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淨空老法師 - 對臨濟寺念佛會蓮友開示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地點 : 台灣台北市臨濟護國禪寺 時間 : 2009年8月1日 尊敬的陳老居士,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好。昨天有同修送一個紙條給我,是陳老居士的電話,我跟他老人家聯繫上,我們有十幾年沒有見面,他希望我回到臨濟寺來看看。正好我說我今天有時間,所以趁這個機會回到臨濟寺來看看。我離開臨濟寺,應該有四十多年,都沒有回來過。雖然長年在海外,回台灣都沒有到臨濟寺來看過,這次回來看看,很多地方都變更了。大門還在,大門沒有改變,小鐘樓還在,大殿變樣子,移動,方位也變。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老同修,老一輩的同修現在只有真光法師。盛滿法師剛剛過去,我不知道,聽說今天才六七,第六個七。這些老人非常非常的難得,我是民國四十八年,農曆七月三十地藏菩薩聖誕,我在臨濟寺剃度的,臨濟寺戰後出家,我是第一個人。在那個時代寺院裡面住著是空軍的眷屬,還有兩戶是警察眷屬。當時的住持心悟法師。我出家的緣分也比較特殊,我是民國四十二年學佛,四十八年出家。 學佛之後親近章嘉大師的時間多,親近他老人家,那個時候我二十六歲,民國四十二年,章嘉大師六十五歲,是我祖父輩的人,他大我三十九歲。他教我走出家這個路子,我說「出家不也得拜老師,拜師父。」他給我講「你不要去找這些法師。」我說「那怎麼出家?」他給我講「如果你去找這個老和尚,想跟他出家,老和尚不答應你,你是不是會很難過?」我說「那當然!」所以他就告訴我,「你找佛菩薩,天天向佛菩薩求,讓老師來找你那就容易!我們找老師難。」我就真聽他的話,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我跟李老師在出家之前,我跟他一年三個月,在台中學經教十五個月,學了十三部經。學得很歡喜,我們的進度很快,差不多是一個月學一部經,標準是能夠上台去講。所以我在沒有出家之前,我能講十三部經。 在這個時候我有感應,好像出家的緣快要成熟,我告訴我的同學,大概我在台中住的時間不會太久。同學們問我大概還有多少時間?我說不出六個月,我可能出家的緣分成熟。結果沒有想到過了兩個月,臨濟寺的方丈心悟法師派人到台中去找我,找我幹什麼?希望我到臨濟寺來出家。這我一想,章嘉大師的話應驗。他來找我也很誠意,他派著林居士,以後他也出家,明演法師。林居士是福州人,跟心悟法師同鄉,讓他到台中去找我。我記得好像是一個多月他找了我九次,這個心很誠,所以我就答應了。向李老師報告,李老師「怎麼說人家一找你,你就答應了?」我說「老師,他來九次,很誠意,我也很感動,所以我才答應。」老師是不贊成我出家,希望我在台中繼續跟他學教,都是好心。我跟老師說「老師在台中講經教學已經十年,我才到台中一年多,那些老同學他們學得多,我趕不上他們。如果我出家把工作辭掉,我想應當兩年的時間,我就能追上,我就能趕上老師在台中十年的教學。」老師聽了之後覺得也有道理,難分難捨的送我到火車站。 火車到圓山站下車,下車就到寺廟裡來了。跟寺廟談的是有條件的,不做經懺佛事,我不搞這個東西,我要繼續學習經教。心悟法師同意,我每個月到台中去住一個星期親近李老師,往返的車票,寺廟的常住要負責給我買,每個月負擔這個費用,這些都答應。所以我這個出家是條件很優厚,繼續在學經教。我出家之前,在革命實踐研究院工作,也認識不少人,當時這邊空軍眷屬住在寺廟,我們就找到總司令,找到他請他幫忙把這個眷屬。正好那個時候空軍總部建一批眷屬新村,他們列入最優先,新村建好之後先把他們遷走。警察兩戶後來也都遷出,寺廟才漸漸的恢復,在那個時候確實相當的艱難。這是民國四十八年,今年九十八年,五十年。所以我一出家,是白聖法師找我到十普寺三藏學院教書,算是我一出家就開始講經教學。