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孩子的書屋25週年紀念短片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孩子的書屋於1999年由已故創辦人陳俊朗先生(陳爸)成立。於2024年會,適逢書屋成立25年,特地剪輯一支短片與民眾分享書屋的精神與文化、過去與未來。透過剪輯不同時期的活動影像畫面,並且訪談現任書屋董事長暨執行長陳彥翰(陳爸的長子),以及兩位在書屋陪伴孩童與社區長達十數年的資深夥伴,秋蓉與潘叔,我們要將堅持25年的事,讓更多人看見,一起繼續做下去。 -附錄- 2024年會記者會新聞稿 2024 孩子的書屋廿五週年年會 行有所愛|你陪陪我,我陪陪你 日前由臺灣世界展望會獨家公佈的最新調查《2023-2024台灣經濟弱勢兒少需求速寫》提出,即使國內通膨較去年緩減,但有生存急迫危機的兒少人數卻不減反增。調查顯示,經濟弱勢兒少所面臨的困境包括:得不到政府補助的隱性弱勢、被迫提早長大照顧家庭的小大人、居住環境脆弱而無基本生活尊嚴、體重過輕或肥胖,家庭經濟來源不穩而無以應付生活、教育與醫療的基本需求等。 25年來,長期深耕臺東大知本地區的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孩子的書屋)深深體會這些不減反增的困境,並仍持續不懈地陪伴累積三千位孩子們與社區共同面對,一起對抗不被看好的壓力。如同此次國際賽事Team Taiwan職棒英雄們創造的奇蹟,是從旁人唱衰與嘲諷的險境、自我退縮的泥濘裡掙扎而出,孩子的書屋25年來以堅實的信念,未曾放棄地陪伴著無數需要被支持的孩童、家庭及社區,要相信自己值得、一定做得到!於是,2018年,由書屋黑孩子工班自學建造的「青林書屋」榮獲「臺灣建築獎」的國家級建築專業獎項的肯定;2023年,由書屋大孩子們及工作夥伴取材於生命經驗所作詞、譜曲、自學錄音,剪輯而成的《第五道浪》合輯,於各大音樂串流平台上架,並於同年自力舉辦兩場千人售票音樂會,邀請知名藝人:萬芳、Matzka、保卜等人合演。書屋的孩子小雨(化名):「Matzka是我的偶像,小時候想過如果能見到他,一起唱歌該有多好?沒想到,這個像天方夜譚的遙遠夢想,竟然在我高中的時候,真的實現了!」 孩子的書屋於1999年由已故創辦人陳俊朗先生(陳爸)成立,始終以孩子為服務的核心,早期免費提供基本的營養餐食、課業輔導,安排建立孩子自信與成就感的運動、音樂等多元教育;25年的陪伴過程,書屋看見孩子們所真正面對的,不只是學業差或缺錢吃飯,被迫提早輟學養家的小大人、有暴力習慣或生活價值觀偏差,更多複雜難解的困境,其實來自於家庭與社區的結構性問題。 「陪伴,是不計代價的愛」,書屋做不到贊助型基金會以豐沃的資金來填補弱勢孩子們的家庭經濟缺口,但陳爸與這群書屋「陪伴者」25年來的堅持,要讓孩子擁有最好的陪伴:有一群足夠安心的大人讓心裡話能被聽見,真正地相信自己值得,值得跟其他孩子一樣對未來擁有選擇,值得一個有尊嚴的生活與學習環境。 孩子的書屋於11/28(四)下午舉辦記者會活動,邀請嘉賓家樂福文教基金會蘇小真執行長到場共襄盛舉。席間,蘇小真執行長分享家樂福長期支持孩子的書屋的感動。「感謝大家,恭喜大家,25週年快樂!我非常開心,家樂福對於孩子的書屋有深厚的感情。我在孩子的書屋身上,看到陳爸、看到彥翰,竟然還看到他的小孩出生。這是愛的傳承,這件事情在書屋身障露無遺。家樂福支持書屋將近十年,我們的零錢捐2417『愛是一起』,是什麼讓我們無畏懼所謂困難、阻礙,相信只有愛,因為當你把他當家人,真的願意為對方付出,你才有可能持續這麼久。很開心,不是只有一個人的英雄,書屋現在有很多年輕的英雄,一起在照顧這個很大的家。家樂福希望書屋留的一盞燈不只是在台東,未來透過非常多人跟書屋接觸,我們一起點燈,希望台灣這個夾夠更好,守護家從愛開始,家樂福很願意成為大家很重要的家人。」 陳彥翰執行長則代表書屋與在場分享,「大家把力量送到台東,讓書屋能夠繼續做,而我們把陽光帶到台北來,讓大家取取暖。