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這真的不假,在家居士可以上品上生,善 Part 1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淨空法師:「劉遺民生前三度見佛,逝後隨佛來迎遠公,是則居士上品生之又一證例也」。這真的不假,在家居士可以上品上生,善導大師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西方世界三輩九品,完全是為六道凡夫而設的。六道凡夫總在遇緣不同,遇到大凡夫,就是上品上生,上輩往生;小凡夫,那就是中輩往生;惡凡夫,這是下輩往生,下輩往生的這些眾生都是造作罪業的。所以造作罪業不怕,也能往生淨土,造什麼罪業?五逆十惡極重的罪業,那墮阿鼻地獄。你要是遇到善緣,臨命終時遇到有人勸你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你聽了就相信,你就真幹,萬緣放下真幹,一心求生淨土,決定得生,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 ===================================== 「又《報恩論》中曰:劉遺民三度見佛,衣覆手摩,自當上品,非出家也。」這是東晉時代親近初祖慧遠大師,在中國,東晉慧遠大師最初在廬山建個念佛堂,東林念佛堂,這是中國淨土宗第一個道場,現在叫東林寺。劉遺民是念佛堂裡面的一員,在家居士,這裡頭有出家、有在家一百二十三個人,在這裡念佛。他們很厲害,進入這個念佛堂就不想出來了,要在這裡往生。它外面有個小溪叫虎溪,虎溪為界線,人只能在界線之內,不出界線,大家都發這個心,死心塌地在這裡好好的念佛。那個時候只有一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我們知道已經到中國來了,還沒有翻成中國文,是梵文,沒翻譯出來。所以廬山東林蓮社只有一部經,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翻譯得最早,後漢時候就翻譯出來,安世高翻的,但這本子失傳,《藏經》目錄裡頭有,這本書沒有了。劉遺民在這個念佛堂念佛,三次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衣服,披的袈裟,用袈裟把他蓋住,蓋在劉遺民的身上,阿彌陀佛的手摩他的頂,感應不可思議。三度見佛,衣覆手摩,他往生當然是上品往生,不敢說上品上生,決定在上輩,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肯定他是上輩,「非出家人也」,他在家。 「而凡蓮宗諸祖,及維摩、賢護等,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可例知矣。」這就總說,凡是淨土宗這些歷代祖師,這些祖師是被大家公認的。淨土宗沒有傳法,各宗都有傳法,一代傳一代,有法卷、證書傳下去,只有淨土宗沒有。淨土宗的祖師是民選的,這個老師往生了,後人公認他可以稱為一代祖師,所以都不是活的時候,死了之後,大家推崇他他是第幾代祖師,所以淨宗祖師是民選的。不是一代一代承傳,不是,民選的,都是往生之後下一代選舉,不是在當代。第二代,就唐朝時候,你看從東晉到唐朝這一段時間當中沒有第二個,大家就不選了。唐朝又出現一個,善導,他的言行、他的教誨,所教、所傳的跟《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或者是《觀經》完全相應,大家就說是這一代祖師。你看每一宗祖師都傳了幾十代,都五、六十代,淨土宗才十三代,就十三個。最後這是民國年間印光大師,大家公認他是淨宗第十三代祖師。這些祖師往生肯定是上輩。以及佛陀在世的時候維摩居士,「賢護等十六正士」,我們這個經上前面講的,這十六個正士菩薩全是在家的。這些「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可例知矣」,我們能夠想像他們肯定都是上輩的。 ... 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_第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