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病人暴露輻射劑量高? 健康存摺App看分明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定期健康檢查、了解身體狀況,在這過程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會遇到、要照X光、或是斷層掃描,而暴露在輻射裡,不過其實這些量都不多,比如說,到牙科照全口X光,一次的輻射量只有0.014毫西弗,很常要做的胸部X光,也只有0.02毫西弗,至於頭顱電腦斷層掃描比較高,一次最多會到2毫西弗,不過這些距離超標標準、100毫西弗來說,都算是可以忽略的風險,唯獨癌症患者,要特別留意,因為進行放療的話,總劑量一下就可以飆到10萬毫西弗,也因此台灣在去年、有超過1200人,暴露在高輻射風險裡,為了讓民眾有知的權利,健保署在健保快易通裡面,新增了查詢輻射量的功能,民眾可以了解自己暴露在多少輻射裡面,進而和醫師討論治療方式,而這查詢功能、即日起就能使用。 衛福部健保署公布,國人每年放射線檢查的醫療輻射量,從2016年到2020年,平均每年每人暴露輻射量大約3.3毫西弗,為讓民眾更清楚 每年暴露多少醫療輻射量,健保署將估算機制導入健康存摺App,方便民眾查詢。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 張禹斌 :「民眾發現你的整個輻射劑量,感覺非常高 有超過100毫西弗,甚至50毫西弗以後,可以向醫師去詢問。」 健保署表示,以2020年總檢查803萬人來說,51.3%的輻射量小於1毫西弗,有1232人大於100毫西弗,主要都是接受放療的癌症病人,整體國人醫療檢查輻射量遠低於風險值。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 張禹斌 :「X光片大概可以,接受到0.02毫西弗,照一次CT電腦斷層掃描,大概是2個毫西佛 所以,你如果要超過100毫西佛,大概要50次的CT ,那X光片可能更多。」 此外健保署更將每位民眾的胸腔X光片,運用AI人工智慧技術,偵測是否有疑似癌症的病況。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 張禹斌 :「先自動用AI程式去判讀,判讀出一個比例,如果他比例比較高,他的分數比較高的話,我們會回饋回去給醫療院所,提醒他這個病患可能,有可能在肺癌上面 有可能是肺癌。」 經由判讀胸腔X光片揪出肺部結節,可輔助醫師及早診斷肺癌,準確率高達8成。 蔡佩吟 簡元吉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