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03 听奶奶讲她老人家自己的故事,《尚德义著:一位中国大学教授的人生经历》, 第一篇 家庭长辈,加拿大国际出版社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听奶奶讲她父亲的孝道 奶奶一辈子劳动惯了,白天总是屋里屋外忙活着,只有到了夜深人静,才打开话匣子和妈妈以及在她身边的孙辈们唠唠家常。有几次奶奶谈起她自己过往的家事。 奶奶小时候,家境很好。奶奶的父母亲有8名子女,其中有6个儿子,2个女儿。奶奶是女儿中的老大,和兄弟姊妹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奶奶的老爹不善耕作,守着殷实的家业,却不思进取。奶奶十岁左右,她的爷爷因病去世,于是她的奶奶终日郁郁寡欢,食欲不振,日渐消瘦。 奶奶的父亲是那个封建社会中标准的孝子,见到他老母忧郁得这样,心里很是着急。他想,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莫过于双亲,若不能伺候好晚年的老母,愧对人生。于是,他停下了手头的一切生计,专门在家侍奉老母。 奶奶的父亲天天为他老母准备可口的食品,自己下厨,每顿饭都少不了鸡鸭鱼肉。而奶奶的奶奶每次用餐都喝的酩酊大醉,免不了耍一阵子酒疯。这时候,奶奶的父亲便像绵羊般温顺地侍奉左右,任凭失去理智的母亲打骂,间或拳脚相加。 当奶奶的祖母从醉酒中醒过来,奶奶的父亲便端茶倒水,毕恭毕敬地伺候, 博取老太太的欢心,还陪她玩耍,下棋以及做猜石头剪子布等游戏。 多年以后,老太太在无限幸福中度过了她人生的最后时刻。奶奶的父亲隆重地发丧了老太太,同时也耗尽了家庭的所有钱财,一贫如洗了。 奶奶在晚年流着眼泪向她的晚辈讲述她这一幼年时的经历。此时,老人家的心中满含对她父亲感人孝行的景仰,又对其愚孝所导致的家境衰败深感无奈。 家境衰败使奶奶的父亲在老家东广宁村过不下去了,只好变卖房产,带领家人辗转迁徙,寻找新的落脚之地。最后全家索性西渡辽河,然后转北向荒凉的内蒙方向进发,寻找可以开荒占草之地,以图生计。 横渡辽河时,正值夏季河水暴涨期间,一匹托运行李的老马被汹涌的水流冲走。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奶奶的父亲受到惊吓,顿时口眼歪斜,面部麻木,且失去了语言能力。全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渡过辽河,沿河北上来到了内蒙的地界,眼前便是无边的草原。一家人在草原的边缘靠水地带租了十几亩田,暂时落脚。 靠着勤劳的双手,一家人总算得以温饱。然而,奶奶的父亲由于中风不语,终日卧床不起,两年后便离开了人世。 奶奶的父亲去世以后,一家人失去了主心骨。从此奶奶的兄弟们便各自出外谋生,一家人也从此分散了。无依无靠的奶奶被她的姨妈收养。她的姨夫便是我爷爷的三伯父,我的三曾祖父。 奶奶从小勤劳手巧,里里外外的活计都能干,不久便成为了她姨家的一位好帮手。她的姨妈和姨夫一家自然对奶奶很满意,并把奶奶视为己出。奶奶成年以后,便由她的姨妈做主,把奶奶许配给本家亲侄,我的爷爷。奶奶和她的姨妈姓李。这一门亲事使尚家和李家亲上加亲。 奶奶晚年经常和家里晚辈讲述她老人家年轻时的经历。每逢讲到她和我爷爷结婚那天,总是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 奶奶告诉家人晚辈,她老人家出嫁完全由她的姨家,我的三曾祖父家一手包办。奶奶说她出嫁那天坐“小车子”进爷爷家的门。她所说的小车子就是用马拉的四轮洋车。在当时中国东北农村,乘这种车出嫁,对新娘来讲,是非常风光的。在当时的尚家家族中,奶奶的姨夫家日子是过的最好的。 奶奶是颇为感恩的人。她在和我们讲述她结婚的故事时,她的姨和姨夫早已过世,我的爷爷也已英年早逝。与其说是奶奶追忆她老人家年轻时在姨家的那段幸福时段,毋宁说在表达她对爷爷以及她的再生父母,她的姨家双亲难以忘却的思念。 奶奶的终身遗憾 奶奶生前经常和家人讲起我大姑去世的前前后后。每当这时,奶奶的眼泪总是在眼圈里转,而我听着听着总是为家中亲人辛酸的故事泪流满面。 爷爷奶奶生有三子四女。其中,最年长的是我的大姑。大姑生下来身体就弱,16岁那年就订婚了。没不久,得了一场重感冒。 按现在来讲,孩子得了重感冒,至少要到医院去,打吊针,吃药也是免不了的。