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如何改脾氣(皓德問答一01)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這是1988年郭經理初求道前幾年還是郭講師時 在發一皓德壇,回答道親問題的錄音。 孔子講的「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 你如果提出疑問 那麼你一定要把真正的答案找出來 找到你心安理得 找到你呢心裡很踏實了 那個時候呢你才能把它放下來 不然的話呢你等於說是製造問題 如果您覺得這樣子的答案聽的不太滿意 就可以提出來 您覺得還有什麼疑惑 我們一定要把問題啊解決的很徹底 好 第一個這個問題 就是怎麼樣子改脾氣 我們道場中時常講 改毛病去脾氣 改掉毛病脾氣 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修行課題 那麼事實上修道的人啊 最重要的就是懺悔 懺悔的內容呢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改掉自己的毛病和脾氣 毛病就是一些 壞習慣 脾氣呢就是 容易生氣 容易動怒 毛病和脾氣不太一樣 毛病就是一些壞的習慣 就是毛病 那麼脾氣呢 就是 脾氣壞容易生氣 這是脾氣 那麼毛病 多半都是由貪來的 那麼脾氣呢 多半是由嗔來的 所以說貪嗔癡嗎 那麼迷惑呢 多半是由癡來的 我們有毛病 有脾氣 有迷惑啊這三種 您所要問的是改脾氣 改脾氣 針對改脾氣 有人脾氣壞 脾氣壞呢一般來講啊 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呢 他天生脾氣壞 他也許生理的關係 火氣大啊 生理一不調適 脾氣就出來了 這是第一種原因 他就是生理的問題 會影響你脾氣啊 比方說你肝火特別旺盛啊 心火特別旺盛啊 腎火特別旺盛啊 但是都有可能 這是生理的問題 那麼生理的問題呢有時候身體調養好了也許就好了啊 有時候我們腳上長一個瘡 特別容易不舒服 這裡不舒服 那裡不舒服 脾氣也會受到影響 人也怪怪的 這個瘡好了以後就好了 這是第一個從生理上面來講 第二個呢 就這個人不滿現狀 不滿現狀也容易脾氣壞 不滿現狀 就是說我對於生活的一切很不滿 沒辦法滿足 我看什麼都不順眼 這種人呢 脾氣就比較容易大 那麼我們就要調伏自己 不要不滿現狀啊 先要找出我為什麼會發脾氣的原因 那麼第三種發脾氣的原因呢就是 理直氣壯 就說覺得自己理直 理直氣就壯 我什麼都覺得 我做什麼都對 怎麼別人呢就跟我不合 怎麼 怎麼會這個樣子呢 理直氣壯 理一直氣就壯 然後 理直氣要和 理直如果氣壯的話 那就不是理直 那理一定沒直 一個人理真的搞通了 他氣很和 所以有的人說我有道理 我有理由生氣啊 啊我看到道場中種種的現象 怎麼這樣子呢 氣就出來了 那麼看到道場有種種不好的現象 應該不是生氣 應該是關心 應該是關心 如果你生出來是一個關心 很關心他 或者看到有人生氣 這個就是說理直氣壯啊 那麼第第四個嫉惡如仇 這種人脾氣會壞 嫉惡如仇啊 看到人家做錯事啦 說錯話啦 或者這個人呢 總之就是言行舉止看了都不順眼啊 討厭 壞 看到壞人 看到人家天生的壞 或者說他做錯事啦什麼 的都會嫉惡如仇 這種人脾氣會壞 這脾氣壞的原因很多 要先把自己為什麼脾氣壞的原因 找出來 找出來以後呢 就要提醒自己 這就是 實心懺悔了 什麼叫實心懺悔 就是說 你不能光懺悔說 我脾氣壞我要改 你要找出來自己原因在哪裡 我脾氣壞的原因在哪裡 原因找出來以後呢 再去對治它 再去對治它當你找出這個原因來 比方說我是因為嫉惡如仇 我討厭壞人 我好像討厭仇人一樣 討厭人家這個討厭那個的 可以知道哦 自己有個嫉惡如仇的毛病 然後就要檢討自己不能嫉惡如仇啊 眾生呢我們要可憐他犯錯 所謂哀矜勿喜 他錯了 那是因為他不明 他愚癡 他也很可憐 我們要有一種同情他的那種心理 因為我們從小呢 我們所受的環境啊教育啊等等呢 尤其在這個時代 