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食品產業的兩大巨頭:大成與統一的發展與未來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大家好,我是 Isabella!今天很高興能和大家聊聊食品產業的兩位重量級玩家——大成(1210)和統一(1216)。這兩家公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說是無處不在,不管是早餐吃的麵包、午餐喝的飲料,還是晚餐的肉品料理,它們的身影都可能出現在你的餐桌上。大成以食品加工和供應鏈整合聞名,從原料到成品一手包辦;統一則是品牌消費品的王者,靠著方便麵和 7-Eleven 紅遍大街小巷。它們各自在食品領域有獨特的地位,支撐著飲食文化和經濟發展。接下來,我會從它們的起源聊起,帶你看看它們的業務怎麼運作、市場表現如何,以及未來的潛力,一起來探索這兩家公司的美味故事吧! 大成,全名是大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57 年,總部位於台南市。這家公司可是食品產業的老大哥,創辦人韓瑜從穀物和飼料生意起家,後來一步步把業務擴展到肉品、加工食品,甚至餐飲和購物中心。大成 1988 年在台股上市,股票代號 1210,隸屬食品工業類。它的發展很有意思,從早期幫農民加工穀物,到現在變成涵蓋東南亞和東亞市場的大企業,真的是一路進化來的。大成的業務很廣,像是植物油、飼料、麵粉、即食麵、冷凍食品、肉品加工,甚至還有健康食品,供應給便利商店、速食店、餐廳和超市,幾乎無所不包。它還涉足酒類銷售、動物藥品,甚至房地產,多元得讓人驚嘆。 說到大成的厲害之處,當然不能不提它的核心競爭力——「垂直整合」。什麼意思呢?就是從農場到餐桌,它都能自己搞定。比如,它自己養雞、養豬,加工成肉品,再賣到通路,像全家、麥當勞這些地方可能就用它們的雞肉。大成的客戶群很廣,涵蓋 B2B(企業對企業)和 B2C(企業對消費者),主要市場在台灣、中國和越南。2023 年,大成的營收達到 1267 億元新台幣,淨利約 35 億元,每股盈餘(EPS)大約是 3.5 元,創下不錯的成績。2024 年前 10 個月,營收約 1050 億元,年增率略降,受到原物料成本上升影響。股價方面,截至 2025 年 3 月,大成股價在 45-50 元之間,市值約 500 億元,穩穩地反映市場對它的認可。 那大成的產品呢?真的很貼近我們的生活。它的即食麵、冷凍水餃、雞塊這些,超市裡隨手可拿;它的食用油和麵粉,餐廳和烘焙店愛用;還有健康食品,像機能飲料,也越來越受歡迎。最近,大成還推了一些植物肉產品,搭上素食風潮,很有前瞻性。它的市場策略是穩中求進,靠著供應鏈優勢壓低成本,再用多元產品搶市占。當然,挑戰也不少,原物料價格波動是個頭痛問題,像大豆、玉米漲價就壓縮利潤,加上競爭對手不少,它得保持品質和價格的平衡。展望未來,如果大成能在東南亞市場再下一城,或者健康食品爆紅,它的成長空間還很大。 聊完了大成,我們換個角度看看另一位巨頭。統一,全名是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67 年,總部也在台南市。這家公司可是食品界的超級明星,創辦人高清愿當初從方便麵起家,現在已經發展成涵蓋食品、飲料、零售的巨頭。統一 1987 年在台股上市,股票代號 1216,同樣隸屬食品工業類。它的成長故事超精彩,從「統一麵」紅遍台灣,到推出茶裏王、鮮果昔這些飲料,再到開設 7-Eleven 和統一星巴克,幾乎是生活的代名詞。統一的業務分三大塊:食品製造(像方便麵、飲料)、流通(批發銷售)、零售(7-Eleven),產品線超豐富,還有乳製品、烘焙食品、冷凍食品,真的應有盡有。 要說統一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那肯定是它的品牌力。它的方便麵,像「滿漢大餐」、「科學麵」,是多少人的童年回憶;飲料,像「純茶」、「阿薩姆奶茶」,走到哪都看得到。它旗下的 7-Eleven 更誇張,台灣有超過 6000 家門市,幾乎每條街都有,生活便利全靠它。統一的市場不只在台灣,中國、東南亞也有它的足跡,像大陸的統一老壇酸菜麵就賣得超好。2023 年,統一營收約 5100 億元新台幣,淨利約 200 億元,EPS 大概是 3.8 元,表現亮眼。2024 年前 10 個月,營收約 4200 億元,年增率持平,受到零售競爭加劇影響。股價呢,截至 2025 年 3 月,在 70-75 元之間,市值超過 4000 億元,是大成的好幾倍,顯示它的市場霸主地位。 講到統一的產品,真是超級接地氣。它的飲料和方便麵是日常必需品,7-Eleven 的飯團、咖啡更是上班族的救星。最近,統一也在推健康路線,像低糖飲料、有機食品,還有跟星巴克合作的精品咖啡,都很受歡迎。它的市場策略是品牌加通路,靠著強大的行銷和零售網,把產品塞進每個角落。但挑戰也隨之而來,零售競爭越來越激烈,像全家、萊爾富都在搶食,加上電商崛起,實體店面壓力不小。未來,如果統一能在海外再創品牌奇蹟,或者數位轉型成功,它的王者地位會更穩。 兩家公司都介紹完了,我們來比比它們的差別吧!大成和統一都屬於食品產業,但定位差很大。大成是加工製造專家,偏向 B2B,提供原料和半成品;統一是品牌消費王,偏向 B2C,直接面對你我。業務上看,大成的產品更基礎,像肉品、油脂是產業鏈上游;統一的產品更貼近生活,靠品牌和通路賺錢。兩家都有國際化布局,大成靠東南亞,統一靠中國和零售網。 再來看看財務表現,統一 2023 年營收 5100 億元完勝大成的 1267 億元,淨利和市值也遠超大成,顯示規模差距。但大成的 EPS 3.5 元跟統一的 3.8 元差不多,說明大成在獲利效率上不輸太多。股價方面,統一 70-75 元是大成的兩倍,市值差距更大,反映市場對品牌的青睞。市場策略上,大成靠供應鏈整合,穩紮穩打;統一靠品牌和零售,攻勢凌厲。挑戰呢?大成得應對原料成本,統一得面對通路競爭。未來,大成如果健康食品或東南亞市場起飛,可能有爆發力;統一如果數位化和海外再下一城,霸主地位更難撼動。 所以說,大成(1210)和統一(1216)是食品產業的兩大支柱。大成用供應鏈實力支撐食品基礎,靠多元化和國際市場衝刺;統一用品牌和通路打造生活王國,展現無可匹敵的影響力。不管你是投資人還是愛吃的朋友,這兩家公司的故事都超有趣。我是 Isabella,謝謝大家的聆聽!如果你喜歡這樣的介紹,歡迎告訴我,下次我再帶你探索更多精彩企業。期待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