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天塌了!又一家新能源汽車的老闆跑路了?經銷商維權,車主面臨藍牙鑰匙失效風險,哪吒汽車或「全面崩盤。40萬車主無處修車!這次到哪吒,下次是誰?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哪吒汽車慘烈崩塌: 燒光228億後,原CEO跑到英國,拿不到錢的經銷商天塌了。 經銷商負債纍纍,前CEO跑到國外,說在想辦法解決負債,卻始終不肯回國。這個劇情,如果再加一句台詞「下周回國」,那就是賈躍亭;如果沒有這句話,那就是哪吒汽車前CEO張勇。 2025年4月14日,一張浙江桐鄉工廠門口的照片刷爆朋友圈——數十名經銷商並排而立,高喊着「哪吒還錢」的口號。他們中有人血本無歸,在哪吒汽車總部打起了地鋪;有孕婦挺着孕肚,在哪吒汽車辦公室哭訴要錢;還有的經銷商為了買車貸款擔保,如今正被銀行追債,客戶也對他們提起了訴訟。 而就在同一時間,這家新勢力車企的前CEO張勇,卻被曝已身在英國。據多家媒體報道:哪吒汽車三年累計虧損超180億,2024年銷量同比暴跌40%,2025年1月國內零售量僅110輛,三大工廠停擺,還面臨供應商與經銷商集體維權、員工欠薪、車主售後無保障等問題。 這場荒誕劇的主角哪吒汽車,三年前還是年銷15.2萬輛的黑馬銷冠。僅僅數年光景,它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如今的艱難境地? 2019年的北京車展上,張勇指着展台上的哪吒U豪言:「我們要做電動車界的拼多多。」這句宣言精準概括了哪吒的崛起密碼——用7.99萬元起的哪吒V攻入網約車市場,靠B端訂單撐起銷量神話。2022年,當「蔚小理」還在為10萬輛交付掙扎時,哪吒以15.2萬輛登頂新勢力榜首,估值飆至250億元。 但低價換量的代價很快顯現。2023年,當比亞迪海鷗、五菱繽果以更低價格殺入市場時,哪吒V的市場份額被攔腰斬斷;試圖突圍高端的哪吒S和GT,卻因「20萬元買雜牌車」的消費者認知,月銷長期不足千台;更致命的是,當大眾、Stellantis等巨頭在中國尋找技術夥伴時,哪吒因三電技術缺乏競爭力,眼睜睜看着零跑、小鵬拿下百億級技術授權。 如果說戰略失誤是導火索,那張勇的網紅式翻車則加速了品牌崩塌。2023年,一段張勇蹺二郎腿怒懟網友「是舔狗」的視頻登上熱搜,評論區炸鍋:「CEO親自下場罵用戶,這車還能買?」緊接着,他被曝在內部會議上怒摔文件:「研發部三年搞不出智能駕駛,養你們有什麼用?」 到了2024年底,這場權力遊戲迎來高潮:張勇突然卸任CEO轉任顧問,創始人方運舟緊急接管。但據內部人士透露,張勇離職前半年已頻繁飛往英國,「說是考察海外市場,結果連簽證都辦好了」。諷刺的是,就在他離職當天,哪吒汽車官網掛出公告:「戰略調整,一切正常?」 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的財務狀況和運營壓力也不容忽視。2021年至2023年,合眾新能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87億元、130.5億元和135.55億元,但公司連年巨虧,虧損額逐年放大——同期虧損額分別為48.4億元、66.66億元和68.67億元,三年合計虧損額超180億元。 連年虧損導致合眾新能源財務壓力陡增:2022年末,公司賬上現金為67.57億元,短期借款餘額為39.26億元,尚能覆蓋;但到了2023年末,短期借款餘額達到43.17億元,而賬上現金卻下降至28.37億元,難以覆蓋短期借款金額。 崩塌的臨界點出現在2025年1月——當月銷量暴跌至110輛,三大工廠全面停擺。