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拆解失業率低企假象】 失業大軍突破12萬人 疫後復常兩年新高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香港失業率的統計數據分析。標題是「香港失業率低企是否是假象」。我已經跟蹤失業率數據一段時間,市民對於自身的失業情況都有感受。我們注意到,無論是自己還是親朋好友,其實失業的狀況在過去兩年所謂“通關復常”後不但未有改善,許多企業、零售業和餐飲業也遭遇倒閉,失業問題變得越來越普遍。我之前發布過幾條有關結業和破產的影片,今天想探討的是為何周圍有這麼多人面臨失業問題,而香港統計處公布的失業數字卻一直保持在低位。 根據最新統計處的數據,本星期公佈至三月底的失業率為 3.2%。雖然這已經是兩年多以來的高位,但在經濟學上,3.2%被認為是全民就業的狀況。為何會存在這樣的差異?難道是統計上的問題,還是數據概念需要進一步澄清?今天我想用數字和大家分析,背後可能涉及多個統計層面,希望大家能耐心聽完。 失業率的計算方式是將失業人口除以總勞動人口。根據政府統計處的分析,失業人口的數據與總勞動人口的數量息息相關。香港的總勞動人口在 2020 年的高峰期超過 400 萬,但近幾年持續減少,最新數字已降至 381.5 萬,比高峰期減少了 18 至 19 萬人,但中間的變數也相當大。總勞動人口的最低位出現在 2022 年 5 月,當時跌至 374 萬,比歷史高峰少了二十多萬人。如今從 374 萬逐步回升到 381 萬。實際上,若失業人口保持穩定但總勞動人口回升,失業率自然而然會下降。這在統計學上很易理解。 所以在這個背景下,由於總勞動人口的回升,使失業率得以維持低位。高才通政策在這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根據政府數字,已經有九萬人申請高才通計劃並獲批,勞福局估算有八萬人已經到達香港,這填補了香港在過去幾年流失的勞動人口。然而,失業人口數據卻在惡化。截至 2025 年 3 月,我們的失業人口已經飆升至 12萬人,單月失業人數增加了一萬。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失業人口已是兩年來的新高。上一次失業人口達到這樣的水平是在 2022 年 12 月,當時香港的疫情和封關措施導致經濟萎縮。如今即使政府宣稱香港經濟復常,但失業人數顯示問題卻有加劇的趨勢,這也能反映周圍人的感受。 因此,我建議大家在查看失業數據時,不要僅關注失業率這一數字,更應該查看總勞動人口以及實際的失業人數。我們發現建築、零售和金融等行業的失業率上漲幅度較大。其中建築業的失業率上升了 0.4 個百分點,達到 5%,是近兩年半的新高,而專業和商用服務的失業率更是攀升到近三年的高位。 在此背景下,香港的經濟狀況正面臨倒閉和結業的壓力,接下來的關稅戰是否真的會讓香港受益還是需要保留懷疑。我看到許多中小企業和出口企業正在呼叫求救,零售和餐飲業的失業問題也愈發明顯。 我們能從圖表看得出來,2019 年 1 月時經濟仍是蓬勃發展的狀態,而 2025 年 3 月的不同行業的失業情況卻大相逕庭。舉例來說,建築業的失業人數已從一萬六千九百人上升至一萬八千三百人,失業率也達到 5%,成為主要行業中最高的。零售業的住宿和膳食服務也從約一萬人的失業人數上升至一萬三千六百人,還有其他如地產及專業商用服務等行業的失業人數也在上升。 再者,運輸及倉庫行業的失業人數也從 9.9千人上升至一萬四千人,失業率由 2.1% 升至 3.2%。這對運輸和物流行業的打擊將會更為嚴重,尤其是美國下月將取消了 800 美元以下的小額包裹豁免。 在復活節期間,我們看到不少評論提到香港出境旅遊的數量已達到二百四十多萬,幾乎每三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出境旅遊,當中大約有七成半的人前往內地,這一現象顯示香港人北上消費已然成為常態。從社交媒體上可以看到,許多朋友在內地旅遊,這對於香港的零售和餐飲業無疑帶來了影響。特別是在香港的主要商場,場面也異常冷清。 然而,復活節僅是香港的假期,內地的訪客在此期間也只有六十幾萬,這比 2019 年的高峰期減少了三成。這些情況反映出旅客來港消費的意欲持續減少,商業環境也愈發艱難。 下星期是五一勞動節,我了解到香港的勞工團體,如勞聯的勞工界別議員,正提出建議取消部分外勞輸入,因為失業人數最多的幾個行業,包括建築、餐飲和零售,都需要輸入外勞。這些行業正是失業率的重災區。然而,政府似乎仍無意修訂外勞輸入政策。在這種情況下,當生意越做越難,卻又以較低的價格引入外勞,本地的打工者面臨的競爭只會愈加困難。我相信未來失業率的狀況將會惡化,非常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我注意到主流媒體對此問題涉及得並不多,希望今天對低失業率的分析能給大家一個清晰的概念,未來也要繼續關注失業人口的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