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情志病的中醫治療及調護 - 童瑤教授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首屆粵港中醫醫案專題學術研討會 暨《我們在香港做中醫‧醫案輯》新書發布會 2014年4月13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舊翼一樓演講廳 《情志病的中醫治療及調護》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前院長 童瑤教授 童瑤 醫學博士,教授。1975年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系,1988年獲中醫學碩士學位,1991年獲中醫學博士學位。1975年至2003年在上海中醫藥大學任職,1998年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先後任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校長,上海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香港大學任職,擔任中醫藥學院院長,講座教授。現任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名譽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中醫情志病指在疾病發生、發展與轉歸過程中,情志因素起主要作用的一類疾病,包括:情志內傷所致的以神志症狀為主的病症,如鬱證、不寐、癲狂、奔豚氣、梅核气、百合病等;也包括情志內傷所致的以形體症狀為主的病症,如:哮喘、泄瀉、痛經等。本文主要討論情志病中最常見的"鬱證",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抑鬱症及神經官能症等。 WHO於2001年發表報告,顯示全球有4.5億人正受精神病困擾,每四個人之中便有一位在一生中會經歷各種精神問題,它更是全球導致工作及生活能力受損的主要原因之一。香港是一個工作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較大的社會,因此與情志有關的身心疾病較多見。根據香港政府 1998 年公佈的數字,本港患上各種不同程度精神病的人數,超過120萬。而需要各項康復服務的精神病患者也接近九萬人。 為此,多年來,本人一直把情志病及與情志有關的身心疾病作為自己臨床及科研的主攻方向,籍此醫案學術研討會之際,與同道共同切磋探討情志病中"鬱證"的中醫的治療及調護,並就個人臨床治療抑鬱症的體會作些交流。 靈蘭閣中醫藥文化有限公司 http://www.lingla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