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南懷瑾: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 易之道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我一生走的路線,是研究佛的修行的方法,他的方法是幹什麼的?是解決生死問題的。 這裏面有兩個問題,我也常常告訴你們,這是邏輯了,人文科學邏輯,一個是學佛,一個是佛法。我說你們學佛,有誰夠得上學佛?我就沒有資格。我說學佛要先研究佛,釋迦牟尼佛現成的太子、現成的皇帝不做,為什麼?又沒有戀愛失敗,又沒有事業失敗,又沒有受到什麼刺激,他為什麼要跳出去幹這個事啊?剃個光頭,做個討飯的比丘。 佛是大比丘耶!研究他的一生,他有幾次災難,有一次出來化緣,過了午沒有人布施,就餓着回去。還有一次,碰到外道婆羅門教,看不起佛教,布施馬糧給他。換句話說,人家給他狗吃的東西,他就謝謝,端回來也吃了。給眾生做福田嘛!你想想看,他的行為我們學得到嗎?再說,世界上關於佛的傳記很多,英文的、中文的,有些說他十九歲出家,有些說他二十幾歲出家,這就是搞佛學了。你看了以後根本就不要信佛了,不曉得搞些什麼東西。 釋迦牟尼確定是十九歲出家,因為有些小乘佛教,不承認他出家以後十二年的修行,那是跟外道學習的經歷,好像對他不光榮,所以都拿掉了,改成二十多歲出家。他出家以後遍求一切法,印度婆羅門、瑜珈,什麼他都學過,都丟掉了;然後一個人跑到雪山苦行六年,我現在不講他的傳記,講出來比武俠小說鬧熱多了,然後最後到菩提樹下悟道,三十一歲了。 所以學佛,我說我沒有資格。有些人根本是平民老百姓,隨便剃了光頭,穿上出家衣服,就算學佛了!這些人,我沒有辦法跟他學。 佛法在哪裏呢?以我個人的經驗,濃縮地告訴你,尤其是中國禪宗、密宗,千萬記住一句話,「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是中國的佛法、禪宗一句話的結論。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為了一件大事,皇帝不做,出家。「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是個問題,以前禪宗講是個話頭,他為什麼大事來啊? 我們拿中國的文化給他註解,你就懂了,中國道家莊子告訴你「死生莫大焉」。世界上所有的學問,其中有個問題最大,就是生與死。生命怎麼來的?就是研究生死問題,這是佛法的精神。我們怎麼活到這個世界?人類究竟從哪裏來?生從哪裏來,死向哪裏去?世界是無始的,這句話是西洋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講的,中國人就信了;其實釋迦牟尼佛早就講過了,比他早很多年。「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個生,一個死。 可是幾千年來東西方文化,到現在為止,究竟人從哪裏來的?宗教家、哲學家、科學家都在追求,還沒有結論。人為什麼生來又會死掉?為什麼會老會生病?又會有那麼多痛苦煩惱?釋迦牟尼佛出來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莊子說「死生莫大焉」,生死問題,這是個話頭。 學佛的人講要發心,到廟子去,聽到和尚們、居士們說「你要發心啊」!就是說你要拿鈔票出來布施,或者你要蓋個廟子,那個是發心,發佈施的心。但是真正的佛學、佛法、佛教,叫你發心是發「了生死」的心,這個才叫發心。這個發心,就是佛經上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求無上正等正覺,大徹大悟,了生死的心。 為什麼世界上有個佛,大家知道嗎?從印度開始,到二十八代達摩尊者來中國以後,直到現在,以禪宗的傳統,歷代禪宗祖師告訴你一句話,「佛為一大事因緣出世」。佛本來不需要來的,就為了一件大事情來,什麼大事?生死問題。人怎麼生來,怎麼會死掉?既然人生來又會死掉,何必生來呢? 所以當年在杭州,我還年輕,十幾歲,到基督教堂聽神父講,上帝創造了人。下課後,我說,你亂講,上帝照自己的樣子創造了人,上帝很胡鬧的,既然造出來又何必死掉,不是多餘嗎?你說照他的樣子,他的樣子就很不好看。造人也不會造,你看前面這一面,眼睛看見、耳朵聽見,都在前面,後面什麼都不知道。