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搵錢呢啲嘢】80後演藝圈兄弟辭工賣菜 五個月收入1萬很開心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搵錢·專訪#89】80後演藝圈兄弟辭工賣菜 五個月收入1萬很開心 疫情下生意難做,結業潮及裁員潮蔓延全城之際,有後生仔不顧長輩勸喻,主動辭去演藝圈工作創辦網上街市,在炎炎夏日困身於濕漉漉的菜欄,每天7點起床做到凌晨4點,讓港九18區的媽媽們安坐家中就買到新鮮食材,亦減少防疫負擔。雖然開張四個月仍未見收入,但他們自得其樂。 早上8點的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遍地盡是堆積成山的殘渣剩菜,一排排緊挨的窄小檔口已片地黑燈拉閘。還亮著燈的幾家檔口,稀疏地散落在幾千呎的大廠房中,門口大多坐著幾位長者圍坐閒聊,也有赤膊上身的中年男子獨自頭頂一盞檯燈,或看手機或看報紙,抑或背對半耷拉著的閘門,手捏香煙,望著對面空蕩蕩的檔口發呆,悠閒得好似剛歎完下午茶。 這時,一對身型高瘦、穿著新潮的堂兄弟,踏著清爽的步伐從大廠房門口映入眼簾。他們穿過一片人去樓空的老字號檔口,走到一塊畫著小猴子卡通圖案的「賣菜仔VEGEMONKEY」字牌底下,開閘開燈,在這間約摸數十呎的微型倉庫,開啟他們新一天的菜欄拼搏。 今年3月底,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肆虐全球,本港經濟嚴重受挫,全城人心惶惶,舊時人群擁擠的街市逐漸成為染疫「重災區」。原本是當紅歌手組合C AllStar藝人經紀的顏有鍾(Bell)及自立門戶的化粧師顏錡漮(Wilson),見到有媽媽擔心買餸會攜帶病菌回家,亦有媽媽需要照顧小朋友無法出街,加上長者作為感染病毒的高危人群亦不方便去街市,港人的日常生活被史無前例的疫情完全打破,卻束手無策。 剛剛30歲出頭的「80後」兩兄弟因而放下本已不見起色的工作,齊心湊到不足十萬元基金,創立這間他們自稱為「蚊型」公司的「賣菜仔」,透過WhatsApp群組在網上賣菜,希望幫助市民解決燃眉之急。 其實從爺爺那輩開始,Bell與Wilson的家人已在菜欄打拼,靠蔬菜批發為生,家族生意至今已有八十年歷史,處理的訂單皆是來自本港餐廳及酒店集團等大客戶。兩兄弟自小見證爸爸媽媽如何在菜欄日夜顛倒地埋頭工作,「從小到大,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教育是不要入行,因為很熱、很辛苦、很困身,夏天30多度你在執菜搬菜,日日要在菜欄工作,無法休息,因為菜欄工作時間是凌晨,但你早上要出貨,沒有自己私人時間」,「利潤低,但工時長,不成正比,他們覺得」。 談及現時又回到菜欄並肩作戰,重新出發,兩兄弟則與父輩持不同見解。Wilson指,家族生意主要做B2B,但「賣菜仔」是做C2C,認為港人對蔬菜零售的需求仍然很大,加上他們的商品不局限於蔬菜,亦有凍肉、海鮮、水果、湯包及新鮮肉類等,相信可為媽媽們的家常便飯帶來驚喜。 Bell坦言:「現時已沒有年青人入行。」他在訪問當日解釋,傳統蔬菜批發是凌晨工作,白天休息,現場可見仍開燈營業的檔口,主要是在等候客戶追加訂單,但現時很多餐廳受疫情打擊生意慘淡,同為餐飲供應鏈的批發市場亦難免蕭條,訂單大減;「賣菜仔」則正好錯過批發市場繁忙的高峰期,在白天工作,亦得益於市民在疫情下對無接觸服務的需求上升,「剛開始的時候,旁邊的叔叔阿姨會很好奇地看著我們,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看著看著,他們習慣了,也就懶得看我們了」。 