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人物故事】高如岳|重返天倫之樂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分別四十多年,還能團聚、見到我的母親,真的是幸福再幸福!」 90歲的高如岳,民國24年出生於河北大名,抗日戰爭爆發後,父親就將他帶著身邊,不料卻因為接連不斷的戰火,讓高如岳的童年不斷在逃難,尤其抗戰勝利後,他的父親當上了廣平縣長,但當時湖北已經被共軍攻陷,只得以流亡縣長的身分在異地辦公。 「我爸爸是流亡縣長,他是河北省廣平縣,但是在河南安陽辦公,當時安陽有14個縣市長都在那邊。」高如岳說 只是隨著共產黨勢力不斷擴大,好不容易團聚的一家人又在戰火中分離,父親跟著流亡政府繼續辦公,最終遭俘,高如岳則跟著母親及家人一路向南逃,戰火中為了繼續念書,他加入河北第二臨中,成為流亡學生,最終被迫於家人分離,隨著學校到了輾轉到了海南島、最終搭船來到臺灣。 「我們在海南島搭上貨輪,因為船太過老舊開不動,就這樣在海上漂流了二十多天,我吐啊!吐到連膽汁都出來,而且那時候船上的人太多過重,又沒有東西吃,就開始把生病的人往下丟,我那時已經奄奄一息,好在有個學長保住了我,才留了下來。」高如岳回憶 抵臺時,由於學生們沒有入境證,最後找了一個部隊來接,以軍人身分下船,一行人就這麼莫名其妙被編入部隊。在那之後,高如岳進入通信兵學校就讀,畢業後就跟著軍隊駐紮換防,不料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當天,他正好被派到了金門。 「我那時是搜索連的少尉通訊官,剛吃過晚飯,六點半天還很亮,砲彈就打過來了!那我就趕快躲在一個石頭底下,砲火打了一整個小時後,我又趁間隔再跑到碉堡裡頭去,真的是幸運,大難不死!」 回臺後,他認識了在郵局工作的妻子,兩人後來結婚共組家庭,同時因為厭倦軍人換防的生活,他轉考教官,先後在清水高中及省政府軍訓室任職,退伍後更進入教育廳秘書室擔任文官,期間他也透過美國親友聯絡上老家,得知大陸的母親還在,只是礙於公務員身分,直到民國80年探親規定鬆綁後,他才帶著妻兒直奔河北老家。 當時,高如岳已經56歲,老家的哥哥得知弟弟要來,浩浩蕩蕩租了兩台小巴,與親友們前來接機,還雇了兩個專業攝影師全程記錄,時隔四十多年再回到家鄉,見到老母親的那一刻,高如岳的內心激動不已。 「我媽媽受傷、眼睛也看不到了,這麼多年沒見,我的樣子也早就變了,她只能透過我頭上的疤來相認,一摸,不錯!我說我真的是妳兒子,不是假的,隔了四十年還能見面,真的很幸福,很多人回去看不到父母,我起碼見到了我媽媽。」高如岳感慨地說 也因為這樣,他格外珍惜能與家人團聚的時光,之後的每一年,他都會帶著妻小回鄉長住一個月,與家鄉親友的感情,即使過了數十年,到了兒孫輩依舊緊密,直到現在90歲了,高如岳還是會帶著家人回鄉,那種血濃於水的情感,並沒有隨著時間消逝。 「我真是有福,對不對?搭船時差點被丟下海裡,八二三時也沒有被砲彈打到,我好幸運,所以說人要行善,才會有福報。」 一句座右銘,道盡了謙卑與感恩,90歲的高如岳,用真摯的笑容守護著家族的天倫之樂,活出了自己的幸福。 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 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http://www.sccf.org.tw/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FB】 / sccforg 【遷臺官網】http://www.mocsr.com/ 【遷臺FB】 / mocsr 【遷臺YouTube】 / @mocsr1949 【遷臺LINE@】https://lin.ee/QMx9g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