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法譬如水】 心明妙法生 - 第3集|水懺|慈悲三昧水懺|20250212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觀看溫馨提醒: 1.取消英文字幕,請按一下「設定」(螺絲帽)圖示 ,點選「字幕」 → 關閉。 2.中英字幕版,請進入大愛電視官網該影片下方之「下載」點入觀看。 ------------------------------------------------------------------------- 00:00 心明妙法生 《慈悲水懺》這麼說:「一切諸佛,憫念眾生,為說水懺。」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佛、眾生和心是三無差別,人人心中有佛,前佛、後佛都是互相啟發,都是教導,我們人人都有成佛的機會,人人也都能學得與佛相同的悲憫心,所以佛陀有「同體大慈,憫念眾生」,「同體大慈」,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表示十方,過去、現在、未來的諸佛,必是共同具有大慈心懷,所以我常常跟大家說:將凡夫心轉換成諸佛心,這就是我們念佛的功夫。 02:41心心念念 念出本性的佛心 能夠同體大慈 憫念眾生 這就是念佛的工夫 但這心念是否人人都有呢?人人都有,只是我們被無明遮蔽了。佛陀教我們學功夫,要下的功夫就是洗心,洗滌心中無明煩惱垢穢,就要用法。法譬如水,法像水一樣。髒的東西必定要用水來洗,心靈的煩惱必要用法來教導。所以水懺就是要清除我們心靈煩惱垢穢的方法。 04:08以法水洗心 滌除煩惱垢穢 就是佛陀為我們 開示水懺的用意 懺也是洗的意思,用水來洗滌,懺就是我們心中有了煩惱,這些煩惱或是自己過去的過錯,我們錯誤了,如果這樣埋藏起來叫做覆蓋,覆藏煩惱,就等於無明煩惱的種子,一層一層地蓋起來。 我們現在有多少人,過去貧窮,或做了錯誤的事情,或父母生活較不風光,大都不敢讓人知道,這都是覆藏過失。 05:41覆藏過失 會讓無明煩惱的種子 層層掩埋 造成垢穢深重難清 「懺」就是將過去錯誤、不名譽、不光彩的事,我們要很勇敢,打開我們這念心門,將裡面的煩惱、罪垢,一一自己啟發出來。我常常說「漏氣求進步」。很多人都有錯誤的人生,有錯誤,就不要自己覆藏,所以要勇敢啟發,自己主動說出來,這就是懺。 懺了過去的煩惱垢穢,才能有一個清新的人生,再度出生。所以常常有人說,我重生了,過去、昨天的我已經死了,我今天又是一個清新的人生,這就是懺的意思。 就如我們現在的人都使用電腦,電腦有時滿了,我們就會去清一清,沒用的東西將之清除,這樣又是一片很好用、很乾淨的畫面,讓我們再重新寫文章,讓我們再重新建立好的記憶意思都一樣。懺就是懺過去,洗滌過去的意思,所以我們要用佛陀智慧的法水,來洗滌我們心中的穢垢,這個道場。 08:35懺了過去的煩惱過錯 才有清新的重生 08:50佛言 眾生垢重 何人無罪 何人無愆 「眾生垢重」,這我們大家都知道,凡是學佛者,這句話人人都會說,「眾生垢重」,但是,是什麼樣的垢?垢就是污垢、髒污,髒污已經積得很厚。因為我們人人有清淨的本性,就是沒有受過污染,也有句話做天真本性。 09:50 人人皆有清淨本性 只因一念無明 生起貪瞋癡等煩惱 遮蔽了天真本性 後天的污染,將會將我們明澈的道理掩蓋住,煩惱叢生起來。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一念不覺,以前說過「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我也經常一直跟大家分享,大家清明的本性,就是因為一念無明產生出來,所以生起了貪、瞋、癡。 有了貪、瞋、癡,這個境界,色、香、味、觸等等,就會使我們的心,對外境界生起了很多很多,眼、耳、鼻、舌、身等等,接觸外境所出的,很多罪惡的行動。 