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財富管理入門(認識金融機構與重要金融常識)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00:00:00 財富管理(入門)前言 00:01:06 課程大綱 00:01:52 商業銀行 00:04:10 專業銀行 00:05:14 綜合證券商 00:07:44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 00:08:36 證券投顧事業 00:10:21 保險公司 00:11:56 保險契撤權 00:12:31 金融控股公司 00:13:10 主管機關 這堂課是財富管理(入門) 如果你有興趣考這方面證照 (理財規劃人員)(這堂課有很多考點) 希望這堂課可以給你 (對財富管理)有基礎知識 未來 對這方面有興趣 可以繼續往這方面努力 財富管理要做得好 第一步是記帳 包含家庭與個人部分 清楚地了解與記錄下來 (每月餘綽與總資產) 才可以做(妥善的)理財規劃 最後才是第三步的財富管理 步驟 1.記帳 2.理財 3.財富管理 財富管理範圍非常大, 不光是現在所有的資產部位(規劃) 還要考慮老年的部分 可能有退休金 可能没有退休金 或者是退休後有另外的規劃 這段很長的期間 需要理性的規劃 務實地規劃 才可以達到目的 這就是財富管理最困難 但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今天的課程就開始囉! 除了 去中心化的交易(如比特幣等等) 免不了 要跟金融機構打交道 所以,先來認識金融機構 首先,商業銀行 如果想清楚知道他如何運作 可以参考银行法的第三章 銀行法常常修 大概每半年需要去看一次 有哪些更新 工業銀行等等 這些專業銀行就還好 (相關規定) 在银行法第五章 基本上不太會去修 (專業銀行)主要服務法人 法人在許多其他法律 有相關規範 再來就是,比較常遇到的股票和基金 (證券商與投信) 最後是介紹 保險與金控 (商業銀行)常見就是存款的部分 (存款為商業銀行的主要負債與資金來源) 如果有在做生意 可能會用到票據 商業會計法(第九條)規定 超过100萬的通貨 不能用現金(支付) 一定要用支票(等其他方式支付) (如匯票、本票、支票、劃撥、電匯、轉帳) 好那商業銀行主要就是以 短中期的信用為主 短期就是1年以下 中期就是1年以上到7年以下 一年以下是短期 七年以上就是長期 商银行原则上不做長期的信用 (除非有擔保,如房貸) 多數是(口誤)短中期 那往來主要是 一般的公司個人 大部分人會遇到的是存款業務 如果有開公司行號 使用票據就會有 貼現或匯兌的動作 最後,個人可能會跟銀行有貸款往來 就是授信的部分 商银行還有另外一个功能 其實也是重要的獲利來源哦 就是匯兌的收益 進出口商 開信用狀等保證業務 銀行名稱有"國際"商銀 如 兆豐國際商銀 表示國外業務的比重可能蠻高的 就會需要 外語行員 他跟一般行員做的事一樣 但是需要講外語,所以薪水比較高 國內銀行,還是以服務本國客戶比較多 所以外語行員相對是 業務量較小 相對比較輕鬆 可是薪水比较高 約一兩萬 不排斥銀行業 成為外語行員 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裡列舉了商银行可以做的業務 日前在银行第三條 已经列舉到22項了 再來介紹 工業銀行 我國銀行法,主要將銀行分成 商業銀行與工業銀行 工業银行 只是專業銀行的其中一種 專業銀行還有哪些呢? 農業银行 输出入银行就是 做出口與進口的 中小企銀 如台灣中小企銀 不動產信用 就是土地銀行 還有地方性銀行 如信用合作社 就是國民銀行的部分,例如 農漁會 大致上 專業銀行不服務個人 以法人為主 放款以中長期為主 1年到7年或者是7年以上 法人業務,如發行債券 或 直接投資某公司 專業營行 可以承做業務一樣適用銀行法第三條 但服務對象不一樣 可以提供更專業的服務與信用 券商大家就比較熟悉了 這邊指綜合券商 就是如果三個業務都有做 第一个业务就是承銷 把股票變成上市 就是承銷 自营商 公司有一筆錢在做交易 好那希望可以從這樣的交易去獲利 經紀商 一般散户去跟他買賣 手續費就是經紀商的工作(獲利來源) 也就是老師本業的工作 承銷業務就是把股票 由未上市(櫃)變成上市(櫃) 或者是已經上市(櫃)的股票 讓他的增資股上市(櫃) 最近有名的 陽明海運 因为海運漲的得很多 但陽明海運(公司本身) 其实不会(因為股票上漲)賺到錢 公司要如何賺錢? 