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誤導歷史觀:秦製贊歌大一統《大秦賦》對秦製贊美的莫大錯誤~中國歷史誤讀與真相!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社會製度在一個早晨就能夠改變,但是文化觀念改變很難,需要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還頑固地存活。 回憶滿清入關時,「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很多人由於不肯改變發式掉了腦袋。然而清帝國壽終正寢後,有的人說死也不肯剪辮子。大清亡國,遺老遺少哭天搶地,如喪考妣。後來張勛的辮子兵要復辟,有些人像打了雞血。 多年來帝王劇很火,頌揚康熙、雍正的電視劇獲得很高的收視率。近年又推出的頌揚秦始皇的《秦始皇》、《大秦帝國》、《大秦賦》等。這個歷代有「暴君」罵名的秦始皇,在今天卻被尊奉為「千古一帝」。 躺在墳墓裏的秦始皇聽到太監報訊,興奮得失眠了——我被罵了兩千多年,今天的中國人竟然給我平反了,而且我的粉絲量比當年秦國的人口還多。我以為中國人早就進入現代社會了,no,他們活的比古代還古代。 帝王粉究竟是什麽心態?他們有怎樣的歷史觀? 一、帝粉為何力挺秦始皇? 他們看重秦始皇的政績,主要有三點。 (一)秦始皇統一中國,結束了七國紛爭的局面,而且通過「北逐匈奴,南征百越」,擴大了中國的版圖。中國成為世界大國。讓中國人很有面子。 (二)北方遊牧民族在遇到災荒時,揮兵南下燒殺搶掠,百姓不勝其苦。秦帝國以蒙恬為大將,「卻匈奴七百余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北方邊疆百姓生活獲得安定。這是歷史性功績。 (三)秦帝國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有利於全國商貿;修建馳道和直道,方便了交通。經濟發展的政績值得肯定。 但以此就把秦始皇捧成「千古一帝」,歷史觀有嚴重問題。 第一,這是「帝王史觀」,即站在皇帝立場做評價,而無視人民的苦難,即鮑鵬山先生說的:「不在乎人民的幸福,只追求國家的強大」。 第二,這是「物質主義」,又叫「唯經濟主義」(唯GDP),即片面誇大物質利益和作用,忽視甚至全盤否定精神文明和道德倫理的價值。 第三,皇帝即使做出政績,也不需要人民歌頌。蕭伯納說「世上沒有任何政府是值得歌頌的,哪怕它是個好政府!因為政府是納稅人養活的,為納稅人把事情辦本來就應該,還需要歌頌嗎?而公民應該做的是瞪大自已的眼晴,發現並阻止政府的惡行及時批評它的不足。真正值得歌頌的是那些歷史上不懈地爭取和守護著人的自由權力和尊嚴的人們」。不知帝王粉對此有何感悟? 現代的歷史觀是什麽? 是「人民史觀」,又稱「人文史觀」或「文明史觀」,即站在人民的立場上,以「百姓過得好不好」作為最高評價標準。 那麽,秦代百姓的生存狀況是怎樣的?他們熱愛秦始皇嗎? 二、秦代百姓的生存狀態 (一)開疆拓土的代價 秦始皇開疆拓土擴大版圖,數百萬將士埋骨沙場,拋下無數孤兒寡婦。 問題是:人命第一還是開拓疆土重要? 唐代詩人曹松的見識遠勝今天的帝粉,他的《己亥歲》詩: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秦始皇即使統一了整個地球,炮灰們又何曾擁有過哪怕一寸土地?作威作福是皇帝的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才是草民的宿命。 (二)工程建設的代價 秦帝國每項大規模工程,都驅動幾十萬上百萬百姓,從十五歲到六十歲的百姓都被迫服勞役。司馬遷《史記》記載:歷經30多年,一半以上的人累死、餓死和病死(「死者固十六七」)。這些死者可是每個家庭的頂梁柱啊,留下的孤兒寡母怎麽活? 用人民血淚和白骨堆起來的政績,傻子都明白值得不值得。 譬如你爺爺領導全家蓋房子,房子蓋得很亮眼,但家人卻累死一半多,你會歌頌你爺爺是「千古一爺」嗎? (三)沈重的賦稅 打仗和工程耗費的金錢像開閘的洪水,為此秦始皇瘋狂地割韭菜。農民收獲的1/2甚至2/3都要上繳,賦稅之重是諸侯各國的幾倍。《七國考》記述:「秦賦戶口,百姓賀死而吊生」,誰家的人死了,村民慶賀,因為可以少交一份人頭稅;誰家生兒子了,村民反而憑吊,因為又增加了一份人頭稅。秦代百姓被逼到了生不如死的境地。 景凱旋先生說:「如果百姓不能享受到盛世的繁榮,反而因盛世而受苦,這樣的盛世與百姓有何關系?」 三、秦代人民熱愛秦始皇嗎? 誰真正有資格評價秦始皇和秦帝國?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民! 秦國人的態度。秦國百姓水深火熱,但是妄議帝王會遭到殘酷鎮壓。他們表達不滿的方式,是聚在一起哭仁愛的秦孝公,「秦人不聊生,相與哭孝公」:仁慈的孝公啊,你老人家撒手不管我們了,我們想念您啊。