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山寨探案實錄 每個故事都有轉折點(1/6)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山寨探案實錄 每個故事都有轉折點(1/6) 陳松青原名陳懷仁, 1938年12月10日(戊寅)虎年出生。 出生地點也有幾種說法,包括:沙撈越,新加坡、馬來西亞、福建。 相信是福建籍,沙撈越出生,馬來西亞成長,在新加坡謀生。 陳松青有三本護照,新加坡(已過期,持有人為陳松青,1933年12月10日出生於福建),有說陳松青的新加坡護照是「頂包」。 陳松青同時有巴拉圭護照、南太平洋湯加群島護照。 1955年,陳松青(17歲)赴英國留學,在倫敦大學修讀土木工程學,獲得工程學位畢業。 六十年代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做建築工程師。 陳松青與妻子高景琬育有三名女兒,陳婉玲、陳秀玲、陳美玲,都在外國讀書。 1972年,陳松青任職的新加坡公司倒閉,他擔保同事貸款三萬三千坡幣(一萬六千美元)。 1972年6月,陳松青申請三個月短期簽證到香港,加入地產商鍾正文的公司,擔任項目經理。 1974年,陳松青的同事無還錢,作為擔保人的陳松青被申請破產。 1975年,陳松青回新加坡還錢解除破產令。 陳青松頗有能力,鍾正文很器重他,叫他回香港繼續工作,應承在經濟上提供支援。 1975年5月30日,陳松青在鍾正文幫助下,立自己的得力生置業有限公司(2015年11月26日解散),鍾正文是主要投資人,其後與他共同組建一系列合資公司。 1976年6月26日,陳松青由新加坡到香港,居留期三個月,未向人民入境事務處申請延期居留,或申領香港身份證。 得力生第一個地產項目,投入二百五十萬港元,最終銷售額六百二十萬港元。 1976年,陳青松開設獨資的佳寧滅蟲公司,「佳寧」這個公司標誌首度面世,陳松青說「佳寧」Carrian,是carry on的意思。 1977年11月,佳寧集團在香港註冊,主要成員是陳松青、何桂全、律師默維爾·艾夫斯、物業專家冼傑梁。 剛在浸會學院畢業的鄔開莉,出任佳寧集團董事,鄔開莉的英文名Carrian Woo,與佳寧的英文名相同。(1980年,鄔開莉離開佳寧集團。) 陳青松開始在新界購入地皮,進軍房產市場。 1978年開始購入香港三十個小型地盤,在元朗用一千八百五十萬港元,購買一幅地建屋自住,向裕民財務貸款六千萬港元。 東姑拉沙里是吉蘭丹王子,天資聰穎,在霹靂江沙馬來學院畢業後負笈英倫,在林肯學院修讀法律,取得榮譽學位後回大馬進入商界發展。 在商界表現標青,受到當年正副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和敦拉薩青睞,1962年將他招攬入巫統。 1974年,敦拉薩招攬東姑拉沙里入閣,接替敦陳修信出任財政部長。 東姑拉沙里在巫統推行新經濟政策計劃,扮演非常重要角色,成立裕民銀行。 裕民銀行是國有銀行,資金來自國家石油公司,由馬來西亞人經營,成立宗旨是為當地不同族裔農民,提供免息貸款及經營專業意見,被稱為土著銀行。 裕民銀行及國家石油公司,是裕民財務母公司,由東姑拉沙里創立,擔任執行主席。 胡先翁和馬哈迪政府時代,規定國家石油公司,每年須付二、三十億馬幣股息給政府,其餘利潤上繳國庫。 東姑拉沙里為扶持裕民銀行,規定國家石油公司,每個月須存入五千萬馬幣到裕民銀行,這筆錢是不用償還的存款,還是無息貸款,不得而知。 裕民銀行只做小型商業貸款給土著,土著小商人拿到貸款,往往任意揮霍,花光了錢,生意又沒做到,如何還錢?貸出去的錢往往無法回收。 裕民銀行最高決策層,缺乏管理金融體系的經驗,在國內面對商業銀行競爭,空有錢,卻無法通過各種投資來錢生錢。 東姑拉沙里決定向外發展,第一站選擇在香港,因未能符合香港的銀行監管條例,裕民銀行無法在香港註冊。 1974年,馬來西亞裕民財務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是一家獨立子公司而不是裕民銀行分行,裕民財務在香港一直無法取得成績。 1976年1月14日,阿都拉薩因白血病於英國倫敦病逝,由副手胡先翁接任。 