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五千年政治文明有什麼可以炫耀的?屬封建專制制度,皇權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士農工商受到皇權控制,賤民制度至今仍有餘緒,逞口舌之快,難自圓其說,絕非批判利器,可以休矣。習近平直面恥辱和挫敗值得關注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訂閱楊錦麟頻道,每天免費收看最新影片 歡迎各位透過超級感謝支持我們的創作 亦可通過PayPal支持我們:http://bit.ly/support-laoyang ------------------------------------- 華人社會大變將至,老楊堅持在亂局中繼續做好本份,為大家提供獨到而全面資訊,助大家一同分析時局,安身立命。為支持團隊運作,老楊特別為各位舊雨知音準備各種優秀產品,由頂級高山茶葉,到日常淺酎的紅白葡萄酒,一應俱全。 最新推出老醬香白酒,百年在地窖藏,上思上想不上頭,懇請各方好友支持。歡迎掃二維碼添加微信諮詢:zhujiu30 或 微信qingtongtong100 ------------------------------------- #中國 #中国 #老楊到處說 #楊錦麟論時政 #楊錦麟 媒體注意到,香港在這一次中美關稅戰中,有意無意扮演釋放負面政治訊息的自由港平台。 先是,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上周四投书香港《南华早报》,把美国称为“二十一世纪野蛮人”。接着,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本周二加码用“乡巴佬”一词,回敬美国副总统万斯,并扬言“让美国那些乡巴佬们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鸣吧!” 夏寶龍以七十三歲高齡,在攝像機面前,義正詞嚴,擲地有聲,像當年初中生參加詩朗誦一樣,把“让美国那些乡巴佬们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鸣吧!”一口氣連貫朗誦完畢,像是練了一次小周天氣功一樣,讓聽者有回腸蕩氣的感覺。 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在對美宣傳方面,還有一個基本的立場表述標配,那就是五千年歷史,四千年政治文明, 先是,4月13日《網易》以《高志凯教授:中国5000年历史,大多数时间,都跟美国没有任何交集》高志凯教授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甚至都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打断道:“我们不在乎”。高志凯教授直言不讳的意思是,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其中大多数时间,都跟美国没有任何交集,但我们却发展至今。 如果美国想要欺负霸凌中国,我们会处理一种情况,那就是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再活5000年! 除此之外,高志凯教授十分坚定的说:中国已经做好了跟美国战斗到底的充分准备,因为世界很大,不止有美国一个国家,美国也带不了整体市场。 在此之前,《經濟日報》2020年9月2號報導,現任外交部副部長(時任新聞司長)华春莹援引学者观点:建国史不足250年的国家想改变4000年文明大国? 這段話的原話是:有国际知名学者表示,一个不足250年建国史的国家居然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个拥有4000多年政治文明的大国,这种想法本身就是极其荒谬和傲慢的。華春瑩未曾詳細告知,這位國際知名學者究竟是誰? 中華文明五千年是清朝晚期以來中文世界中的一種常見說法,指中國有着五千年的歷史。此說法最晚到20世紀初開始流行起來,以顯示中國或中華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且有時會成為民族主義敘事的一部分。類似的表達方式有「中國是個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上下五千年」等。 據考證,最先提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人是清朝初年的意大利傳教士。1650年左右的清順治帝時期,意大利傳教士衛匡國來到中國,他來中國的首要目的是傳教,與此同時,他還是一名漢學家,對中國文化比較了解,也是向歐洲系統介紹中國地理、文化、歷史、語言的第一人。在他的《中國上古歷史》一書中,涉獵龐雜,也是第一個提出中華五千年概念的人。 到清朝晚期「中國五千年文化」之說法已逐步為清朝政府官方認可並加以推廣,比如清末由清朝學部審定的教科書《中國歷史教科書》一開篇就說「中國之建邦,遠在五千年以前,有世界最長之歷史。又有其文化為古來東洋諸國之冠...」。