「賣菜仔」創立之初,家人只當二人是一時興起,並不看好,兩兄弟只能自力更生,在家族運營的檔口附近租舖裝修,方便日後借用家族閒置的倉庫擺貨,可節省不少開銷,再用約2萬元購入兩個二手雪櫃,洗淨翻新。至此,兩兄弟手頭上的資金已所剩無幾,但亦終於迎來開張之日。 開張第一天,Bell與Wilson分別負責回覆客人及送貨,Bell笑指當時都是手抄訂單,自己猶如回到八十年代,而WhatsApp群組人數不足十人,都是親朋戚友,小本生意最終僅做到兩三單,惟貨源又成為一大難題。 由於剛開始每日訂單量最多亦不超過10張,即使背靠家族聲譽亦孤立無援,Bell與Wilson只能深入茫茫燈海,在批發市場目之所及的供應商中逐間敲門,尋求合作,「我們那時候沒有錢,很難達到他們(供應商)的最小訂貨量,所以我們只能去求」。為了談成生意,兩兄弟甚至願意降低成交條件,不需要對方送貨,自己上門取貨,「問了幾間,終於有一間願意給我們這樣做,我們就是這樣創立了自己的生意」。 一個星期後,「賣菜仔」首個WhatsApp群組人數已爆滿,即已有逾250人。時至今日,WhatsApp群組數量已升至12個,兩兄弟亦已招聘數位員工幫忙執貨,並召集疫情之下收入大減的專職司機幫忙送貨,公司慢慢步入正軌。但由於配送範圍廣泛,加上需求量意外暴增,人手不足,早前更試過單日爆單令公司運作超負荷,「賣菜仔」現時每日訂單量上限為150單,買滿350元就可以免運費送貨上門。 Bell與Wilson現時每日都會搜羅全球各地的新鮮蔬果,並保證絕不囤貨,當日到貨後全部售出,可以節省庫存成本之餘,亦可保證食材新鮮。Bell透露,現時幫忙送貨的司機是外包服務,每單運費成本約56元,送貨所需的紙皮箱單個成本亦有10元,但平台所售的食材價錢與街市相當,若再計上公司其他運營開支,其實難賺分毫。 Wilson指,疫情下市面亦見同類型的網上平台,背後主要為大集團經營,貨品較為單一,亦有平台訂單過百元即可送貨上門,但兩兄弟不知對方如何做到,無法計算到對方的盈利方式。斟酌過後,兩兄弟唯有保持現時經營方式,保證食材豐富之餘,避免公司因過於進取,由本已難有盈利的狀態陷入虧損。 原本打算待疫情完結,若沒有生意就關門大吉的這間「蚊型」公司,第一個月僅入賬約數千元營業額,四個月過後,8月單月營業額已升至約百萬元。Bell坦言,公司至今仍未能收支平衡,只能算是沒有蝕錢,兩兄弟直至上月才勉強可以給自己出糧,但亦不足1萬元。至於公司的運營,早前只有他與Wilson做完所有事情,壓力相對較輕,但現時公司已新聘數位員工,他指會盡力做下去,做得多久是多久,「發不了工資要負法律責任的」。 「未餓死,但很難賺到錢」,「幸福開心就行了,如果不停去想怎樣賺到大錢,人會很辛苦。可能你很用心做好件事,錢自然會來」,「很開心的真的,你會看到原來我們做的事情真的有人喜歡,有人真的需要這個服務,這就是我們做賣菜仔的動力」Bell說。 ** 追蹤我們 Follow Us ** 搵錢呢啲嘢 Facebook: http://bit.ly/AllAboutMoneyFB 搵錢呢啲嘢 Instagram: http://bit.ly/AllAboutMoney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