說你嬴政的老祖宗好,你就沒有借口鎮壓我們了。 劉邦進攻入關中,占領秦都鹹陽,第一件事情就是廢除商鞅之法。秦國的老百姓樂顛兒了,一個個都害怕劉邦不當秦王。秦始皇活著的話,估計會氣死。 六國人的態度。秦軍進攻韓國,韓國挺不住了,要把上黨地區割讓給秦國。上黨官民炸了,協商後一致決定:寧死不降秦,於是投降了趙國。 陳勝不過是個農二哥,揭竿而起造反,一句「天下苦秦久矣」,全國人民就群起相應,燎原烈火熊熊燃起。人們對秦始皇的暴政忍無可忍了。 今天的秦粉如果穿越到大秦,你站在大街上喊「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估計人們一頓拳頭棍棒打你個半死。 四、秦始皇給後世留下了什麽? 秦政貽害千年的主要有三大罪惡: (一)專製製度 秦始皇創建皇權專製,後世的朝代都克隆這個製度(「百代皆行秦製」)。 魯迅說:「對人類文明威脅最大、破壞最慘烈的,是不受製約的權力」。 秦帝國的專製程度遠超歐洲中世紀。阿克頓說:「絕對權力產生絕對腐敗」,專製程度越強,腐敗就越嚴重。所以每個朝代源源不斷生產著昏君、貪官。官吏如狼似虎,欺壓良善,人民被踐踏被侮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朝廷的苛捐雜稅加上官員貪汙,必然瘋狂割民眾韭菜,造成「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的悲慘世界。 秦始皇留下的專製製度,延續兩千多年,中國的專製土壤越積越厚。 (二)愚民統治 秦始皇統治人民的招數,是法家的的「馭民五術」——愚民、貧民、疲民、弱民、辱民。簡單說就是把人民變成傻蛋和窮鬼。商鞅認為,「民愚則易治」。秦帝國通過嚴刑峻法和洗腦教化,將百姓馴化成愚民和奴才,這是反人性的邪惡政治。 胡適先生說:「文明的核心是製度文明:壞的製度能使人變成鬼,好的製度能使鬼變成人」。專製製度流毒兩千多年,使讀書人變成範進、孔乙己,使百姓變成閏土、祥林嫂、華老栓、阿Q···中國國民性奴化、太監化。秦始皇的愚民政策是始作俑者。 (三)文明倒退 先秦時期是中國文明的黃金時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儒法墨道等諸子百家風起雲湧,創造了中國文化的珠穆朗瑪峰,與古希臘文明雙峰並峙,今天仍然贏得世界的尊敬。 秦始皇焚書坑儒,中國文化進入嚴冬,成為寸草不生的戈壁大沙漠。從此先秦的文化繁榮成為歷史的絕響。 秦帝國文化赤裸裸反道德文明。商鞅把禮樂、孝悌、誠信、仁義、非兵、羞戰,列為有害國家的「六虱」。他說,只有杜絕了「六虱」,國家才能強盛。一句話概括「不要臉才能成功」! 秦國大興特務政治,獎勵檢舉揭發,一人有罪,株連四鄰。因而卑鄙無恥、賣友求榮成為常態,世風江河日下。 第一次讀法家的書時,驚異商鞅等的毒言——把人民不當人,公然推舉虐民殘民的招數;視人類的美德為垃圾,毫無顧忌地獎勵野蠻的屠殺;鼓吹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等。法家的書是後世專製統治者的「聖經」,由於法家的吃相太難看,所以包裝上儒家的封面。「陽儒陰法」成為專製統治模式。 歷史上的所有惡人惡政,都是秦始皇和法家下的蛋。 五、皇帝的本質是什麽東東? 皇權專製的本質是什麽? 明末黃宗羲做了深刻分析:「(皇帝)未得到君位的時候,屠殺、殘害天下的生命,拆散天下人的子女,來求得個人的產業。取得君位以後,敲詐、剝取天下人的骨髓,拆散天下人的子女,以供個人的放縱和享樂」。「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譚嗣同說:「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 雷艷紅說:「皇權專製無論其口號的包裝多麽精美,概括起來無非十二個字:打天下,坐金鑾,睡女人,搶財產」。「對古代帝王的熱愛和歌頌,就是對所有戰死、鬥死、冤死、餓死靈魂的侮辱」! 專製帝王當然會喜歡專製製度,為什麽被帝王虐菜的草民也成了帝粉? 答曰:秦始皇陰魂附體千古不散! 【註】節選自李顯卿《中國古代詩詞導讀》 This channel is a documentary about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本频道是关于历史和政治事件的纪实解说,此外还有一些奇异事件的传说 本影片已外掛繁體字幕與英文字幕 點擊右上角-設置-字幕-選擇 This video has English subtitles Click on the upper right corner - Settings - Subtitles - S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