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郭嵩燾:他是曾國藩結拜兄弟,他的一生堪稱傳奇!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1543657189 他是曾國藩結拜兄弟,他的一生堪稱傳奇,他正是郭嵩燾! 在晚清風雲變幻的近百年里,湧現出許多傳奇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他們銳意改革,積極學習西方進步技術,力挽大清於狂瀾。他們中有些成功了,有些失敗了,卻也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他們是經天緯地的人才,人們談起他們,總是交口稱讚,是優秀的改革家、政治家。 但是有一個人,站在他們背後,和他們一樣,也是一位改革派,但是卻總是被人排擠打壓,得不到重用,甚至在身前還被人罵作漢奸…… 他,正是郭嵩燾,他是中國第一個出使英國的外交官。 和所有出生於湖南的官員一樣,自幼性格有些倔強的郭嵩燾在嶽麓書院學習期間,就渴望經世致用,報效國家。他和同為湖南老鄉的曾國藩相交甚好。郭嵩燾善於交際,為人健談,曾國藩安靜隱忍,謹言慎行,性格截然相反的他們卻志同道合,甚至結拜為兄弟。 在嶽麓書院畢業後,郭嵩燾旋即去參加科舉考試,但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玩笑:自視才高八斗的他一連考了好幾年,竟然全部落榜!他有些失望,不過好在郭嵩燾也不是怨天尤人的人,他不像那些為了功名而扭曲人格的人。於是他便去了江浙一帶當個幕僚,試圖歷練一下自己。 在當幕僚的那段時間裡,郭嵩燾一邊借江浙一帶美麗的風景來舒緩自己,一邊也在反思著科舉制度。官場的歷練使他變得堅強隱忍,面對任何困難都能做到心如止水。同時,他也更加了解民間疾苦,這使他愈發堅定以己之力改造這個國家的渴望。在浙江,他看到了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撬開了清朝的國門,他發現聲勢浩大的清軍在數量少得多的英國士兵面前不堪一擊。 他沒有想到,人們口中「蠻夷之人」的英國士兵,原來裝備如此精良,訓練這麼有素!他們的技術是先進的,我們需要學習他們!郭嵩燾內心萌生出了一個想法:清朝一定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師夷長技以制夷!那時,他才25歲。 29歲時,他考中了進士。幾年後,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全國告急,在他的一再要求下,曾國藩終於答應郭嵩燾做他的幕僚,隨他一起征討。與曾國藩出生入死的經歷使他變得更加成熟穩重。而與太平天國水軍交戰時經驗讓他明白改革並不是使軍隊強大就可以的,而是需要由內而外的改變。 由於郭嵩燾善於言辭,曾國藩喜歡安排他去籌集軍餉,因而他也頻繁進出上海租界,也接觸了不少西方人,了解了他們的文化,還參觀了租界的圖書館,報社,先進的機器設備……看著租借里展現的西方生活,郭嵩燾充滿了震撼,他開始敬佩起西方人對教育科學的重視,也驚訝於西方人對經濟發展的追求。 在清朝,一切只要穩定就好,大部分人保守,不思上進,這讓他對清朝的現狀愈發失望了,而心中的改革之火卻愈發猛烈了起來。 39歲時,郭嵩燾被調到京城任職。時任戶部尚書非常欣賞他,常常安排郭嵩燾與皇帝見面,皇帝也對他的印象非常好。事情似乎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果不其然,朝廷便派遣他去戰爭前線天津去處理軍隊事務。然而軍隊中的主事官員僧格林沁並不喜歡他,二人常常因為意見相左而發生激烈的爭執,因此他也經常被穿小鞋。 儘管如此,郭嵩燾依然排除萬難,做出了許多改革,比如稅務稅收改革。這也破壞了許多人的利益,因此許多官員對他恨之入骨,再加上郭嵩燾正直清廉,從來不與那些庸官們同流合污。自然而然的,他便處處受人打壓排擠,一時間,各種彈劾四起,無奈之下,他只能辭官離去。 此後十幾年,郭嵩燾斷斷續續出山任職幾次,但是都做的不太長久,不是憤而辭官,就是被人排擠彈劾。 1875年,郭嵩燾再度出山,在摯友李鴻章的支持下,郭嵩燾出使英國,成為歷史首個駐外使節。在英國,郭嵩燾如饑似渴地吸收西方先進的技術,四處參觀大學,工廠,博物館,記錄了大量資料。為了弄懂西方的典籍,他還自學英語,翻譯了許多著作……同時,他還將自己在英國的見聞寫信寄回國內,為國家的建設提出了許多意見。在外交上,郭嵩燾有禮有節,令諸多外國公使尊敬,很多人尊稱他為「東方的紳士」。 雖然身在英國,但他依然心繫國內,時刻關注這國內的朝政,他呼籲清朝應學習西方,進行改革,鼓勵教育發展,同時大力發展經濟和對外貿易。然而那些保守派認為他崇洋媚外,竟然臣服於英國人,是「漢奸」。不過好在李鴻章當時掌握大權,力保郭嵩燾,他人才不敢繼續肆意污衊下去。 但是郭嵩燾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副手劉錫鴻竟然跳出來彈劾他,而且舉了郭嵩燾在英國的「叛國」行為,舉國譁然。荒唐的是,郭嵩燾令劉錫鴻義憤填膺的舉動,不過是在外交場合需要講究的國際禮儀罷了。然而國內的保守派哪管這些呢?迫於壓力,郭嵩燾只能辭職回國。 回國後郭嵩燾遭到了朝野的一致唾罵,仿佛他真的幹了什麼裡通外國的骯髒勾當。鬱鬱不樂的郭嵩燾稱病回家,儘管如此,他還是關心著朝政,經常與好友李鴻章交流。 直至病逝,郭嵩燾依舊沒能擺脫「漢奸」這頂帽子。他死後,李鴻章希望朝廷念在他這麼多年來的功勞,給他一個諡號,朝廷都不願意,一位忠實純良的大臣,竟然被世人嫌惡到這種地步!可見世人之愚昧短淺! 雖然郭嵩燾心心念念的改革最後依舊沒有實現,而他也為此蒙受了不白之冤,但是歷史會記住他的,我們也會記住他是中國第一位駐外使節,為了改變國家,貢獻了自己的一生。 他是曾國藩結拜兄弟,他的一生堪稱傳奇,他正是郭嵩燾! (本文為作者原創,如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