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寶雲道姻緣石、灣仔自然徑、灣仔石水渠街藍屋、舊灣仔郵政局、灣仔玉虛宮(北帝廟)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沒有去太平山腰的寶雲道姻緣石很多年了。和 Kathy 拍拖時去過,屈指一算,都差不多是40年前的事了。在 2022年6月23日,我和 Kathy 計劃舊地重遊。 我們首先乘港鐵到灣仔, 沿街道走一會,穿過灣仔街市,再往前走一會便來到位於石水渠街的藍屋。 在昔日,石水渠街這裡本來是一條溪流,後來開闢成為一條街道,而溪流優化為街道中間的一條露天石水渠,街道因而得名。不過,日後市區的發展,石水渠早已被覆蓋,再不復見。 至於藍屋,前身是石水渠街旁一間樓高兩層的唐樓,於1875年開設為「華佗醫院」(也稱為「灣仔街坊醫院」」,是香港第一間由華人興辦的中醫醫院。到了 1886年,醫院關閉,改為供奉「神醫華陀」的廟宇。 1920年代初,石水渠街重建,這座兩層高的唐樓被拆卸,而在原址興建了一列四層高的唐樓,下舖上居,臨街方向的單位兼有露台。昔日住客可站在露台和街上的人叫喊交談,而小販則可以將物品扔上露台。 新的唐樓在72號地下的舖位重建了華陀廟,外貌模仿中式廟宇。1960年代,黃飛鴻徒弟林世榮的侄兒林祖在華陀廟舊址設立跌打醫館,並教授少林洪拳。 新的唐樓上曾經設有「鏡涵義學」,為街坊提供免費教育。最高兩層為「一中書院」,是灣仔戰前唯一教授英語的私立學校。兩間學校均在戰後停辦,轉為住宅用途。 1990年代,香港政府為唐樓外牆髹上油漆時,因物料庫只剩下藍色油漆,整座唐樓便髹成藍色,而藍屋之名也因而得來。 藍屋地下其中一個舖位開闢為餐廳,裝修都頗有懷舊氣息,我們便在這裡吃午餐。 吃完午餐,可以正式開始姻緣石的行程。 從灣仔出發往寶雲道,一般都是先登上堅尼地道,然後再爬上寶雲道。 這裡一帶有好幾條小徑,都可以登上堅尼地道,我選擇了最不好走的賢華街。 離開藍屋,沿皇后大道東走幾十步便來到舊灣仔郵政局。 舊灣仔郵政局於1912年至1913年間興建,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郵政局建築,在中環填海前是鄰近海旁的, 現開闢為環境資源中心 ── 環保軒。可惜正在維修中,不可以進內參觀。 舊灣仔郵政局旁有一條石級,這便是賢華街的山下出入口。 賢華街是一條非常陡斜的石級,走起來十分吃力,但很有灣仔斜坡舊街的風味,還可以從高處更清楚的眺望舊灣仔郵政局, 這正是我選擇走這條路線的原因。 沿賢華街石級一直往上走,好不容易地來到山腰的堅尼地道。 接著要從這裡再沿山路往上走到寶雲道。 沿堅尼地道走一會, 灣仔峽道的山下出入口就在馬路對面。 從堅尼地道登上寶雲道,同樣有幾條路線可以選擇, 大部份人都喜歡走灣仔峽道 (也稱為灣仔自然徑)。 不過,我選擇了經肇輝臺往寶雲道。 沿堅尼地道繼續向前走一會,拐個彎便來到往肇輝臺的登山口。 Kathy 看見長長的石級,考慮了一會, 便決定打退堂鼓。 我唯有獨自繼續行程。 沿林陰蔽天的石級一直慢慢往上走,約十分鐘便來到肇輝臺。 沿肇輝臺的馬路走一會,右邊是另一條通往山上的石級,循那方向繼續往上走。 這一條石級同樣的陡斜難走,彎彎曲曲的蜿蜒上山。 一直往上走,很吃力的來到寶雲道。 原本今天只想隨意的走走,所以先前只間中隨意的拍了一些照片和影片。但當來到這裡時,感覺這路線也值得一記,便立刻多拍些照片和影片。 沿寶雲道走一會, 右邊有一條往上的石級, 這裡就是姻緣石的登山口了。 接著沿蜿蜒上山的石級一直往上走, 約十分鐘便來到一個山坡上。轉身往左邊抬頭一望, 一塊龐然巨石矗立眼前, 這便是姻緣石了。 石的外型和記憶中沒有多大分別, 感覺好像多了一個拜祭台和石上掛了姻緣符。 因為姻緣石的外貌和男性的陽具有點相似, 以往被傳為「求子得子」的神石。到了現在, 據說求什麼都十分靈驗! 姻緣石後面有一個觀景台, 馮欄俯瞰, 太平山下的灣仔及跑馬地一帶建築物就在腳下, 景色不錯。 在姻緣石逗留了一會, 循原路返回山坡下的寶雲道, 然後朝往灣仔峽道的方向一直走。 寶雲道林陰蔽天, 山下的灣仔市區偶爾從樹林間閃出, 十分寫意。 以往都來過寶雲道幾次, 除了路兩旁多了一些健身器材, 變化最大都是灣仔市區的景色。 沿寶雲道走了約15分鐘, 來到寶雲道公園。 寶雲道公園內鳥語花香, 小橋流水, 休憩涼亭, 有如一個庭園, 環境十分清幽。 寶雲道公園內有一條溪流, 穿過公園的中央, 順山而下到豐樂新邨附近, 然後從街道下流經灣仔市區的石水渠街花園、石水渠街、菲林明道, 最後從灣仔會展附近流入維多利亞港。 剛才介紹石水渠街時, 講到石水渠街本來是一條溪流, 這裡就是那條溪流的上游喇! 離寶雲道公園不遠有一個灣坊亭, 往堅尼地道的灣仔峽道(也稱為灣仔自然徑)的出入口就在這裡。 以往都喜歡沿寶雲道走到中環。不過, 今天就到此為止了。 接著沿灣仔峽道往下走。 剛才講的溪流和灣仔峽道差不多並排而下的。 整條灣仔峽道都是坡道, 沒有石級, 所以大部份人都喜歡走這條路往來堅尼地道及寶雲道。 沿灣仔峽道一直往下走了約15分鐘便來到堅尼地道。 沿石水渠街繼續往下走, 穿過石水渠街花園, 便來到灣仔玉虛宮(北帝廟)。 玉虛宮建於1862年, 是由灣仔坊眾集資興建, 曾經是石水渠街著名的地標。 在玉虛宮外巡了一會, 沿石水渠街繼續往下走, 又返回藍屋。 接著步行往港鐵灣仔站, 乘港鐵離開。 就這樣結束了今天的寶雲道姻緣石行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