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外科大缺人 醫界憂:未來找不到醫開刀/新手媽媽愈來愈老!45歲懷孕10年多4倍! part2 台灣1001個故事|呂心喻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外科大缺人 醫界憂:未來找不到醫開刀 外科,曾經是醫界最耀眼的舞台,救人無數、榮耀加身。像臺大醫院外科,就得是菁英中的菁英,才有機會進入學習。但如今,他們卻面臨了前所未有的人才荒。很多的醫院是傳出,畢業生不願意進到外科擔任住院醫師,讓外科光環不再像以前閃爍,反而變成冷門科別。 那為什麼外科找不到住院醫師呢?我們歸結以下幾點: 第一,工作時數長、壓力大。外科住院醫師常需要高工時輪班,加上夜班、值班頻繁,責任重大。所以年輕醫師普遍傾向選擇工時比較穩定、壓力較小的科別。這也是為什麼愈來愈多醫師湧入醫美的原因。 第二個則是,醫療糾紛風險高。由於外科屬於高風險科別,萬一手術有併發症或糾紛,醫師就容易被告。這種「高責任又高風險」的環境讓許多醫學生就卻步了。 另外,我們也注意到,外科薪資雖然不低,但是報酬和付出不成比例,因為如果算上剛剛我們提到的工時、勞力和風險,報酬相對之下好像「沒那麼划算」。再來我們要提到的是少子化和病人結構變化的問題。台灣少子化導致醫學生本來總量就有限,加上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醫師總量分配結構失衡、分布不均,就是很大的問題之一。 最後我們要談到的就是「醫學教育制度」,住院醫師培訓制度改革後,工時雖然有縮短,但訓練壓力還是大,加上外科尤其需要長時間累積經驗,很多人不願意投入長期培訓。 種種原因導致了現在的人力隱憂,有醫界前輩就感嘆,這樣下去不只醫療技術倒退,連急重難症患者,都找不到醫師可看。 #外科#住院醫師#工時#醫療糾紛#人力 新手媽媽愈來愈老!45歲懷孕10年多4倍! 如果沒有醫師可以看診,首當其衝的除了急重症患者,還有小兒科和婦產科。我們就要帶您來看,台灣現在的生育現況,除了出生率一直下降之外,很大的問題是,有人想生,但是沒有辦法生,包括高齡產婦愈來愈多的風險、還有同性家庭沒有辦法生育,因此有人遠赴國外求子,花了幾百萬卻失敗收場。當國際早已開放代理孕母,台灣卻仍然沒有法源,讓專家直言,想提升生育率,代理孕母選項需要優先考慮。 #出生率#高齡#產婦#代理孕母#法源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本周六晚上11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 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呂心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