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破除制度障礙,深化行政改革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議程前發言 破除制度障礙,深化行政改革 施家倫 2017年10月27日 回歸十七年來,政府無停止過公共行政改革,特別是近年來,政府撤銷、合併、重組多個部門,但是市民依然感受不到政府施政效能的提升,跨部門合作效率低、行政程序漫長等問題仍然非常嚴重。 例如,申請一張飲食牌照,牽涉到工務局、消防局、民署等多個部門,雖然政府表示是一站式服務,但是文件都是由各有各批,交齊文件,無出錯的情況下完成整個程序最少都要半年。有時遇到部門意見不一致,譬如食安中心說你不能在廚房設洗手間;而發牌部門又說你不能改圖則,小市民被不同的政府部門“點來點去”,拆也不是,不拆也不是。 我亦曾經多次建議政府重新梳理政府權責分工,建立權力清單,避免“一事多管”,加大權力下放,減少不必要程序,由前線專業人員直接把關,打造聯合辦公與審批機制。亦建議政府加快建設智慧政務,推進公共服務的網上受理及審批進度查詢等工作。但是多年來,政府並未對就上述意見作系統性梳理,導致改革流於表面,這種“斬腳趾避沙蟲”的做法,令到跨部門審批、行政程序漫長等根本性問題未見改善。 國家主席習近平說過,改革是一場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槍幹是不行的。如果沒有破除利益阻礙和體制障碍的勇氣,所謂改革只會走形式、走過場。澳門的公共行政改革,要有所突破,還需要有更大的決心、擔當和力度。 就目前的公共行政改革,特別是對於市民不滿意的程序繁瑣、批覆緩慢問題,我再次建議政府: 一、全面梳理“一事多管”的現象,優化部門間的職能分配,建立權責匹配、分工清晰的權力清單; 二、修改不合時宜的«行政程序法典»和部門內部指引,加大權力下放力度,裁減不必要的程序,加大前線工作人員的權限,以“送服務上門”、“上門解決問題”的標準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三、將公共行政服務水平及改革成效納入部門評核範圍,大力提拔勇於改革的政府官員和部門主管,設立固定比率淘汰評鑒不合格官員,建立“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官員選拔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