所以「境界為緣長六粗」,生起了六種粗相的煩惱,罪惡不斷產生出來,所以就遮蔽每個人,本具清淨妙明的心。世間一切的法,善惡的法,只要我們的心明,妙法就會出來。 所以妙明的道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周圍。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向內自省,向內觀照。如果這妙明,被煩惱掩蓋起來了,就從迷入迷。一念迷心起,迷就不斷不斷累積,這就是迷茫的眾生、迷愚的眾生,就在一念不覺中。所以因為如此,我們在六道輪迴,歷劫不斷不斷輪迴累積。 13:11心明妙法生 則處處歡喜自在 一念心迷煩惱生 便入六道輪迴中 那一念妙明是什麼?就是人人的本性。無明是什麼?就是迷,無知、迷茫,所以不斷在輪轉。不過,這種垢,煩惱的垢穢,眾生已經垢重了。那個煩惱無明,骯髒的東西,一層一層地一直疊上去,所以讓我們清明的本性,失色無光。原來的本性已經完全失去,光明也已經被覆蓋住了。 所以因為如此,「何者無愆,何人無罪?」每個人都有罪,大家不要認為:「我又沒有犯錯,為什麼我的業,一層又一層地來?不如意的事,不斷不斷發生在我身上?」 其實這就是我們過去的造作,無明一層一層蓋著,罪惡一層一層造。我們現在就要一層一層掀開,碰到一項業力現前,我們就要以一分智慧去善解,才有辦法,經過一件困難的事,我們就要很感恩,終於這個困難,我已經解開、解困了。這要用感恩心,才不會業障來時,我們無明又起。如此,這個業不但不會消除,又再加重無明。 16:09遇到困難 要以智慧善解 感恩有機會消業障 就像有時不小心出了車禍,開始會說:「我又沒做壞事,為什麼我會遇上車禍?我做得不錯,為什麼我會生病?」這就不對了。車禍不是沒有原因的,車禍是人與人相撞,街道上那麼多人,他為什麼不去撞別人,為什麼偏偏撞到我們呢?這就是那顆種子的因,現在「因成果就」,所以有這個緣碰上。 應該要說:「幸好,經過搶救之後,經過治療之後,我又重生了;感恩讓我消了一場業。我們可以重業輕受,感恩啊!」再留下來的人生要做什麼呢?要趕快精進,否則人骨脆弱,人肉也不是很堅固,一碰就壞了、斷了,所以生命就是麼危脆。 我們過去所積的無明垢重,我們現在碰到了要歡喜接受,若能如此,他就是在消業了。 18:41有其果必有其因 若能歡喜接受 不再起煩惱 業就消了 有的人雖然沒有埋怨,不過,他會偏差,生病了,他就會說:「因為發了大願,一定會有魔來考。」這樣也不對,如果是這樣的話,誰敢發願?誰敢發心?不對,不是因為你發心、發願,就會有魔來考。 你過去如果沒有那個業因,現在怎麼會有這個業緣的結果?不會!不是發心就有魔,有煩惱現前,不是,我們要知道,幸好,我發心了,讓我在這段時間,我瞭解了佛法,我知道了道理,這段時間我真的有付出,很感恩在我尚未發病之前,就讓我發現這麼好的事情,讓我瞭解這麼多的道理,我總算有做到了。幸好!應該要這麼想。 20:31隨緣消舊業 莫更造新殃 所以眾生垢重,每個人都帶著業的種子而來,所以人人有業就有罪,所以誰敢說沒有?佛陀來人間,他也都有業的餘報,佛陀他也會頭痛、腰酸、會生病,腳也會踩到竹刺也有破傷風的時候,這也是他過去生餘業未盡。佛陀很甘願地接受。這就是我們應該要知道,去瞭解,誰無罪過?誰無錯?只是有的人早已覺悟。 一層一層的罪業不斷地來了,歡喜接受,善解、感恩,如此,法就如清水一樣為他洗滌,業來了,歡喜過去,這就是滌,為他滌去這層無明,為他消除了一番的業。 22:25身在六道 就是帶著業種 常求懺悔 以法水洗除罪垢 終能恢復清淨本 各位,假使有罪垢,我們要常常求懺悔,以清淨的法水,來洗滌我們的垢穢。所以這也是一念心,我們要時時多用心,顧好我們的心。以法水來洗滌我們垢穢,就是懺,用法來懺除我們的煩惱。 所以複雜的苦難,就是以很單純的法能破解。諸位,心念要照顧好,凡事都是從心起,所以請大家要多用心。 #靜思晨語 (1076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