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人間菩提】20180408 - 轉逆為順四攝法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轉逆為順四攝法 Practicing the Four Bodhisattva Virtues To Be In Line with Life’s Truth 回歸正道淨心念 轉逆為順四攝法 既自行持利眾生 布施持戒行正軌 「人間事,我們要修菩薩道不能離開人間事,而人間事是在人群中,而人群凡夫見解這麼的複雜,這無不都是日常生活有為法中你要如何用無為法,清淨真理,去面對這染污穢的。」 就如同人心的貪念,有一缺九,所以我們時常會感覺到不滿足,這也是我們凡夫的心態,而這個貪念就是叫做不應該有的道理,因為它是出自於心理,好比於人與人間的互動,若沒有達到我想所想要的,我就開始生氣,這都是叫做「有為法」。 而無為法同樣也是心理,不過是順道理,看透徹、認清楚,所以修行就是要回歸真如本性,將違背要收起來、排除掉。 老師:「你去拜訪親戚朋友的時候,你帶了什麼去?」 韓安軒:「竹筒。」 老師:「那你跟他們說什麼。」 韓安軒:「我們應該救苦難的人,我帶動他們去做好事。」 韓安軒的母親 黃欣怡:「有的人就會跟他講,我沒有錢,怎樣辦,這個小朋友就很棒,他說沒關係,你在心裡面祝福他們,然後你把愛心捐進竹筒裡,也是一樣的。」 「起一念善心、愛念去做善事,善事就是回歸回來,這叫做轉惡為善、轉逆為順。 對、錯就是需要很微細的信解、智慧,才有辦法分出了是對的、是不對的, 時間在過,沒有正確的信解,智慧沒有啟動,這樣只是在那裡坐著又是什麼?所以我們要了解,時間能夠讓我們充足應用,應用在道理是如何分析,今天開始一天的人間事是要如何去面對。這種現在是在「無為法」中,要來薰習。」 此外,在人事中,我們要如何去相處,才能夠不受到污染,那就需要透過法的薰習,才能面對滾滾紅塵中的「有為法」。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如何來待人接物,就要透過「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就叫做待人接物,在人與人之間,「布施」就是付出無所求,以「愛語」關懷、相互勉勵,而用心於工作可以利益他人,此即「利行」,當這三項都做到,自然能帶動人心,即是「同事度」。 就如同馬來西亞一位見習志工蔡洪財,昔日因為參與環保站惜福區的美化工程,而認識慈濟,他被志工的付出給感動了,進而加入見習培訓。以前的他一天要抽一到兩包菸,現在他不僅把菸戒了,還茹素,用這雙手做慈濟助人。 志工 吳海強:「我就問他 你一天抽幾包菸,他說一天要抽一包到兩包,我就想跟他講,不如你這樣,你一天少抽一支香菸,你就可以做好事 然後他就答應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現在就連香菸也戒了。」 志工 蔡洪財:「差不多有整年沒有抽(菸)了,又有茹素,之後我就加入慈濟,像有環保日的時候,我就來幫手,每一個月我都有來。」 受災居民 蔡明助 Chua Beng Chooi:「在我們遇難的時候,有這樣的人來關懷我們,關心我們,好像給我們一點的勇氣,怎樣去面對這些困難,所以我感到很感激你們慈濟。」 當地居民 尤清國 Yew Ching Kok:「帶著你們走是,因為我知道今天你們慈濟人來,因為這邊地方我熟悉,因為能夠幫人家,累也不要緊。」 「我們引導人,大家做。所以這都要適應在人群中。 因緣我們要很重視、要信解,因緣果報我們要信解。我們要深信一切時間累積,我們若有深解,自然我們接受這個法,我們就會修行;修行,我們就要警惕。 我們自己在修行的過程,布施、持戒,我們走上一條正確的軌道、方向,這我們要時時用感恩心,這成就我們能夠接近覺悟的道路。」 (0023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