把人造成這樣,完全造錯了的,鼻子放在這裏,完全不對,鼻子倒轉來長,我們鉛筆一放就放進去了,牙刷有時候就放這裏了,嘴巴長這裏錯了,長頭頂這裏嘛,吃飯一倒就可以了。眼睛嘛,前面長一隻,後面長一隻,也不會出車禍。耳朵,上面長一隻,下面長一隻,地下也聽得見。他亂造,還沒有我造得好呢!我們當年研究基督教的時候,我說,你們那個是亂扯,不聽不聽。 那佛為什麼出世?佛為一大事因緣出世,生死問題。為什麼我們人會生來,為什麼一天天會過去,會老會死去?這個宇宙萬有,這個世界形成了,將來有沒有世界?會不會毀滅?都是生死問題。佛是為這個事情來的。 佛為什麼來?禪宗講,佛為一大事因緣出世,就是告訴我們生死問題,整個的佛法為了了生死問題。所以我常常講,現在外國科學開始研究生命問題,生命來源。你曉得現在的人為什麼到太空上去?那是為了追尋那個生死根本是什麼東西來的。人類幾千年都在追求這個,所以才有不同宗教,也有哲學、有科學;佛教裏頭則有禪宗、密宗,各種宗,八萬四千法門,大家都是修啊修啊,不知道修個什麼!為什麼出家要修行,自己也搞不清楚。出家不是玩的,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問題,都是為了如何了生死。生命是怎麼來的?怎麼去的?參話頭叫你參的也是這個。現在人叫你亂參,參個「念佛是誰」,在過去這個是最差等的話頭,所以不參這個。這是宋、明以後的事,因為淨土宗流行,才參這個話頭。 過去叫你參的話頭是「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爸爸媽媽沒有生我以前,我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哪裏來的?是參這個。所謂話頭,就是問題。現在都參這個「念佛是誰」?這個話頭現在最不能用了。像我年輕時候一提這個話頭,我就笑,這還要參?你問我「念佛是誰」?我說「是我」,我在念佛;「誰是我呢?」哎,我說那是問題了。那我現在講話,誰在講話啊?我怎麼會講話?你怎麼會聽話?你是誰?是腦袋聽話?還是身體聽話?還是另外一個東西聽話?所以說「念佛是誰」,念佛是我啊!你如果問我講話是誰,講話是我啊。我不參這些的,起不了疑情,不會使我覺得是個問題嘛。所謂疑情,是提出懷疑,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譬如雲門祖師,人家問他什麼是佛?「干狗屎」。那你懷疑,那麼偉大的佛,他叫「干狗屎」,這是什麼意思啊?這也是問題,所以叫參話頭,參話頭三個字是研究問題。 佛為一件大事因緣出世,告訴你如何了生死,生死怎麼來的。我們今天剃了光頭,離開父母家庭出家,不是出來玩的,目標要搞清楚,是跟佛去學,不是研究學問哦,所以我常常叫你們參什麼話頭啊!我說你們最好參佛,他現成的太子不做,現成的皇帝不干,現成的老婆那麼漂亮的兩三個,還有很多宮女不要,現成的功名富貴,都不要,為什麼跑去出家?也沒有人家打他的國家,什麼也沒有,他為什麼走? 我說,那樣才叫學佛。你們年輕人學佛,「我說你貴姓啊?你爸爸幹什麼?」「我爸爸做皮鞋的。」那釋迦牟尼佛爸爸不是做鞋子的,他是做皇帝的,他連現成帝王都不做,跑出去出家。我說你們學佛,等於許多讀書人告訴我,「老師,我要替你做事。」我說「多少待遇?」「哎,老師,替你做事還要錢嗎?」我說我最討厭這個話,讀書人口口聲聲不要錢,不要名不要利,我說我想求名求利,求不到哎!只好說不要。怎麼不要名不要利呀?求不到,假充清高。 釋迦牟尼佛什麼都現成的,為什麼出去出家了?這是話頭。你們都是佛學院出來的,有沒有研究過他?怎麼不參這個話頭? 你看佛經把釋迦牟尼佛描寫得好笨喔!哎喲,今天出了東門,看到老頭子,就問旁邊的,這是什麼?這是老先生、老太太。「怎麼那麼可憐?」「哎呀,太子,你不知道,人活着慢慢就會變成這樣老。」他看了很難過回來了,第一天懂得老。第二天又出西門,看到抬死人,「唉,這是什麼?」「人死了,死了就抬出去埋了。」唉呀,很可憐,又回來。好笨哪!他會那麼笨嗎?四天出了四門,才知道了生老病死苦,真是把他寫得笨透了。「生老病死」是人生四個階段,一定會老會死,人能不能逃過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是誰也逃不了的,但是怎麼生怎麼死?這是大問題,所以他是為了這個去出家。此是一。 其次,他為什麼太子不做,現成皇帝不干要出家?他看到世界上就算做一個了不起的皇帝,把國家整治太平,但是不到二十年還是亂,想幾十年天下社會不亂,永遠做不到的。