在外面講經,也是我們一個師兄弟,明訓法師,他們現在住在南投。那個時候他在台東,在台東創辦了一個蓮社,台東蓮社,請我去講經,我記得是過年的時候,第一部講的經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在台東蓮社講,第一次講經。第一次教學是在十普寺三藏學院,非常難得有這麼個機緣。 但是自己感覺得學的東西太少,所以我在寺廟裡面出家兩年才受戒,受了戒之後我就想有必要繼續深造。所以我就向白聖法師告假,那個時候的住持白聖老法師,他老人家也同意我到台中學習。我跟他講,「過年的時候我回到常住來,老和尚的生日我回來給老和尚祝壽。」老和尚也同意,也答應,我記得過年的時候我回來,有一天老和尚告訴我,「你們出去的人還想再回來嗎?」我聽到這個口氣不對,問題出現。在這種情形之下,我想我還是學經教重要,既然老和尚要遷我的單,我就沒有法子。回到台中之後,李老師很慈悲,讓我住在慈光圖書館,所以我在慈光圖書館住了不少年。先後我在台中親近李老師十年,經教的基礎才打下去。所以以後寺院,我們就很清楚,而且李老師曾經好幾次的告訴我,他說「你發心走弘法利生的路子是好事,可是現在的社會,跟從前不一樣。如果你講經講得不好,寺廟裡頭應該還可以住,人家諷刺你,笑話你;如果你真正講得好,可能你就走投無路。」所以老師把這個話交代得很清楚,我們就知道弘法利生,以後在寺院裡可能沒有這個緣分。 好在有一些居士的道場,居士道場他們歡迎我們去講幾部經,但是都不可能長住。我們中國古老的諺語所說的,「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香」。所以人與人相處,千日就是三年,我心裡就有數,無論在哪個地方環境再好,不會超過三年就得準備走路。所以我離開道場這麼多年,我們走遍了全世界。確確實實是像章嘉大師所說的、李老師所說,一點都沒錯,我們遇到的困難太多太多。但是唯一能夠安慰自己的,章嘉大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沒道場,樹下一宿,日中一食。那我比釋迦牟尼佛還幸福得多,我雖然沒有道場,無論哪個地方請我去講經,接待都很好。所以住的地方也都不錯,飲食起居都能照顧到,比釋迦牟尼佛好多!這就是唯一的安慰。 一九九七年韓館長往生,我就失了一個長時間照顧我的人,她對我恩德很大,如果不是她三十年的照顧我們不可能成就。為什麼?講經教學需要安定的環境,你的心要能定的下來,你才能夠深入經藏。所以她三十年的照顧,這個恩德太大,沒有這個三十年的照顧,縱然有好老師的引導,很不容易有成就。她過世之後一年,我們景美的圖書館不能住,這又得要離開。離開真難得,我們就接受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林長的邀請,在他那邊講經教學。也確實很有成就,我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半,居士林成為東南亞第一道場,許多同修都曾經去參訪過。好在我到新加坡沒幾天,我就告訴我們的同學,那時候悟字輩的跟著我去的,有二十多個人。我跟大家講「我們這次能夠到新加坡,新加坡兩個護法,內護李木源居士,外護是李光耀。這兩個人有一個人要出事情,我們就得捲鋪蓋,要離開新加坡。」 正在這個時候,很難得,澳洲移民部的部長,那個時候我每一年到澳洲去講經一個月,好像也有很多年。跟部長見了面,部長到我們道場來訪問,他非常希望我移民到澳洲去,幫助澳洲團結宗教,團結族群。因為我們在新加坡三年當中,把新加坡九個宗教團結在一起,像兄弟姊妹一家人一樣。當時政府,那個時候總統也是華人,非常歡喜,總統王鼎昌,覺得我們這個事情做得很好,對於社會安定有幫助。這些可能有傳到澳洲,澳洲這個部長歡迎我們到澳洲去,給我一個特別的簽證,我的手續在香港領事館辦的。到澳洲之後,澳洲確實是好地方,地大人稀,房地產非常便宜,跟新加坡完全不一樣,新加坡寸土寸金。