可是在那个年月,家里人得了什么病,都要靠自己扛。重感冒是熬过来了,可是大姑的身体每况愈下,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每天咳嗽不断,而且痰中时常带有血丝。 在病情愈加严重的情况下,我大姑偷偷找了一位乡里的中医大夫瞧病。我大姑为什么要偷偷找医生瞧病呢?因为奶奶从来不找医生看病,也不允许她的子女私自找医生看病。奶奶认为有病可以硬抗,抗到底病就好了。 我大姑带回来乡里中医大夫开的几付药,偷偷地放在旮旯里,等她妈妈不在家时再偷偷把药煎上。 一天,奶奶在打扫屋子时发现了几包药,急切地问家人:“这是谁的药?” 室内一片寂静,无人应答。 “这是谁的药?”奶奶提高了声音。 正在大家都面面相觑之时,躺在炕上的大姑平静地说:“是我的。” 这可激怒了奶奶,奶奶严厉地质问:“谁让你找医生开药的?” “是我自己去的。”大姑回答道。 奶奶厉声吼道:“你好大的胆子!小小年纪,还没有过门(结婚),就乱花钱?” 此时,大姑早已泪流满面,用她虚弱的声音对奶奶说“妈,你就饶了我这次吧!我再也不吃药了。” 一个月后,日渐虚弱的大姑死了。 守在大姑身旁好几昼夜没有合眼的奶奶,终于见到大姑慢慢地,久久地闭上了双眼,身体慢慢地凉了下来。确信女儿永远回不来了。此时的奶奶心如刀绞,如五雷轰顶,直觉得天旋地转,一下子栽倒在地,昏了过去。 大姑刚刚离去,这会儿奶奶又昏厥过去,家里乱作一团。 好大一会,奶奶才慢慢苏醒,睁开了双眼。她带着疑惑的目光自言自语道: “人怎么这么容易就死了呢?”。然后,哇的一声捶胸顿足地哭了起来。“都是我害了孩子呀!都是我害了孩子呀!”奶奶撕心裂肺地哭诉,没完没了地叫个不停,任谁都劝不住。 思念大姑的奶奶整日自言自语,追悔自己的过失,每天都要去大姑坟上去看望,絮叨一番,风雨无阻。大姑去世后一个多月,奶奶照例去大姑坟上看望。不料,途中发生的一幕,可把奶奶吓坏了。 大姑的坟地位于村子的西南方向。沿着村子西面不远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车道,向南走上几百米,路西面是一片高粱地。这块高粱地的深处便是我大姑的下葬之地。当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奶奶一只手领着7岁的我二伯父,另一只胳膊夹着一迭烧纸顺着高粱地往深处走去。此时,地里的庄稼已经长得一人多高了。母子二人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泥泞的高粱地的垄沟上。 忽然,奶奶发现一行巨大的脚印向垄沟深处延展。出身在农家,熟悉各种家畜的奶奶断定这不是家畜的脚印。再往前走,这脚印越来越深,似乎这一动物就在不远之处。环顾四周,微风吹过,四周密密麻麻,高过头顶的高粱刷刷作响。这情景顿时使奶奶感到恐怖害怕。 奶奶毕竟是女人,被眼前的情景吓坏了。奶奶攥着二伯父的手在发抖,顿时拉着二伯父飞也似地往回跑。她的半大脚本来就很难跑起来,也不顾了,跌跌撞撞往来的方向跑。好几次跌倒了,还粘了一身泥。爬起来再跑,一边跑,一边想,离开这片该死的高粱地就安全了。等跑到高粱地头。一下子瘫在泥泞的地头上,大口大口喘气。 这次奶奶所受到的惊吓非同小可,躺在炕上病了好几天。从此,奶奶再也不敢到大姑的坟上来了,只能把对大姑的思念永远地记在心里。 听家里长辈人说,那天,高粱地里的蹄印,是我死去的大姑显灵,这是在天堂的女儿可怜她处于极度悲伤中的母亲所发出的一片孝心,以便使母亲知难而退。 如今,日夜思念女儿的奶奶也早已乘鹤西去,这一对互相思念的母女一定早已在天堂中相会了。 在我的家鄉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風俗:有了婆家的女兒,如果在結婚前過世了,女兒的父母都把親家後來續娶的兒媳認作乾女兒而像親戚一樣来往。 1956年,我的父親背著当年13歲的我的行李,送我去離家70裡路的昌圖站第一初中入學時,在校園裡碰巧遇上了續大姑的兒子。 只見一位高高個子,英俊瀟灑的少年後生向我的父親打招呼:“老舅,你怎麼來了?” 父親說:“我是送你弟弟上學來了” 這時,父親向我介紹說:“這是你大姑的二兒子,王義你表哥” 這時的我發現父親對這位我還沒有見過面的“表哥”如此的熟悉和親切,有些迷惑不解。 過後,父親告訴我“王義是你續大姑的二兒子。你親大姑沒有過門就去世了” “啊!”我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