清末滿漢蒙三語教科書《滿蒙漢合璧教科書》的「中國」部分也說「我中國居亞洲之東,氣候溫和,土地廣博,人民繁夥。五千年前,文化已開,地球上最有名之古國也」,而《高等小學歷史課本》亦說「我中國為世界文明最古之國,文化之開去今已五千年」,等等。 儘管「中華文明五千年」成為流傳於中國的常見說法,中國內外特別是在西方學界看來,中華文明只有3000多年信史,而不認可是5000年。雖然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由於都成書較晚,且迄今為止又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如夏朝同時期的文字作為自證物,因此近現代歷史學界有不少人質疑夏朝是否存在,將其視為傳疑時代而非信史。如果從被中外史學界公認存在的其後的商朝開始算起,中國只有3700年左右的信史,離5000年仍有較大差距。 與此同時,部分中國學者認為中國歷史不止五千年,比如有說法稱距今8000年前,中國大部地區出現了秩序井然的社會和一定程度的社會分化,產生了較為先進複雜的思想觀念和知識系統,同時當時中國大部地區文化已經初步交融聯結為一個雛形的「早期中國文化圈」,有了文化上「早期中國」的萌芽。因此,8000年前已經邁開了中華文明起源的第一步。 幾大古文明,如古美索不達米亞(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古中國文明,據稱是梁啟超在其寫於1900年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文中首先提出,認為「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但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不是梁啓超發明的,西方國家很早就有early river valley civilizations的說法,其來源已經不可考。 不管是8000年,5000年,總之就是歷史悠久,至少比美利堅合眾國的歷史悠久得不行,美利堅合眾國雖然是當今世界第一大強國,第一大經濟體,你有什麼資格在我們面前說三道四,頤指氣使,我們不鳥你。無論是高志凱,還是華春瑩,或者夏寶龍,所有的振振有詞,義憤填膺,大致上是這個基調。 中華文化,是中國以及大中華地區的文明體系,其最早的形式為發展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區的中原文化,後來經過長時間歷史演變,以及期間不斷與外族的接觸與文化融合,形成了今日所知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以夏商周三代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吉、凶、賓、軍、嘉五禮以及仁、義、禮、智、信五常為核心。從自然環境演變研究和中華文明演變研究的大量科學積累顯示,中華文化具有「多元一體結構」特徵。 漫長的幾千年歷史變遷,能夠形成至今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而且生生不息,未曾有過明顯斷裂,的確很了不起。但中華文明在經歷自秦之後漫長兩千多年封建專制歷史,形成了大一統的封建專制統治,這一套封建專制制度,是世界上最為完備的從思想,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幾乎是全方位的專制制度,一直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在形式上被共和制度所取代,對於漫長的封建專制制度的批判,一直是近現代以及當代歷史學家,政治學家持之以恆的使命,魯迅透過一個「狂人」的日記,揭露中國傳統社會裏的家族制度和禮教的毒害,指出中國歷史每頁都寫着「仁義道德」,但字縫裏卻都寫着「喫人」兩個字。最後,日記說:「沒有喫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因而喊出「救救孩子」的口號。 這是對封建專制制度社會根基以及意識形態最直接尖銳的批判。 數千年璀璨的文明,包括政治文明,本質上是為 封建專制和皇權至上服務的。 僅以胡繩《兩千年間》所述,在这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时代,维持和平统一,从而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是并不很多的,常常受到战争、分裂和侵略的扰乱,皇權之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士農工商,均由皇權所轄,從商周開始出現的賤民制度,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才逐步廢除,直至1949年之後才以另一個形式繼續延續至撥亂反正之後,至今仍有餘緒殘餘影響。對數千年封建專制的批判,始終不徹底,也是有歷史客觀原因的。毛澤東進城之後,曾自況,今天的制度是秦馬制度,其實也是一種繼承和延續,以至於出現文革十年浩劫,這些都是極其深刻的歷史教訓。 用五千年或四千年的政治文明來為自己與美國霸權主義作鬥爭的基礎條件其實是愚蠢的。