所以我們在那個地方建了淨宗學會、淨宗學院,我們自己有兩個道場,這樣一來,我們悟字輩的同學跟著我去的,以前在圖書館出家的,我總算是幫他們找到一個固定修學的道場,以後不必再到處看別人的臉色,大家心也就定下來。世出世間法要想成就,都必須有一個安定的環境。 我在澳洲,這是二000年底我是移民到澳洲,二00一年九一一事件發生,這在西方社會是一件大事。我在澳洲兩個道場,一個道場在市區,在布里斯本是淨宗學會,另外一個道場在山上,淨宗學院在山上,我常住在山上。有一天布里斯本的昆士蘭大學的校長,派了兩個教授來找我,說明來意,邀請我到學校,跟他們和平學院的老師教授們,舉行一個座談會,討論的題目,就是「如何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是樁好事情,所以我就答應。去參加這個會議,才知道全世界有八所大學設有和平學院,普通大學裡頭沒聽說有和平學院,它有個和平學院,教授大概將近有二十幾個教授。我聽了他們的報告,然後這些教授們希望我提供一點建議,我遇到這麼樁事情。當時我告訴大家,「這就像大夫治病一樣,必須把病源找到,對症下藥,這才能解決問題。」衝突真正的因不是在衝突的兩方,他們聽到很奇怪,他說「那在哪裡?」我說「在家庭。」這他們沒有想到,你看看現在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你們都知道離婚率多少,而且離婚率還不斷的上升,沒有停止的現象。 我這一提起來大家都知道,這是什麼?夫妻衝突。夫妻衝突必然引父子衝突、兄弟衝突、鄰居衝突,這樣的人他走進社會他能不衝突嗎?確實和平學院沒想到這個問題,然後我再告訴他「還有更深一層的衝突。」他說「那是什麼?」我說「我們中國人講,本性跟習性的衝突。」你看《三字經》上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那習是習慣,習慣是所謂說「近朱則赤,近墨則黑」,這是你本身。西方人跟他講這個道理他很難理解,我舉個比喻跟大家說,我說「譬如說利害當前,你是先想自利,還是先想利他?」大家都說當然是自利。我說「每個人都想自利,衝突不就發生了嗎?」這一下子就明白。假如利害當前我們第一個念頭想到利他,衝突不就沒有了嗎?給他們這麼一個信息。他們聽到也很歡喜,隔了一個星期又找我來開座談會,學校已經準備想聘請我做他們學校的教授。我辭謝他,我說「沒有這個必要,我不希望有這個頭銜,我很喜歡跟你們教授開座談會。」另外還有一個大學校長,他們兩位來告訴我,希望我能夠接受學校的聘書,接受學校贈送我的博士學位。我就問為什麼?他就希望我能夠代表大學,代表澳洲參加聯合國的國際和平會議。聯合國邀請的這些專家學者,都是教授的身分,都擁有博士學位,希望我能夠代表,把這種理念告訴聯合國與會的這些朋友。 我覺得這是樁大事情,不是樁小事情,現在社會太亂,整個世界都動亂,我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接受他們的學位跟教授的聘書。從二00三年開始,就代表學校參加國際和平會議,參加了十幾次。我們把中國五千年來祖宗教誨,長治久安之道介紹給聯合國的會友。他們聽了非常歡喜,也從來都沒想到,但是會後我們在一起,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聊天,就有不少人提出質疑,他說「法師,你講得很好,可能這是理想,這做不到!」我聽到這個話很吃驚,我也覺得這是真正嚴重的問題,這是什麼?信心危機。如果對古聖先賢的教誨,產生疑惑,那這個問題真的不能解決。化解他們的疑惑只有一個辦法,做出樣子來給他看,他才會相信。所以我在澳洲、在新加坡、在馬來西亞想做一個實驗,緣不成熟。 (完整文字版開示,恭請同修大德 查看此網頁 阿彌陀佛!) https://edu.hwadzan.com/play/21/541/0... #淨空老法師 #阿彌陀佛 #念佛成佛 #斷惡修善 #佛陀教育 #淨宗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