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歷史丨《法國通史(上)》:法蘭西這個“戰鬥民族”,是怎麼變得浪漫文藝的?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法蘭西這個“戰鬥民族”,是怎麼變得浪漫文藝的? 精華筆記 本書作者是中國法國史研究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呂一民。他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勾勒出法國和法蘭西民族獨特的發展歷程。 我將分成八個部分,用上下兩集來講述。上集聚焦古代法國,重點講述羅馬征服和羅馬化、法國走向統一、絕對君主制的確立和鼎盛,以及啓蒙運動的興起。下集則聚焦近現代法國,講述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和結束、政局動盪、兩次世界大戰時期和戰後的恢復與發展。 第一個部分,羅馬征服和羅馬化 公元前58年,羅馬名將愷撒翻越阿爾卑斯山遠征高盧。他用八年時間,征服這片土地,將它納入高盧行省。這個行省,囊括了西歐大部分地區。 公元前27年,屋大維成爲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他將高盧分成四個省,其中三個由屋大維親自統治,範圍包括今天法國的西部、中部及瑞士一部分,統治中心設在今天法國東南部城市:里昂。 由此,高盧進入羅馬化時期。這給高盧留下了兩份遺產:城市文明和拉丁語。 但是從3世紀中葉開始,隨着羅馬帝國的衰落和蠻族入侵,高盧陷入了長達300多年的危機和混亂中。 公元293年,羅馬帝國被一分爲二,即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高盧歸屬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高盧被各支蠻族部落瓜分。 第二部分:走向統一 公元481年,一支日耳曼人分支——法蘭克人佔據高盧東北部,建立了法蘭克王國。經過對外擴張,法蘭克王國吞併了其他部落,幾乎統一全歐洲。不過,法蘭克王國後來陷入分裂,直到公元843年,被分成三份,即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 其中的西法蘭克王國,囊括了現代法國的基本疆域。 公元987年,法蘭克貴族推舉雨果·卡佩爲國王,改國名爲法蘭西王國,定都巴黎。 從卡佩開始,歷代法蘭西國王致力於制服各地的封建貴族。經過幾百年征戰,法蘭西的實質性統一即將實現。此時,在法國北部擁有領地的英格蘭國王,成爲法國統一道路上的絆腳石。雙方的矛盾愈演愈烈。 1337年,英法兩國正式開戰。這場戰爭持續了116年,史稱“英法百年戰爭”。 戰爭前半段,英軍連戰連勝,甚至俘虜了法王和一大批法國貴族。進入後半段,法蘭西民族意識被激發出來,法國人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徹底扭轉戰局。1453年10月,兩國簽訂合約,結束戰爭。之後,法王將剩下的封建勢力,如勃艮第、普羅旺斯等擺平。完成了國家統一。 第三部分,絕對君主制的確立和鼎盛 法國統一後中央權力大大加強,相應的,封建貴族被嚴重削弱,並淪爲國王的臣僕。君主專制由此確立。 1589年,波旁家族成員繼承法蘭西王位,史稱波旁王朝。在波旁王朝的兩位重要人物——紅衣主教黎塞留和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推動下,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法王完全掌握了行政權、司法權和軍權,成了擁有絕對權力的君主。 路易十四還積極對外擴張,擊敗西班牙、荷蘭、英國等,使法國成爲歐洲一等強國。 然而盛世背後潛伏着巨大危機。 路易十四越來越好大喜功,最終迫使歐洲其他國家力量聯起手來,反對法國,使法國由盛轉衰。 路易十四的繼任者路易十五,在位將近60年,仍然對外征戰不斷,結果接連慘敗,使法國淪爲二等國家。絕對君主制的缺點暴露無遺。知識分子對此進行了嚴肅的反思和猛烈的批判。 第四部分內容:啓蒙運動的興起 啓蒙運動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前期和後期。 前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鳩和伏爾泰。他們主張實行開明專制或君主立憲制,態度比較溫和。 後期,以狄德羅和盧梭爲代表的百科全書派,主張更加激進。尤其是盧梭,他針對君權神授理論,提出人民主權論,認爲統治者的權力並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來源於人民的轉讓和承認,目的是保障人民權利。這是統治者和人民之間的契約。一旦統治者實施暴政,他就違反契約,人民有權推翻他。 通過《社會契約論》等著作,盧梭的觀點廣爲傳播,人民主權論逐漸爲知識界所接受。這爲法國大革命做好了思想準備。 書 名:法國通史 作 者:呂一民 播 音:路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