也未必具有足夠的說服力。你的數千年歷史,其實是封建專制,皇權至上愚昧百姓,欺詐人民的歷史,政治僵化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最終無法戰抵禦來自西方新興資本主義的侵略,不得不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有什麼可以炫耀的呢? 何況,文革十年浩劫,幾乎是中華文化空前劫後的災難。數千年的文化瑰寶幾乎毀於一旦, 如今再現的多半是偽文物,假珍寶,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批判,仍然是一項艱難的任務。 與只有258年歷史的美國硬扛,可以做橫向比較,1776年的中國與剛獨立建國的美國,一路比較下來,我們最值得稱道的是,其實是告別極左路線,拋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厲行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成就,而這些成就,恰恰又與正確處理中美關係,以及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用五千年或四千年政治文明來硬扛美國,缺乏足夠的說服力,也很容易被對方反唇相譏,這一點遠不及台灣的另一個視角。 台灣中國時報副總編輯連寯偉在其臉書上寫了一段話: 擁抱恥辱 他注意到從心理性格來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一個面向,就是他直面恥辱和失敗。 這或許和他9歲時,他的父親、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祕書長的習仲勛遭批鬥,自此從太子黨,被歸類為「黑幫子弟」,遭關押審查有關。 2018年3月,川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習近平於當年6月12日到山東考察,特別前往威海「劉公島」甲午戰爭博物館考察。 他是首位至此地的中國領導人;1994年是甲午戰爭1百周年,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也沒有到劉公島,只是為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和甲午戰爭1百周年題詞。 2019年8月,習近平至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瞻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簡稱西路軍)紀念碑,向烈士敬獻花籃,並參觀了西路軍紀念館。 2021年4月,習近平考察位於桂林市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 後兩處皆是國共鬥爭早期,紅軍大敗之地。 中共早期遭遇重大挫敗,幾乎全軍覆滅之處,中共最高領導人歷來都不願意去憑弔,像西路軍慘敗的史實,在改革開放前還刻意被中共淡化,但習近平則相反。 從習近平曾在內部談話論及蘇聯解體時說:「竟無一人是男兒,沒什麼人出來抗爭。」可一窺他為何安排這些行程。 連寯偉注意到,解放軍軍中近期大整肅,比較可信消息指向反貪,大規模貪污必有團夥相互掩護,他也可以對這些他提拔的人,出事視而不見、既往不咎,但他乾脆來個大掃盪。 中美2018年首次貿易戰,或許一開始聽了劉鶴建議,北京反制後很快讓步,雙方舉行多次談判,中方在縮減對美貿易順差作出不少承諾,仍換來美方的全面圍剿。 有了上次教訓,這次北京強力反制,同時把繼俞建華、張向晨後,中國蓄意培養、具有國際貿易爭端解決專長的李成鋼調任成正部級貿易談判代表,作好兩手準備。 這是觀察習近平的另一面向。 幾句話可以概括: 1,五千年或四千年政治文明,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曾經輝煌之後及其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的文明,是嚴重制約和拖垮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最大阻礙因素,不值得動輒拿出來作為自己氣壯山河的理據,在外交攻防戰上,其實也經不起推敲。 2,習近平都能坦然面對歷史上重大的挫敗,按照連寯偉的說法是直面恥辱和失敗,何以他的大外宣,外交部門的部屬,就不懂得在這方面揣摩上意,拿出更有針對性的對美博弈方略。 3,五千年或四千年政治文明,最終所代表的是落後而不合時宜,嚴重阻礙生產力和社會政治進步的腐朽沒落,拿來當與美國政治博弈的武器,是一個笑話。 4,執政黨自我標榜代表中國最先進的生產力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用這種滯後的方法論來維護一個民族的尊嚴和自立自強,恐怕很難達到主觀預期的效果。 5,換個玩法吧,這種羞辱文化難以實現公眾理性的傳播效果,至少不會授人以柄,至少能夠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