天父的一切,就從主耶穌身上去看就對了。門徒與耶穌已經相處這樣長久的時間,卻沒有真的領略這件事。 ● 主耶穌接著說:「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嗎?」主耶穌與天父在完全合一的關係中,彼此緊密相連。「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作祂自己的事。」主耶穌表示祂所說的話,不是祂憑著自己說些自己想要說的話,而是天父住在主耶穌裡面,主耶穌是照著天父所想要說的而說,是照著天父所想要作的而作。主耶穌再次告訴門徒:「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作的事信我。」也就是說,透過主耶穌所行的,可以顯出祂是誰。從主耶穌的身上,顯出許多彌賽亞的記號,祂所行的神蹟奇事,已經顯明出祂真正的身分,就是上帝所設立的基督,就是上帝的獨生愛子,是完全彰顯天父的那一位。曾經,主耶穌用這樣的話來告訴那些質疑祂身分的猶太公會領袖,如今,祂用同樣的話來告訴跟隨祂三年半的門徒,為了要堅固他們的信心。在跟隨耶穌的路上,我們需要常常記得主耶穌所行的事,並從祂的作為中,真正認識祂是誰,這會使我們和神之間,建立一個穩固的關係,使我們的信心,可以經得起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