都是崇拜金錢 崇拜勢力啦 追求金錢 人難免墮落 難免會壞 這個樣子 調整自己的心情等等的 總之就是這樣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情 那麼有一個辦法 可以幫助你改脾氣 那就是懺悔 就是覺得自己面對自己的脾氣壞 一直沒辦法對治 這時候怎麼辦呢 就是在佛堂裡面啊 求老母慈悲 就是加靈 仙佛加靈 幫助自己改脾氣 不要老是想靠自己 修道的人要 無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不能說 我做的事我承擔 那就有我相啊 我做的事我承擔那是搞政治 搞政治這種態度也是錯誤的啊 為什麼呢 搞政治應該集結眾人的力量 所以說我做的事我承擔 這句話聽起來很有英雄氣概 但事實上那是錯誤的 修道人呢一定要 請仙佛慈悲加靈 後學看那個師母的語錄 師母就講 祂說我們不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辦事啊 要靠仙佛來加靈 祂說我自己呢做一切事情都是靠 仙佛來助肩的 老母來加靈的 師母尚且如此 何況是我們啊 要請老母大慈大悲 仙佛加靈啊 幫助我改掉這個毛病 改掉這個脾氣 這是很好的對治的辦法 還有改毛病 或者改脾氣都 不能急 越急越改不掉 我們會有這樣一個脾氣呢 那都是生生世世啊 累積下來的習氣 也就是說一個人你生病如果生了三年 你說一下就能夠病好嗎 碰到再好的醫生也要慢慢的調治 最好的醫生起碼三年的病 他要花三個月時間慢慢給你調治 才可以恢復 何況我們這是千萬年的大病啊 你有一個壞毛病壞脾氣 那都是幾千萬年慢慢累積下來的 你說一下子要改掉很困難 不要急 因為你急的要改 很容易自暴自棄 哎呀我怎麼又發脾氣了 就覺得自己很頹喪 哎我這個是沒辦法的 註定的了 這輩子不可能改的 不是這樣子 我們知道自己的過錯以後 時常提醒自己 就會慢慢的改慢慢的改 改脾氣後學經驗很豐富 因為後學本身脾氣壞得不得了 現在慢慢慢慢也就改下來了 也不是刻意去壓制它 有時要生氣 已經生氣了 已經氣經出來了 你勉強壓啊 反而更氣啊 這個是有經驗的 勉強壓更氣 等到下次再爆發 終於壓不住就爆發 那真是洪水猛獸啊啊 凶得很所以就要用疏導的方式 不能用壓制的方式 最好讓他脾氣不要出來 不要出來 已經發了脾氣呢 就是說不要傷人 你可以發脾氣 但是你可以用撕報紙啊 摔東西啊這都可以 不要悶悶在心底 悶就會悶出問題出來 寧可讓他發出來 然後呢 時常記住自己有毛病啊有脾氣 脾氣壞 找出為什麼會脾氣壞 剛才會有講這些原因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呢 大致上講講一些原因出來 好對這個問題 有沒有什麼覺得不盡圓滿的地方 可以繼續提出來 就說他性子就是急 急的要改啊 那急的要改 就要知道自己錯 我這麼急是不對的 那這也是一種毛病 這個急就不是脾氣 這叫毛病 那你要改脾氣 順便發現自己有毛病 你連毛病一起改 那剛好一舉兩得哈哈 急性子 改法還是那個樣子 第一個自己來講的話 發現自己急性子 為什麼會急性子 先找出來 這個參禪 不要認為這是小事 一般人都以為我讀很多經典 懂得很多道理 這是重要的 這是小事 不是 真正要解脫自在逍遙 唯獨有從這條路下去 誌公禪師他講的 “自見昔時罪過” 自己見到自己昔時的 過去的罪過 “除卻五欲瘡疣”才可以除掉五欲的瘡疣 因為我們人呢 就是因為有毛病脾氣 身上好像長個瘡長了瘤一樣 你如果沒有除掉的話呢 永遠都不能解脫自在 所以他說 除卻五欲瘡疣 然後 解脫自在逍遙 隨方賤賣風流 你能夠解脫自在逍遙 你才可以隨方隨緣 去渡化眾生 怎麼樣 賤賣風流 你看300塊500塊就求一個道走了 不是賤賣 等於賤賣大道 對不對啊 這時候你才可以隨方這個度化眾生啊 這個很重要 繼續問 哎 嗯 對 如果是因為生理的關係 就說人會有生病等等呢 是因為心沒調好 身體才不好啊 就是因為心沒調好 身體才不好 但是身體有病了 你要急著去調心 你要急著去調心呢 就是你到時候還沒調好 