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金綠寶石與亞歷山大變色石介紹部分相片資料來自網路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今天收到顆金綠寶石家族中的亞歷山大變色石來實驗室鑑定,亞歷山大變色石不僅是六月份生日石,同時也是55週年結婚紀念日寶石。 金綠寶石(Chrysoberyl)發現於1789年,由德國地質學家維納(Abraham Gottlob Werner)命名,這是來源於希臘語的詞彙"Chrysos"和"Berullos",意思是"金黃"和"寶石晶體"。 而亞歷山大變色石(Alexandrite)則由芬蘭礦物學家(Nils Gustaf Nordenskiöld)在1830年發現於俄羅斯烏拉爾山脈(Ural Mountain)東部的一個祖母綠礦中,並以當時王子(即後來的亞歷山大二世)的名字命名。在自然光下呈現祖母綠般濃綠色,在燭光下則像紅寶石那般美麗的寶石,根據它的這一特性,其特殊的變色現象,使亞歷山大變色石被譽為「白晝裡的祖母綠,黑夜裡的紅寶石」。此外,亞歷山大變色石所表現出的綠、紅兩色與當時沙俄皇家衛隊的製服顏色一致,因此它成為了沙俄國石。 金綠寶石及其變種亞歷山大變色石和金綠石貓眼,均屬鈹鋁氧化物BeAl2O4,圖一為其拉曼光譜。 如何區分金綠寶石與其變種石 具有變色效應(Color-Change Effect)的金綠寶石就是亞歷山大變色石(Alexandrite)。 具有貓眼效應(Cat's Eye Effect)的金綠寶石稱為金綠石貓眼(Chrysoberyl Cat's Eye)。 結合上述兩種現象的寶石,則稱為亞歷山大貓眼變色石(Alexandrite Cat's Eye),十分珍貴罕見。 上述兩種現象都不具備的寶石,則直接使用金綠寶石(Chrysoberyl)這個名稱。 亞歷山大變色石其鉻的含量大多在4000ppm以內。亞歷山大變色石以它的稀有性和美麗性與鑽石紅藍寶石和祖母綠一起被稱 為“ 五大名貴寶石” 。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 金綠寶石的產地有巴西,斯里蘭卡,辛巴威,印度,馬達加斯加,坦桑尼亞,俄羅斯等地。其中巴西和斯里蘭卡是金綠寶石和亞歷山大變色石的最主要產地,金綠寶石和亞歷山大變色石主要分佈於次生的砂礫層中;俄羅斯的烏拉爾山脈是最早發現變石的地方,產出的亞歷山大變色石具有很好的變色效應。 可見吸收光譜測試和分析表明 金綠寶石的可見光吸收主要由Fe3+引起,而亞歷山大變色石的可見光吸收則由Cr3+和 Fe3+引起,濃度相當的Cr3+和Fe3+共同作用,在 441nm處的 Fe3+的吸收峰和 680nm左右的Cr3+相關的吸收峰位,對變色效應都有極大貢獻。 X光螢光元素分析表明 具有變色效應的亞歷山大變色石鉻Cr含量比金綠寶石高。 亞歷山大變石的顏色主要有暗綠、暗紅色等,價格最昂貴的是變色 效應能達到紅得像優 質的紅寶石,綠能似優質的祖母綠的變石,但這種效果是十分罕見的,一般大多以近似這二種顏色為標準,顏色愈是接近價格愈高。 結晶構造:斜方晶系 折射率:1.746~1.755 雙折射率:0.008~0.010 色散值:0.014 比重:3.73 莫氏硬度:8.5 #金綠寶石 #亞歷山大變色石 #台灣中央珠寶鑑定 #chrysoberyl #alexand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