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ские видео

Сейчас в тренде

Иностранные видео


Скачать с ютуб 20230524 call out即時通〜黃靜恩-靜思精舍清修士【超越自己的清修士】 в хорошем качестве

20230524 call out即時通〜黃靜恩-靜思精舍清修士【超越自己的清修士】 1 год назад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20230524 call out即時通〜黃靜恩-靜思精舍清修士【超越自己的清修士】

【佛心師志願力行】: ※分享人::黃靜恩(靜思精舍清修士)師姊 ※分享主題: 超越自己的清修士 立志承擔 發願清修 讓天下苦難人得安穩處 恩婷師姊來自新加坡,18歲認識慈濟,分享10年的養成教育,一路從慈青、委員到清修士的蛻變與感恩。 18歲 恩婷- 27歲 懿恩- 37歲 靜恩 每10年的轉變 自己也曾年輕過,25歲到30歲面對很多抉擇,要做甚麼呢? 有許多掙扎。偶然機會去算命。 2002年,21年前,19歲的青春啟動 人醫會-互愛醫療幹事-訪視-活動… 我也年輕過,現在也年輕(心境) 旅行-探險 只要走過凡是留下足跡 但是,25歲開始是一個坎 因為我即將要面對30的我 衝事業 拼經濟 找對象 掙扎,開始天馬行空,偶然機會去算命 人可以信命,但是要運命 有些話,參考就好 算出來的卦象,命中率偏低 除了事業有成 其他都對不上 WHY ? WHAT HAPPEN? WHATS GOING ON? 怎麼會這樣? 或許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從慈青會歌的一句歌詞:「傳承慈濟歷史的腳步」, 開始思考上人的話,非憂懼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 而是思慮宗門法脈的延續,但只有我一個人, 我們做什麼?所以我們要一群有志一同的年輕人, 「為佛教,為眾生」 善根福緣觸動之時,是沒有年齡界限的。 上人與慈濟人的歷史回歸 2007年11月12日,16年前 上人對清修士開示 你的心知道你的志向是不忍眾生受苦難, 你要一心一志投入拯救眾生。 有的(人)會自問自己, 我有多大力量能拯救眾生? 不要問你有多大的力量。 你就問你有沒有心問心。 有沒有這一分清淨寡欲的心? 要經得起這樣的磨練 最重要的,是不是一心一志 ,佛心師志,真的要願意一生奉獻, 盡形壽,獻身命 在靜思,就是要守志。 在宗門裡,真的就是要力行 在家菩薩,顧夫、顧子、顧那口鍋子。清修士,走進了天下的大家庭,此時此刻都是為了天下眾生。 上人說:我要身心奉獻, 就不敢懈怠 這一生若做不完,我還有來生; 我不希望我的弟子 做一個白過人生的人。即使再辛苦還是要出力 就如推牛車一樣 2020年11月04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從「大德一心念,我弟子, 今請大德為我做依止和尚, 願大德為我做依止和尚, 我依大德故,得依止清修, 大慈湣故」發願 二0二0年九月一日 年九月一日 年九月一日 志工早會 「清修士的使命」 「清修士的使命」 「清修士的使命」 「清修士的使命」 「 慈濟不分宗教、種族、國家, 但志業要綿綿流長,一定要走入社會生態。因此現在需要開始好好栽培,能全心、 全力、全精神投入,完全捨去小愛, 無私我無掛礙的人才;就像天主教、 基督教中身心奉獻的神職人員。 二0二0年九月一日志工早會「清修士的使命」 清修士,懷著出家之心,但留著在家身分。清修士的心需要很清修,無色欲及家眷的拖累並奉獻生命,如此才能領眾。四大志業皆需要栽培如此人才進行承擔。 世間事需要社會人士,雖然清修士呈現入世的外形,但要有出世的特質。 不過,師父期待真正要當清修士,就一定要住進靜思精舍,跟著出家眾的生活作息,真正磨練、學習合眾。 這是一個很神聖的身分,第一代一定要下決心,大家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走入人群,要能有影響力。 無論遇到何人,何時及何時 上人的話,要放在心上,隨時點起 很煎熬的時候:個人是小天下事大 很難過的時候:困難的時候要想師父 對人事的時候:要信己無私,信人人有愛 二0二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向上人請法: 「上人,書上寫您二十六歲出家的時候就知道要挑起天下責任。為什麼您二十六歲就有這個想法呢?」 上人答:「因為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也在二十多歲出家,也是要挑起天下眾生的責任」 二0二三年三月二十七日 最後上人說,他盤點自己的一生,沒有後悔,哪怕事情再大,也不會影響自己的(決定)。 我就問「包括華東大水災嗎?」 上人繼續說, 「不只是這件事情,而是全部,我的一生。盤點我自己的一生,我絕對沒有後悔」 「承擔責任」 上人說:來人間就應該要承擔 人間有因緣做該做的事情 上人說:我可以做的 我盡心盡力付出去做 能承擔責任,不管任何一件事 有承擔有負責,才是真正的生命有價值 靜恩師姊說2020年成為清修士時的發願,彷彿是從2500年前就開始的等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