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李錦記呈獻:他鄉的煮人|吉隆坡|馬興國 得哥|吉隆坡奮鬥二十年 堅持正宗香港味道 得哥:不要為討好你我去改變,可能這就是獅子山下精神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李錦記呈獻:他鄉的煮人|吉隆坡|馬興國 得哥|吉隆坡奮鬥二十年 堅持正宗香港味道 為做雲吞麵自行研究鹼水 「在(剛來到吉隆坡)頭半年至八個月,真的分分秒秒想收拾包袱。當時來到這裡煮香港茶餐廳的食物,馬來西亞人不接受,不合這裡人口味。」 馬興國(得哥)2004年來到吉隆坡開茶餐廳,餐廳菜式由一元兩元的魚蛋、到一百幾十元一個人頭的私房菜、還有粥粉麵飯等香港人日常正餐,可算是包羅萬有。食物款式種類多,但在馬來西亞這個特色美食同樣繁多的國家,要讓當地人接受香港的味道還是一大挑戰。 「客人叫細蓉,我們煮一碗湯雲吞麵,(當地人)總有意見,好吧,就做乾撈麵!我們提供蠔油(配撈麵),跟他們說這些是香港的東西,他們又要求要黑豉油。」簡單的一碗生滾粥,熱騰騰的拿給客人,客人又嫌太熱,要求加冰;當地人食開馬來西亞的咖喱,又接受不了香港咖喱的風味,得哥不禁感慨:「明明是一些我覺得很好的東西,為何來到這裏,有些人會罵你?」 後來馬來西亞有電視台注意到這間店舖經常被人罵,便嘗試上門做採訪。「誰知採訪完全是正面的,覺得我們的東西都OK的,不至於網上罵得那麼差。」得哥回憶。直到今天,得哥仍然堅持做出香港的味道,更自設粉麵工場、魚蛋工場和糖水工場,自行製造雲吞麵、魚蛋粉,研究如何磨出一碗又香又滑的芝麻糊。「我想用香港最好的東西,來令他們接受我的東西,因為這些是我們做香港人的一種堅持,不要因為我要討好你,我去改變,我絕對做不到的,可能這就是獅子山下精神。」得哥自豪地說。 不過除了獅子山,香港的慈雲山對得哥來說,或許是另一座更重要的山,是他事業的起點:「20歲時在慈雲山的44座⋯⋯為何是44座?因為住慈雲山的人知道,43、44座是一條長命斜,我們開檔要將一輛很重的車,裝上一些工具,椅子桌子全部架上去,然後幾個人合力推上去。最初期是做粥,因為我喜歡吃粥,但我們都不懂,在家研究煲粥,怎樣可以煲到那麼綿密呢?到處問人⋯⋯從那時開始接觸飲食業。」得哥在慈雲山的檔口做了十八個月,從一開始的七張椅子,做到高峰時圍着百多張凳。 1983年,得哥在慈雲山的檔口做出一點成績,便再嘗試在屯門開舖,擁有自己人生第一間餐廳,直到2003年遇上沙士後,生意虧損得很嚴重,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做飲食業,便希望出去外面闖一下:「最早期我是跟一些香港團體去新加坡考察的,但當時那邊人口老化,做餐飲業的全部都是上年紀的人,新加坡又未有南亞那些外勞的政策,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能生存,後來就再過來馬來西亞這邊看看。」 得哥決定到吉隆坡發展,太太亦幫忙在餐廳處理行政上的事務。談起太太,得哥由衷地說:「我要在這裏要感謝太太一聲⋯⋯說起我太太,其實我們未結婚之前,她十八九歲跟我拍拖的時候,我開(粥)檔時她已經開始幫我。因為我們街邊是做夜晚的,她白天穿着裙子在中環上班,過來我這裡換條牛仔褲,在街邊洗碗,很感激她從開頭到現在的付出。」 港飲港食茶餐廳 Hong Kong Food Culture G-012, Ground Floor, Low Yat Plaza, 7, Jln Bukit Bintang, 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李錦記呈獻:他鄉的煮人】 3月31日起|星期一至五晚 8:30|HOY77 ------------------------------------------------- Follow US: YouTube: / 好好制作 IG: / howhowproductionshk FB: / howhowprodu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