其實啊!一年都做不到,人類社會吃飽了就鬧事;所以認為做皇帝用政治不能解決問題,那是人性的問題。他出家就是要去找這個答案,他看透了生老病死,自己曉得,就是做了皇帝這個世界他也平不了。那麼總有一個方法,使世界永遠安定,人生永遠平和,因此,他要去找這個,他捨棄太子權位,出家了。 出了家以後,還要十二年修行,為什麼不修十三年呢?又不修九年呢?印度當時不是佛教,出家不是他創的啊!印度幾千年的文化從古代到現在還是一樣,出家修行的人多得很喲。所有印度各種各樣學派,婆羅門教、瑜珈學派等等,到印度觀光是看不到的,要深入山里,會看到很多人在那裏修的。我可以拿照片給你們看,有些人打起坐來,一隻手一舉十年二十年,就那麼舉着,那個手看到已經不是手了,像一棵樹一樣,有些人是蹺一隻腳。 最近尼泊爾釋迦牟尼佛家鄉,有個年輕人十六歲跑到森林裏頭坐了六個月了,現在政府都把旁邊圍起來,不准人進去打攪他,又怕他餓死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當時出家,他要找一個方法修,他最初修無想定三年。大家都想打起坐來入定,以為什麼都不知道才叫入定,如果仍然清楚知道就不叫做入定,這根本是錯的啊!以佛的智慧、聰明,修了三年才練習到無想定,把思想整個關閉了,一點都不想,之後,經典上怎麼講?四個字:「知非即舍」。他知道錯了!這不是道!這個用人力可以做到,硬把自己腦子聰明變成大笨蛋。 但是你修修看,修到真的心裏永遠什麼都不想,不想的都不想,能夠做到這樣嗎?現在學佛的人第一個錯誤,一上座都想去除妄想,以為妄想是錯。你就問問他,你是想學無想定嗎?就算學好了也是個外道,佛修到無想定,但他知非即舍,錯了,這不是道。所以說,打坐坐在那裏,能夠做到無想就是道嗎?妄念不起就是道嗎?有人說「老師啊,少林寺有個和尚打坐三個月不動。」我說北京很多廟子前面那個石獅子,坐在那裏幾千年也沒有動過,那也得道了嗎?所以說,無想不是道哦! 這個無想定還容易,他離開了這個師父阿羅邏,再找一個更高的師父優陀羅羅摩子,學「非想非非想定」,這個更難了。無想定既然不對,佛就另外修個法門,「非想」,不是妄想,「非非想」,並不是說沒有想,但不是不知道,也知道,還是有知性。這個難吧!你想想看,你們打坐修過什麼定? 非想非非想定,這也是外道的,他也學了,練了三年才成功,這就是最高的定了。結果又是四個字:「知非即舍」,這不是道,走了。印度這些有高深工夫的境界,他什麼都學了。尤其這兩派最高的他也修到了,知道這個不是道,不是菩提,也不是了生死的究竟,是用人的思想精力可以做到的。等於最高武功也是人練出來的,練得出來的就會有,不練就沒有,有生就有滅,這不是道。因為佛要求證的是不生不滅的,所以把不對的都舍掉。 因此一個人跑到雪山,個人修苦行六年,自己找方法。六年當中,在那裏修過氣功,廟子上《大藏經》戒律部分都有,你們也不看。他也修苦行辟穀,不吃糧食,最後一天吃一顆水果,都乾癟了,慢慢由二三十歲還不到的人,變成老頭了。他自己跟徒弟們講,當時在雪山練氣練呼吸,練得頭痛腦脹,頭腦好像要裂開一樣,他知道不對,所以放棄了,氣功也不練了,也不辟穀了。這樣前後十二年。然後下山再重新吃東西,恢復年輕體力,然後到恆河邊菩提樹下來打坐。像現在印度,還有個十六歲年輕人學他那樣,在森林裏六個月了,還有錄影出來。 佛為什麼經過十二年修持,然後在菩提樹下成道,講出來那麼多法?這都是問題。佛有十個名號,第四個是什麼?「善逝」,他還是走了。咦,他為了了生老病死而修行,但他照樣的生老病死!這是什麼道理啊?他也沒有跳過這個過程,也有生,也有老,也有生病,也有死亡。所謂不生不死,不生不滅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學佛要從這裏開始!這就是話頭,疑情,從這裏慢慢去追尋。然後你們研究禪宗經典,光看達摩的理入行入不夠,還要參看其他佛經。 易之道 #南懷瑾 #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佛學 視頻列表: ✅‣‣ https://bit.ly/2EbyYUE 奇聞趣事 視頻列表: ✅‣‣ https://bit.ly/3kopJj8 命理 視頻列表: ✅‣‣ https://bit.ly/2FBPBcl 佛教歌曲 視頻列表: ✅‣‣ https://bit.ly/2RyM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