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2018.5.12 金石堂書店城中店的最後一瞥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2018年5月12日,我站在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與衡陽路口,拍了這段影片,在金石堂書店城中店歇業前,紀錄下它最後的身影。 上個(4)月23日,金石堂書店在臉書公告其位於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19號(衡陽路口)的城中店因為租約到期且房東不續租,即將於今(2018)年6月底熄燈(6月24日為最後營業日),結束其34年的歷史(1984年5月12日開幕,之後曾在2013年斥資兩千萬元進行改裝,並於同年9月4日重新開幕)。 金石堂書店城中店所在的這棟拱門洋樓建於1910年初期,最早在日治時期大正年間(1912-1926)是一家名為「西洋御料理」的西餐廳,建築形式係屬臺灣總督府的土木課技師野村一郎等人所倡導的「臺北改築計畫」裡之一環,其建築風格類似當時坐落在西門町東南隅的西門市場八角樓(今西門紅樓,竣工於1908年),皆為紅磚構築之洋樓。 位於當時臺北最繁華的榮町通(今衡陽路)和本町通(今重慶南路一段)交叉口上的這棟歐風樣式建物,其外觀設計極盡表現之能事,立有美麗的弧形山牆,一樓闢有拱門亭仔腳。可惜的是,其弧形山牆早已面目全非,外表也被塗成了一片蒼白,往日的紅磚風采已不復見。 在西餐廳結束營業之後,日人西尾靜夫在這裡開了一家名為「西尾商店」的照相器材店。 西尾靜夫原本是隔壁不遠處「資生堂藥舖」(位於今重慶南路一段141號)的員工,當時的資生堂並不是賣化粧品的,雖名為藥鋪,事實上連照相器材也都有賣,於是西尾靜夫決定辭職並在附近自立門戶。 西尾靜夫標榜自己的店是一間專業的「照相機病院」,凡是「生病」的照相機,保證「入院隨時,退院迅速」,其專業的服務品質讓「西尾商店」成為當時臺北著名的照相器材店。 1957年,名攝影家張才(1916-1994)在這棟洋樓開設「福德照相材料行」,張才曾於1957至1959年擔任臺北市照相器材公會的理事長。 1984年5月12日,金石文化廣場(金石堂書店之前身)在這裡開了第一家分店,名為城中店。(金石堂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2年11月17日,並在臺北市汀州路成立第一家複合式書店「金石文化廣場」,於1983年1月20日開幕。) 最後要特別提到一點,這棟拱門洋樓的歷史雖已超過百年,但目前並不具任何文資身分,因此未來仍有遭到拆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