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古琴名曲: 俞伯荪《墨子悲丝》/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Guqin “Mozi Laments Silk”: YU Bo Sun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琴曲《墨子悲丝》,又名《墨子悲歌》、《墨子》、《悲丝》等,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墨翟所作。曲意深刻,音韵悲怆,音调悠扬,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墨子在这里流露出一种洁己自爱的感慨之情。此曲为广陵琴派四大操之一,曲谱最早见于明末杨抡所撰《伯牙心法》(1609年),《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等也收有此曲。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弱肉强食,以暴凌寡,百姓疾苦不堪。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五入为五色,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治国亦然。”有一回,墨子见人染丝,感慨于「(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著变化。」联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而国家随人事而兴衰,社会随风俗而浮沉……于是,引发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 乐曲反映了墨子感伤世人随波逐流、随欲浮沉而不能自拔,犹如洁丝染色,失去本来面目。 《蕉庵琴谱》题解:按此曲乃梁惠王时人墨翟所作也。翟出行,见素丝,而悲曰:人湛然同於圣体,为习俗所移。盖犹丝体本洁也,为五色所染,本同末异,清浊悬殊,人不可不慎也。审音君子能因乐而绎其旨,以墨子之悲自悲,则思所以置身於清白者,自不能已矣。宁独听其节奏之音哉?』是如“正人君子,觚稜难近”。 《五知斋琴谱》中该曲的『後记』:『《墨子》之奇,其节奏出乎意外,乃浙与中州之派也。然熟派亦尊之久矣。抚弦者当知曲中之抑扬起伏,实有敲金戛玉之声,枕石漱流之致。而一种凄然感慨,洁己自爱之怀,隐隐吐出,传之指下,诚为旷世之奇调。但必用熟派作主加以金陵之顿挫,蜀之险音,吴之含蓄,中浙之绸缪,则尽得其旨而众妙归焉矣。馀从髫年习之,亦未尽其秘奥,今参考揣摩,呕尽心血,方为全美,以俟後之君子,庶几有可采择耳。』这里仅琴派,便提到浙、中州、熟、金陵、蜀、吴等。显然,同一琴曲各派是有区别的,而琴谱编撰人主张一首琴曲可以广参各派以求『全美』的观点,也是很鲜明的。编撰者在这里既承认不同流派的客观存在,又强调了各流派间相互借鉴的必要性。另外,也可看出编撰者於此曲之用心,是『参考揣摩,呕尽心血』,认为已臻『全美』,是琴曲中较成熟者。 俞伯荪(1922—2013),男,中国四川成都人,古琴演奏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获得者。兼善扬琴、二胡、三弦、笛、箫等多种乐器。12岁进东方戏剧学校学习川剧,14岁时始学琴于陈蕴儒、龙琴舫。中年时遍访海内琴家查阜西、吴景略、溥雪斋、桂柏铸等得传琴曲及博采众长。1942年与他父亲国画家、教育家俞梓丹共同创办“古风国乐社”1948年在重庆与国画大师齐白石琴、画雅集一堂。 俞伯荪善弹《墨子悲丝》《佩兰》《高山》《流水》等曲,琴风峻急奔放、跌宕铿锵、稳健朴实。1954年—195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和民族音乐研究所主导,前辈古琴家查阜西、许建、王迪组成古琴普查小组,对俞伯荪采访并收录蜀派“平沙落雁”等曲入《古琴曲集》文献。1990年,中国唱片总公司成都公司录制出版发行俞伯荪《蜀派古琴》个人专辑盒带。1995年,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录制出版发行俞伯荪《蜀中琴韵(二)CD专辑。2006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录制《蜀中琴韵》CD 专辑,《蜀中琴韵》DVD音像专辑。 背景图片(原图): 华三川 https://huaban.com/pins/5579913992 华三川(1930年-2004年),浙江镇海人,现当代杰出的工笔人物画家。 曾担任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专业画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在他的60年艺术生涯中,勤奋耕耘,勇攀高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工笔人物画领域里独树一帜,引人注目。已有《锦瑟年华》,《华三川人物画集》,《华三川人物线描画搞》,《华三川绘新百美图》,《华三川人物新作选》等十多部大型画集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