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凤凰大学问沙龙NO.15 传统医学的当代处境》方舟子:废医验药是对公众负责的态度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凤凰大学问沙龙NO.15 传统医学的当代处境》方舟子:废医验药是对公众负责的态度 沙龙简介 主题 传统医学的当代处境 时间 2015年8月24日 地点 中华世纪坛 活动主办 凤凰大学问 主持人:孔德继 中西医之争其实是传统医术与现代医学之争 方舟子:我记得在2007年的时候,在协和大学也举办过一次类似的关于中医的辩论会,当时我和程伟教授也都参加了,那次的会议基本上没有观众,也有个别人进去了,有些观众言词比较激烈,但是发言的人基本上能做到心平气和,虽然讨论的是争议比较大的、比较敏感的话题。今天我希望也能够做到这样。 2007年的会议之后,我出了一本批评中医的书,由协和大学的出版社出版的,书名就叫《批评中医》,他们同时也出了三本支持中医的,表示批评中医只是少数的,不同的声音,主流还是支持中医的。不过只有我那本批评中医的书,从2007年再印了11次,一直卖到现在,那三本支持中医的书印了一两次就没了。 今天我看了一下演讲的标题,四个演讲的嘉宾,好像只有我一个批评中医的,另外三个是支持的,至少是不批评、不反对中医的,也是一比三,这样的安排是不是让我再来一次舌战群儒?其实这样的安排也反映中国的现状,绝大部分人是支持中医的,相信中医的,这是他们默认的状态,因为这跟生活习惯有关系,跟民族感情有关系,所以一谈起中医的话题,就很容易上升到爱不爱国的高度。 我们要谈论的是医学的问题,是科学的问题,所以应该是有一种理性的、客观的立场,最好是不要带着感情的色彩,更不要抱着一种义和团的心态。支持中医不等于爱国,批评中医不等于就是不爱国,实际上在历史上不少激烈批评中医、反对中医,甚至全盘否定中医的人,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比如说大家熟悉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中医不过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对中医的激烈批评程度没有人超过他了。还有国学大师陈寅恪,他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守护神,他也是不相信中医的,对中医有很激烈的批评。他甚至说那些把中医当成一种国粹、认为中医比外国的医学高明的话是数典忘祖。所以不要说因为有人批评中医了,就觉得这个是不爱国了,要显得自己比鲁迅、陈寅恪还要爱国,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 之所以很多人对中医抱有一种朴素的民族感情,是因为中医姓“中”,认为中医是中国医学,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中医严格的来说,应该是属于“汉族的传统医术”。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医术,印度的、阿拉伯的、西方的、非洲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传统医术,中医并没有显得那么特别。世界各国的传统医术都是过时的,不科学的,都已经被淘汰或正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比如说西方国家,他也有自己的传统医术。比如说从古希腊留下来的“四体液”的学说,那才是真正的“西医”。包括现在在西方国家还有人相信的顺势疗法,那是他们的传统医术。现在还有德国的草药制剂推销到中国来了,有人觉得奇怪,西方也有草药?当然有的。在历史上,西方国家的草药学也是博大精深的,他们也是讲究采用复方配比,一个药方的草药能多达几十种,只不过现在的人相信的比较少了,这才是真正所谓西医。 我们今天说的西医应该叫做现代医学,它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特别是在生物学的基础上的,虽然是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但是已经传播到了全世界,因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它已经融入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医生、科学家的贡献,包括中国人的贡献。所以中医跟所谓的西医之争,其实是传统医术与现代医学之争,是地方的医术与世界的医学之争,是不科学的医术与科学的医学之争。 废弃中医理论,检验中医疗法 中医是很复杂的,是一个大杂烩,里面有哲学的内容、玄学的内容,有迷信的、有巫术的内容,也有民间的医术内容。对于这么一个庞杂的体系,我们不是说它一无是处,不是的。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我是全盘否定中医。我们一直在说对于传统的文化,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是同意这种看法的。关键是你怎么样来区分、识别精华和糟粕,这个才是最关键的一点。 刚才谈到国学大师陈寅恪,他是反对中医的。