已經病死了 對不對啊 比方說你長一個大瘡 你看病吃藥可能幾天就好了 但是你先 我先把心調好不管它 最後爛一個大洞 連心臟都爛掉了你調什麼心 肉身都爛掉了 那不行 所以說什麼事情 不能過於不及 調心也要 調身也要 所以孔子講說 中庸不行也 我知之矣 他說中庸之道之所以失傳呢 這個我知道這個道理 為什麼呢 賢者過之 不肖者不及也 賢能的人呢 他過分了 他過分了 比方說我們說 聖人要調心不調身 他就光調心不調身了啊 這就是賢者就太過了 那麼凡夫呢 又不及了 他管你 身體一病就哀哀叫 他也不檢討自己是不是心壞了 他光覺得怨天尤人 什麼都罵進去了 對啊懷疑是誰詛咒 下了什麼毒咒啊妖術 害他身上爛了個大瘡啊 這就是一般的凡夫 這過於不及都不對 一方面我們要看病 如果是身體不調適呢 長期的因為身體不調適 而造成心理的那種暴躁 那麼先把身體調好 身體調好 然後再呢 找到 心理有什麼毛病 在調適 那麼要調心呢 用三寶來調心最好 用三寶來調心最好 三寶調心呢 最好的最方便的法門就是叩首 有機會就叩首 這個很好 叩首呢就是讓你的生命進入一種太極的運轉 我們人為什麼會發脾氣 為什麼心亂七八糟 因為在八卦之中打轉 一生氣這個火卦啊 你心裡飄浮不定這個風卦 啊你心裡哀傷 那是水卦 晴時多雲偶陣雨 那是天卦 所以你這個心就是在八卦裡面轉來轉去 很複雜 你叩首就可以把自己的心收回太極 從八卦收回太極 從太極呢再透過 無影山前對合同 回到無極 這時呢 身心清淨 時常下功 當然要信心十足 叩首要有誠心 這就誠心抱守 的功夫就在這裡啊 我們說得到以後怎麼辦 要誠心抱守 要有誠心 不能貪心 不能想 我這個叩 叩完以後 起來以後 就身心清淨啦 脾氣毛病都沒有啦 什麼病都好啦 這叫貪心叩首 這沒有用 你貪求速效 要 明其道不計其功 正其義不謀其利 這樣 董仲舒講的 我們知道叩首是誠心抱守 我們誠心的去做就好了 不要想說能給我什麼好處 怎樣怎樣的 你心裡一動到這裡 心就不誠了 讓人難免會想啊 但是少想 心裡一想到那裡趕快收回來啊 1再34567891趕快收回來 覺得有什麼地方還有疑惑 下次你再問 怎麼樣改脾氣沒有關係啊 下次再問也沒關係 也許你改脾氣照這個方法 覺得還是有問題啊 可以再問 有問題一定要徹底解決 啊不要波及別人 那就要忍 忍辱 忍辱有三種 那就要忍受 忍 忍有三種 一種就是 強忍 強忍總比傷人好 因為 你如果是在傷人的情況之下啊 最好是能夠強忍 忍住以後怎麼辦 跑掉啊 離開 你可以離開 離開就大叫沒關係啊 你不要去傷到人就好 你摔杯子啦 弄什麼 但是不要傷害到人 就是就是在傷為什麼不要傷人呢 因為傷人會造成惡性循環 你發脾氣傷人 這個人受到你傷害 他還要發脾氣發回來 越發越凶越發越凶 那麼你你波及他他也要波及別人 大吃小 小吃更小 就是這個樣 後覺在當兵的時候這樣嗎 營長跟連長發脾氣 連長回來跟排長發脾氣啊 排長再下來跟班長啊 後學就是班長 班長再找小兵的麻煩 是不是小兵還有老兵要找新兵的麻煩 哈哈哈花樣就多了 新兵裡面還有的比較強壯比較瘦弱的 那那又是大吃小的啊 所以說發脾氣 你如果對人發的話 會波及 波及無辜啊 所以說這個孔子說顏淵 他不遷怒 你看看 有人問孔子說 誰是好學的人 他說你門下有哪些人是好學的 他說顏淵 可惜不幸啊 短命死了 他說 他不遷怒 不二過 注意啊 說他好學 人家問誰好學 他竟然說顏淵 而且他不是說這個顏淵飽讀經書 或者說 學而時習之 不亦悅乎 他不這樣說 他說 他不遷怒不二過 他犯的過失呢 下次不會犯 為什麼他 改毛病改的很徹底 很快 不過我們不能學他 他根基好 我們只要肯改就好了 知過能改就好了啊 後學改毛病都花很長的時間來改 因為根基太壞啊 就是這個嘴會講而已哈 事實上 面對毛病脾氣啊 那真麻煩 他不遷怒 就算已經發了脾氣的不遷怒 已經發怒了 不遷怒 不把怒氣發到人家身上 遷怒會造成 一個遷一個 一個遷一個啊 這個很重要 好 還還有問題嗎 關於脾氣 脾氣就 沒有問題的話 後學要回答第2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