舉辦年會,要把我們這條25年的陪伴路,愛的力量帶上來給大家,希望更多人支持,讓很多好事發生。」 「如果沒有你們(書屋),我應該就騎車衝下山(去尋死)了」,一位由書屋長期陪伴的家長,在孩子發生幾近讓她崩潰的事件順利被協助解決後,有感而發地這麼說。 阿豪(化名)國小來到書屋,挑戰單車及獨木舟環島,在多元教育-表達課程學習獨立思考、整理感受並創作歌曲,「我要讓父母的生活就停留在他們那裡,只有我可以改變我的未來」。他努力考取警職,順利到台北展開屬於他的人生。阿豪分享,如果沒有書屋,也許終點會一樣,但過程中有人願意好好地陪伴、讓他知道自己可以不一樣,那比有錢能夠付學費更來得讓他感動。 25年,書屋持續累積許多「如果沒有」的故事,透過四大服務:就學、就業、就醫與就養,紮實地建立起一個在地支持系統,避免許多不幸憾事,讓社會不致付出高額的代價。 因家道中落而迫切想到外地賺大錢的大孩子,「想到秋老師的臉,想到他會因為我做不好的事(販毒)而難過,就算了。」一位臥床的中度精神障礙長者,辛苦煎熬而無法喘息的過程,曾讓照顧者兩次動了殺機,幽暗險微的內心掙扎,書屋的陪伴者一次次地嘗試貼近,看見卻不張揚,願意用專業、經驗與漫長的耐心等待,給予內在的支持,這是書屋相信的陪伴的力量。 「我很不喜歡都市的一種價值觀,競爭,什麼都要比;我們要帶的孩子是一起合作,向事情競爭。......不需要管別人說你做得好或不好,問問你自己,做得好就給自己鼓鼓掌,做得不好要繼續加油。」25年,陳爸與夥伴陪伴一群群大孩子從做中學,培養讀書不該是比成績,而是要學做人處事通達的道理。謹記陳爸的精神,書屋堅持把對的事做好,不與他人比較。十五年長期發展計劃,說到做到;陳爸離世五年,提供的陪伴更加穩定、服務更加專業、更完整而有系統。至今,孩子的書屋累計陪伴超過3千人;25年不間斷地免費供餐,每年約達兩萬人次;數十位曾被好好陪伴的孩子長大回來,繼續陪伴弟妹;每年提供約120個在地工作機會;育成中心的年營業額曾突破千萬元;媒合居家醫療與門診服務每月約達1,500次;自種無毒有機水稻,收穫約800公斤的一等米。陪伴,不是一蹴可幾,但需要從小處累積,從現在開始。 適逢今年創立廿五週年,孩子的書屋將於2024年11月28日(四)至12月01日(日)在台北華山-中7B館舉辦紀念年會。主題為「行有所愛|你陪陪我,我陪陪你」,期望透過活動,讓社會大眾更進一步認識書屋,看見陪伴的價值,一起挽袖,從自己生活小處做起。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陪伴者,平凡人也可做不平凡的事,每人都能為彼岸發光。 年會展覽設有「陪伴者互動體驗」,邀請民眾看見陪伴者的掙扎與希望;系列論壇亦以「陪伴」為主軸,探討不同的陪伴對象:由自己、彼此、社區與環境出發,與大家分享多元的陪伴方式與關係。展演區將於每日進行真人圖書館及音樂表演,要將來自臺東陪伴現場的生命經驗,真誠地展現在民眾面前。 於廿五週年年會現場,特別設置一個角落,留給書屋最初的陪伴者—陳爸,透過陳爸的毛筆書寫、吉他與詞曲創作、分享理念的影像畫面,重現祂意氣昂揚的風範於大眾眼前。「去做吧!書屋為什麼要帶孩子們划船,環臺灣一圈?那是一個心裡的里程碑,去突破、去建立。很多事情孩子們覺得不可能,因為周遭的人都告訴他們不可能,所以才更要帶他們去做,讓他們相信,自己會成為一個勇敢面對挑戰的人;我們要幫孩子建立一個不一定要在乎主流、但是真實的自己。」 縱使陳爸離開五年,祂的精神典範仍透過曾經的以身作則、永懷善念,願意為孩子的真實等待並感到驕傲,傳承並延續、感染著目前守候在陪伴崗位的所有書屋夥伴們,更期待透過活動,傳遞這份陪伴的力量給參觀的民眾。臺灣這個社會,值得更多溫暖美好的陪伴,相信會創造更多夢想與奇蹟發生。讓我們一起行有所愛,你陪陪我,我陪陪你! -- 歡迎支持書屋,讓我們能夠更有力量地堅持 參與活動、捐款、選購公益商品、咖啡消費等,各項聯繫方式:linktr.ee/ttbh.book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