就必須要增資 才有辦法由股票上漲中獲利 增資股一股182元 股票票面是10元 就會產生 資本公積(口誤) (增資股)不是陽明直接賣給投資人 是要先賣給券商 券商再承銷給投資人 承銷商類似中盤商的工作 (專業術語是 投資中介 另有存款與契約中介) 有兩種做法 就是包銷跟代銷 包銷就是,你的貨我全包了 沒賣完的承銷商吃下來 代銷就是代售 沒賣完的會還給你 陽明 這次承銷 大部分券商是用包銷 剛好遇到海運股比較大的回檔修正 (平均約30~50%) 這些包銷的券商,沒賣完的 自己吃下来 就虧損不少 承銷沒有穩賺的 承銷獲利的機率大約八成 (如果承銷虧損,金管會會記點) 自營業務,有時候是 大起大落的部門 有時候行情好賺蠻多的 那有时候操作不慎 肥手指 有可能陪很多錢 (甚至讓整個公司轉盈為虧) 以上三種業務都做的是綜合券商 那有些券商只做一個業務 最低的資本額要求就不一樣 三個業務都做的話 最後 綜合券商這個加總的部分 相關理財證照 還蠻愛考這些數字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 就是一般講的基金 就是你可以跟他買基金的一個機構 成立投信至少要3億新台幣 (這個也很愛考) 需要要专业发起人 發起人一年內,不得 另外成立基金公司 主要業務就是,一般 散户可以買到的基金 另外就是 政府會把退休基金委外代操 給這些基金公司(譬如國泰投信) 好,那 基金有買賣的淨值 一般起始淨值為10~20 基金的會計帳是很複雜的 法規規定 每個營業日要公告前一個營業日 的基金的淨值 淨值就是基金的 總資產減掉總負債 除以受益的憑證單位總數 好 再來 是證券投顧事業 就是賣分析意見 電視上看到的分析師 覺得這分析師不錯 可以加入他的會員 就會得到一些分析建議 看完這些建議!! 重點是!! 你自己決定要不要買賣 法規上明確要求要分開 要讓對方操作也是可以 必須要再簽訂全權委託 代操的契约 代操的话 有最低金额的限制 如果希望代操股票 那就是500萬的最低金額 那期货是100萬的最低金金額 簽約不是當天簽完而已 在之前就要先講好 契約,七天前你就要看(清楚) 都沒問題,七天後才能簽約 資金給別人操作 就叫做 全權委託業務 (期貨叫做 期貨經理事業) (合格的)法人機構 可以接受这些資金,來幫客戶代操 傳統代操業務,慢慢地蕭條 另一方面, 是換了一種形式代操 就是投資型保單 這幾年發展地 越来越蓬勃 很多投資型保單 不只可以投資單純的基金 也可以投資全權委託專戶 就是為這個保單量身訂做的操盤策略 表面上是投資基金 實際上是委託操作 叫做 類全委 (免去簽三方約的麻煩) 有點像是全權委託 但不完全是 是透過投資型保單的方式去進行 順勢提到保險公司 投資理財 最根本 應該是要先做好保險 千萬不要讓 財富/理財 的 基礎垮掉 萬一你倒了 家庭可能就愁雲慘霧 如果有保險基本的保障,之後 整個家要恢復,會比較快 所以 理財規劃 / 財富管理 (存富、創富、守富、傳富) 保險非常基礎與重要 年輕人資金沒有很多 但可以善用有利的地位 (年輕與團保保費便宜) 譬如,進入大公司工作 國軍就是很大的公司 應該就有蠻多的團保可以加入 一般100萬的壽險保額假設是 兩三千元(保費) 透過團保 可能可以5折 因為保險公司會希望 先跟客戶建立關係 有的费率可以到三折 就是賠錢賣也可以 (目的是)希望可以銷售後面 儲蓄險或者其他健康險 利潤比較高的險種 (團保介紹到這裡) 一般,要保人就是出錢的人 一般就是自己 就是 自己出錢 幫自己買保險 可是 如果你是透過團保 要保人 是你的團保公司喔!(例如國防部人事軍務處) (這個也很愛考) 他幫你做要保(口誤)(的動作) 才有團體的優惠 (保險契撤權) 買了保險之後 你也不用怕(不知道買到甚麼) 還有時間慢慢了解保單 大概有14天可以去考慮(保單適不適合你) 這14天很重要 如果真的不要了 要趕快去行使 契約撤銷權 如果第15天 才做動作 只能拿到解約金 譬如說 保險費是2萬元 (14天內)撤銷還可以拿回2萬元 但如果是第15天来撤销 (應該叫做解約) 解約金只剩2,000元 甚至都没有 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 14天契撤權 蠻重要 要注意 好 來看 金融控股公司 金控合併 不是只有兩家公司合併 多數金控 底下還有很多子公司與孫公司 所以他的會計與法規都相當複雜 相關法規也常常修改 例如商譽 可以在15年内攤銷 但,商譽在會計上 是不能够攤銷的 會產生稅基的差額 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 就是稅法與會計的 做法會有些不一樣 最後,來認識一下主管機關 大致上就是金管會跟央行 (特別如郵局隸屬交通部) 央行是老牌的獨立機構 金管會目前最新的定位是 不是二级獨立機關 而是成為行政院下面 所属委員會,屬諮詢性質 當然委員有 財政部長 法務部長 經濟部長 金管會下面有四個局 (檢查局 保險局 證期局 銀行局) 就主要是監理所有的金融機構 還有金融法規的 執掌與修訂及補充 所以 財富管理入門 就是認識金融機構與相關重要常識 有問題與指教 歡迎留言給老師 今天課程就到這裡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