他说过一句话:“中医有见效之药,无可通之理”,意思是中药有的是有效的,但是中医的道理是完全讲不通的。他对中医抱着一分为二的观点,把中医分成了两半,一半是中医的理论,另外一半是中药,或者更广泛一点说是中医的疗法。我觉得这种看法把医和药分开了,这是很可取的。中医的理论,是我们古人对人体、对疾病一种很朴素的看法,早已经过时了,那是不科学的。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更先进、更科学的现代医学,完全可以取代它了。没有必要再去接受中医的这一套理论。 中医直到现在还在信奉一两千年前中国古人杜撰的著作,还在把《黄帝内经》、《伤寒论》当成句句是真理、不容质疑的经典,还在相信说心脏是我们人体的思维的器官,大脑的功能是负责流鼻涕的,这不是非常荒唐吗?我这么说不是说在中医理论里面就没有一点对的地方,有可取的地方。但即使是这部分的内容,现代医学也都有。我举个例子,最近这几年有人一直在大肆宣扬中医治胃病,以预防为主,现代医学也讲预防为主,而且讲的比中医更全面,更深入,更有证据,没有必要去向中医取经。所以对中医的理论应该废弃的。 中药就比较庞杂了,中药里面有巫术、迷信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比如说《本草纲目》说,对于同一条流水,如果是顺流的水,是往下流的,喝了它就能通大小便,如果是逆流的水,是往上流的,喝了它就可以吐痰,这不是巫术是什么?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是该抛弃了。《本草纲目》说人上吊死了,魂魄会钻到土里,赶快挖出来,就是一味良药,这不是迷信是什么?《本草纲目》里头这种巫术、迷信内容,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但是中药也有根据经验来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它抛弃。经验有的是无效的,有的是有效的,有的是以讹传讹的,我们应该怎样区别有效和无效?那就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检验,看是不是真的有效,如果有效的话是不是安全,如果不安全的药也是不能用的,或者谨慎使用的。 所以我对中医整个主张就是废弃中医的理论,用科学的方法来检验中医的疗法,我把这叫做废医验药。以前也有人提出一个主张,叫做废医存药,但是存药让人容易误解,以为说只要中药就值得保存,就可以无条件的使用,我强调“验”字,是更准确的。 验证中药的安全性是对公众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应该向公众提供最先进的、最科学的医疗体系,而不是以保护传统文化为由守着过时的、落后的医术体系不放。文化是可以保存的,是可以欣赏的,但是不能用它来治病,治病应该是站在科学的立场,用科学的方法才可以的。 我更反对自己享受着最先进的仪器,享受着从国外进口的昂贵的进口药,却让普通的老百姓继续使用望闻问切,继续去用一根针、一把草来治病,这个是对公众不负责任的。 我们也应该向公众提供用科学方法证明是有效的、安全的药物,而不应该把那种没有效的,不完全的药物让公众就去使用。如果说一种西药没有经过验证,没有证明它是有效的,就让它上市,大家肯定是不满的,肯定是反对的,特别是西药如果是有害的,他们肯定是要引起轩然大波的。大家为什么对中药搞特殊?我们不是说要歧视中药,要特别的对待中药,我们只是希望说对所有药物一视同仁,既然是对西药有国际、科学的标准,对中药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标准。 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目前要做到加强对中医药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中药的安全性的研究和监控。当务之急要搞清楚中药的毒副作用,要搞清楚中药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是慢性的、长期的毒性是无法靠经验知道的,是只能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知道的。我不是说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就不能用,我只是说对于药物的副作用应该搞清楚,应该让使用的人知道。西药说明书上面的副作用列得清清楚楚,西药的副作用不经过系统的研究是没有办法上市的。但是你看中药说明书,在不良反应这一栏往往都写着“尚不明确”,副作用不明确居然就敢上市,就敢让消费者用,有的是的确不知道,有的是已经明确但是故意不写,这就误导了消费者以为中药是没有副作用的,结果就导致了很多中药害人的事件,例如2003年的龙胆泻肝丸事件。 总之,我认为我们应该用最先进的、最科学的、现代医学的体系来取代落后、过时的、不科学的、传统的医术体系,用已经经过科学验证的、有效的、安全的药物,禁用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有害的药物,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也才是对公众负责任的态度。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