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什麼叫作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什麼叫作「看得合乎中道」❓(感情聖化要理問答540問) 📝詳文、🎬影片,請點: http://stemi.tv/index.php/videos/bibl... 什麼叫作「看得合乎中道」呢?(參 羅12:3) 在孔子(551-479 BC)的書裡面有「中庸之道」,在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384-322 BC) 的書裡面也有「中庸之道」,當然這兩位東西方聖人,或者東西文化鉅子,他們的觀念,他們的內容是不大一樣的。他們可能有用詞的相同,一定有不同的思路跟思考的結果。 亞里斯多德在他的著作中間注重科學,而孔子注重倫理學;亞里斯多德注重方法論,而孔子注重人生觀;亞里斯多德注重邏輯,孔子注重人性,所以在他們整個思維的發展過程中,他們有很多不同的範圍在討論,但是孔子的中庸之道跟亞里斯多德的中庸之道,有一些雷同的地方,都是關係人性跟正人君子人格當有的道德範圍與訓練要素。 那麼,孔子講的「中庸之道」我今天不談,但是亞里斯多德講的「中庸之道」是個性,特別是人性之間,彼此之間的關係要採取怎樣的態度,使我們可以作一個最合適、最恰當與人交往的存在物。比如說,在不太傲慢中間,我們也不可自卑,在傲慢與自卑中間,我們要有自尊和謙虛,而這個自尊跟謙虛的結合,就是在傲慢跟自卑中間中庸之道的人格。 這樣,我們不可傲慢,我們更不可自卑。在不可傲慢的中間,我們要有骨頭,我們要有傲氣,我們要有自尊心,這樣,我們才不會在傲慢之群中間隨他們失敗;在不自卑的中間,我們要學習謙虛,要知道自己缺乏,知道自己不夠的地方,所以這兩個的結合,就使你成為正人君子。 那麼,這些的話語呢是很正確的,因為這些的話就很符合《聖經》所講的話語 :「你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 (參 羅12:3) 這句話誰講的?在哪一本書講的?第幾章講的?第幾節講的?《羅馬書》十二章三節就是基督徒最好的「自我認識」的心理學,「所以你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上帝賜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這個「合乎中道」這也變成《聖經》的中庸之道了。 你怎樣看自己?看自己不太高。為什麼這裡不提「也不太低」呢?因為不必談「太低」,多數犯罪的人只會看自己太高,看自己太低的人是假的,因為「自卑感」是「驕傲」的表弟,所以一個有自卑感的人,內心深處真正的原理就是他驕傲。上帝看透人心,所以不必談「你不要自卑」。 那些講話好像很謙卑的人,是表示他們沒有達到他們傲慢中間所要達到的,所以不得不要用謙卑的話來對你講話。「我很小啦」「我做不大啦」「我不像你啦」你不要以為那是謙卑,那是因為沒有辦法達到傲慢的理想,所以他不得不用那些的話,上帝看透人心! 所以《聖經》說,「你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你要照著上帝賜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 #2020年10月1-6日普世基督教信仰與福音研討大會(網路直播)開始報名 https://www.stemi.org.tw/2020/0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