銀行賬戶只剩2000萬元流動資金,而某子公司賬戶餘額甚至不足500元。桐鄉工廠雜草叢生,南寧基地設備被債主拆走抵賬。曾經叫板特斯拉的黑馬,如今連官網維護費都捉襟見肘。 4月14日,張勇更新微信朋友圈稱:「感謝大家關心,看到網絡上一些傳聞......至今仍擔任哪吒汽車顧問,為公司四處奔波融資。」 張勇的職業生涯充滿戲劇性轉折:2018年空降合眾新能源時,他用哪吒這個IP重塑品牌,借《魔童降世》電影熱度狂攬年輕用戶。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他2023年直播時蹺着二郎腿嘲諷「網友買不起別酸」時,親手葬送了品牌好感度。 更微妙的是,其離職前火速辦理英國簽證的細節,與賈躍亭2017年赴美融資的敘事如出一轍。不同的是,「賈會計」還能靠FF續寫故事,而哪吒的泰國百億泰銖授信被經銷商痛斥為「國外畫餅,國內斷糧」。 這場高管動盪中,最荒誕的莫過於責任界定:儘管張勇仍掛名顧問,但法律上已無實權。這種高管權責不對等的困境,正是新勢力造車的通病——當職業經理人用資本遊戲堆高估值後,卻能通過戰略調整全身而退,而債務、訴訟、破碎的經銷商網絡都成了留給接盤者的「遺產」。 儘管張勇強調「仍是公司顧問」,但據工商信息顯示,他仍是合眾新能源的總經理。有律師分析:如果他在明知公司資不抵債時仍轉移資產或虛假融資,可能涉嫌刑事責任。不過現在,這位前CEO最緊迫的問題,或許是當媒體追問「何時回國」時,他該如何優雅地翻譯「下周回國」? 經銷商代表提出了三點訴求: 一是賠償2024年9月至今的運營損失,並預支2025年5月到7月的經營成本; 二是所有打款未發車、拖欠的返利和補貼,必須在5月11日前一次性返還; 三是儘快恢復售後服務體系,「別讓四十多萬哪吒車主被徹底拋棄」。 「我們並不是想讓哪吒倒下,只是希望方運舟董事長能正面做出回應,給他們一個交代。」全國300多家哪吒經銷商中的二十餘家代表表示,「過去大半年,這些授權經銷商一直堅守着沒有選擇放棄——我們沒有裁員,員工的社保也沒有斷繳,店面一直正常運營,稅款也照常繳納,員工工資更是分文不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是因為我們相信哪吒廠家會兌現承諾。然而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廠家卻從未正面回應過我們哪怕一次消息,我們只能靠傳言來了解情況。」 經銷商代表還表示,最讓他們痛心的是:「很多門店按照廠家的要求打全款幾百上千萬,但車一輛都沒有發出。」有經銷商為了買車貸款擔保,如今正被銀行追債,客戶也對他們提起了訴訟。 據多方信源了解,這場維權事件其實醞釀已久。自2023年下半年起,哪吒汽車就接連陷入停產、斷供、裁員、欠薪等連環危機。但經銷商依然咬牙堅持——不裁員、不斷社保、不拖欠工資,甚至不惜自掏腰包維持店面運營。他們始終堅信哪吒會兌現承諾,然而半年多的等待換來的只有廠家的沉默。「廠家以戰略調整為由,既不發車也不退款。」 當造車夢碎時,誰來為此買單?張勇的朋友圈至今仍在更新融資進展,但經銷商已學會苦笑:「我們等的不是錢,而是一個道歉。」 當行業討論「新勢力還剩幾家」時,那些破碎的家庭、荒廢的廠房、鎖死的車機系統都在提醒我們:每一個轟然倒塌的估值神話背後,都是無數普通人被碾碎的人生。 或許真正該拷問的,不是張勇是否成為「賈躍亭第二」,而是整個行業何時能走出「融資-燒錢-爆雷」的死循環。畢竟當資本盛宴散場時,收拾殘局的永遠不會是穿西裝的操盤手,而是那些被碾碎的經銷商、供應商,以及車庫裡永遠等不到配件的老款哪吒V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