1978年,佳寧集團主席陳松青,通過管道認識馬華總會會長李三春。 陳松青能言善道,李三春相信他確實是商業奇才,相信他所說的投資,介紹他認識大馬政界重量級人物。 香港地產正在蓬勃發展,陳松青力勸李三春穿針引線,讓大馬資金進入香港樓市,趁機會搭上香港經濟發展列車。 李三春與東姑拉沙里交情甚篤,將陳松青引薦給東姑拉沙里。 陳松青與東姑拉沙里擬出《預定計劃》,分三個階段進行,佳寧利用裕民銀行的錢在香港賺錢。 1979年,裕民銀行將三十億馬幣資金,注入香港裕民財務。 陳松青先與裕民財務總經理聯繫,稍後跟裕民財務高層,包括主席、董事、代理董事,建立密切聯繫。 佳寧向裕民財務申請的貸款,大部分都沒有足夠抵押和妥善文件記錄,沒有依照既定程序辦理。 1979年年中,裕民財務批出五百萬港元貸款予佳寧。 7月,陳松青將位於新界元朗的三幅地皮,抵押給裕民財務,借款五千萬港元,其後因地價上升,裕民財務提高陳松青的貸款額度。 10月,陳松青出售赤柱濱海花園,八個高級住宅單位,每個八百萬,當日沽清,一戰成名(自賣自購),陳松青身家約有五百萬到一千萬港元。 10月和11月,陳松青透過傳媒及一系列廣告,開始把佳寧描述為一家前景美好,成功的地產開發商。 12月,陳松青的貸款限額達1.35億港元,佳寧集團成為裕民財務最大客戶。 陳松青有意將佳寧上市,金牌莊家詹培忠建議,收購黃子明家族寶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美漢。 1978年和1979年,美漢股份大部份時間,每股價格1.5港元。 1979年11月2日,陳松青和鍾正文成立Extrawin公司,陳松青持有75%股份、鍾正文持有25%。 12月,Extrawin公司從裕民財務,獲得兩筆總值三億美元無抵押貸款,手上資金超過二十億港元。 詹培忠協助陳松青收購美漢52.6%股份,1979年12月27日美漢暫時停牌時,股價上升到每股3.8港元。 佳寧向美漢提出以每股六港元全面收購,條件是要以延遲付款方式支付。 寶光集團同意這筆交易,前題是寶光集團以一億港元,購買美漢一些物業。 佳寧以約三億港元現金收購美漢,易名佳寧投資有限公司(佳寧投資),成為佳寧集團第一家上市公司。 佳寧上市後股價為六港元,陳松青直接及間接持股超過六成。 金門大廈建於六十年代,本屬金門建築公司,金門建築公司後來被英資財團怡和收購,金門大廈成了怡和旗下物業。 七十年代初,怡和由於大量投資失誤陷入財務危機,1978年12月,將金門大廈作價七億港元,賣給自己的子公司香港置地公司。 1980年1月,Extrawin出價九億九千八百萬港元,從置地手中第三手購入金門大廈。 香港從未有過整幢一級商廈出售先例,Extrawin開出近十億的購買價格,在地產交易中,屬空前「天價」。 證監處關注這宗世紀買賣,1980年1月4日,陳青松與律師到證監處「顯示實力」,說佳寧是他與東南亞一個大家族合作,這個家族成員遍布各地,資金來自紐約市場,年期十五年無限額貸款,利息九厘。 佳寧的「打手」空群而出,「神化」陳松青,說他的後台老闆是馬來西亞官方,陳松青是菲律賓總統馬可斯夫人密友,資金來自莫斯科人民銀行(蘇聯官方在新加坡開設的銀行),陳松青與北京高層關係密切等等。 1月10日,Extrawin以九億九千八百萬港元,從置地手中購入金門大廈,以象徵性一港元,將金門大廈售予佳寧置業,佳寧置業資產暴漲十億。 7月,佳寧通過一系列密集消息與市場操作,抬高佳寧置業股價。 7月11日,Extrawin證實「如期」付清金門大廈最後一期款項,佳寧宣布有財團出價十四億三千萬港元,收購金門大廈。 7月15日,佳寧股價升至7.6港元,公司市值增至11.69億港元。 7月29日,佳寧股價升至九元,市值增至十五億港元。 數日後,佳寧宣稱金門買家已付訂金,交易完成時間為9月13日,佳寧股價上漲至11.8港元,公司市值18.15億港元。 8月14日,佳寧宣布與百寧順集團(Bylamson)(恒生銀行創辦人之一林炳炎之子),達成「初步協議」,出售金門大廈大部分權益,售價為11.8億港元。 9月4日,佳寧稱金門大廈將整體售予百寧順,售價為16.8億港元,交易完成時間為10月31日或之前,成為香港有史以來,盈利最快及最多的單一房地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