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淨空法師: 如何懺除業障? 什麼是真修行 ? 我們為什麼做不到?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世出世間一切法要想成就,關鍵就在忍辱波羅蜜! 小忍就有小成就,大忍就有大成就,不能忍就沒有成就,要能忍受。 隨順佛陀教誨,前途一片光明,將來生佛淨土;違背佛陀教誨,往後苦難無邊,果報在阿鼻地獄。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瞭,極善的果報跟極惡的果報,都在自己一念之間。我們一念為什麼要造惡?為什麼不心起善念?佛法殊勝,其他所有一切宗教沒有一個不殊勝的,只是教化對象不同而已。所以我們讀佛經,我們初學,初學一定要一門深入,要長時間的薰陶,奠定自己的根基。在佛法裡面講,根基是戒定慧。什麼是戒學?隨順佛陀的教誨就是持戒。佛在經上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就老老實實怎麼做,決定不可以隨順自己意思,隨順自己意思,沒有不造作罪業的,這個要知道。 【侵凌道德。】 我們天天都犯這個過失,這怎麼得了!前途可悲。好在我們這一口氣還沒斷,換句話說,還有回頭的機會。佛經裡面說得好,造作極重罪業的人,只要他能夠懺悔、能夠改過、能夠回頭,那也是菩薩。《觀經》裡面,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惡的重罪,臨終懺悔,念佛求生淨土,世尊給我們說上品中生。所以我們對於造作極惡之人,都不可以輕視他,輕視他也是訕謗。為什麼不敢輕視?他一旦回頭,勇猛精進,說不定他的品位在我們之上,我們遠遠落在他後頭,怎麼敢輕視?所以普賢菩薩教我們用一個真誠恭敬心對一切眾生,這個教誨是真實的。別人輕慢我,別人侮辱我,我決定不敢輕慢他,決定不敢侮辱他。他眼睛當中看我不是人,我眼睛當中看他是佛菩薩,我們要這樣修行,各人有各人的因果,各人有各人的報應。我們放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一切隨順佛菩薩的教誨,這個人有福,這個人有智慧;要以其他宗教裡面說,這個人得救了。 哪些是聖賢?真正修道人心目當中,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聖賢,善財童子是這麼成就的,絕不敢輕慢任何一個人。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他跟神會說,他只見自己過,不見世間過。能大師能成為一代祖師,道理就在此地。我們今天修學功夫不得力,道理也在此地。我們所犯的是什麼?只見他人過,不見自己過。不要小看,這是不得了的大過失。念佛功夫不得力,修了一輩子,還修到三途去了,什麼原因?只見他人過,不見自己過,你這個修法,就是修三惡道。也是修道,修三惡道;也往生,三惡道裡去往生去了。所以我們不但對佛菩薩、祖師大德,我們要尊師重道,對所有的宗教,都要平等的尊重,對一切眾生,要把他當作父母看待,當作佛菩薩看待,這是佛經上教給我們的。父母有過失,你敢講嗎?從前人不敢講,現在人也敢講了,你說有什麼法子?以前父母有過失,家醜不可外揚,決定不敢說的,一生都不敢說;不但不敢說,想都不敢想,這是孝順。 現代這個社會,古聖先賢的教育已經完全廢棄了。古聖先賢教育教人什麼?教人學做人,這種倫理道德的教育拋棄掉了,人就不像人了。不像人,那像什麼?天台大師給我們講「百界千如」。通常經教裡面講十法界,天台大師告訴我們,每一個法界裡面都有十法界,這個意思講得深。人法界裡有人中之佛,人中之菩薩,人中之天,有人中的畜生,人中之餓鬼,人中的地獄。我們在人法界,人法界裡面的十法界,我們是在哪個法界?自己要清楚。如何揀別我們與哪個法界相應?我們要以經教做標準。佛給我們講十法界的業因,平等心是佛法界,我們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不是用平等心?如果是平等心,你是人中之佛,你跟佛相應。如果是六度的心,念念利益一切眾生,念念利益一切社會大眾,那你是人中的菩薩。昨天晚上我們講到六度這一段,我們用兩個小時的時間,詳細講解六波羅蜜如何落實在我們生活、工作、應酬之中,你能做到,你能落實,你是人中的菩薩。要會!因緣心是人中的緣覺,四諦心是人中的聲聞,慈悲喜捨、十善業心是人中之天人,嚴持五戒是人中之人。往下,貪心是人中的餓鬼,瞋恚是人中之地獄,愚痴是人中的畜生。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常常思惟檢點,我是在哪一道?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哪一道相應?跟哪一道相應,將來必定就入這一道了。這不是兒戲,這是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真實教誨。 佛菩薩教我們懺悔,懺除業障,什麼是業障?妄想分別執著、自私自利、貪瞋痴慢是業障。教我們回頭是岸,回過頭來依戒定慧,依佛菩薩的教誨。不肯回頭,我們所造作的是六道輪迴裡面的三惡道;回過頭來,至少是三善道。真正明瞭覺悟,一定要珍惜這一生希有難逢的因緣,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真正有智慧,不再迷戀六道輪迴。所以我們讀這兩句,看到很難過,我們自己做得不好,做得不好就是犯了這兩句。所以認真努力痛改前非,天天要改過。不要以為自己沒有過失,以為自己沒有過失是我們最大的過失,等覺菩薩還天天在改過,我們算什麼?所以天天找自己的過失。怎麼找法?第一個是讀經,用經教來檢點;第二個是看別人,看到別人過失,回過頭來想到我有沒有這個過失。不要去毀謗人,不要去批評人,回過頭想想自己,自己如果有,趕緊改;沒有,勉勵自己不要犯,所謂是「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那一個造作過失的人,就是我們自己的善知識,沒有他,我們不能發現自己過失,所以他在表演,他在示現。對我來講,他是善友,他是善知識,我因他所以才能夠改過自新,才能夠回頭是岸,我怎麼可以去批評他?怎麼可以輕視他?所以要多想想,善財童子為什麼一生圓滿成就,我為什麼一生天天造作罪業,多想想。想清楚、想明白了,回過頭來,功夫才能夠得力。 為什麼知道而做不到?諺語有所謂「看得破,忍不過」,看得破是明明曉得,明知還要故犯,忍不過!所以佛在《金剛經》上教人,「一切法得成於忍」。世出世間一切法要想成就,關鍵就在忍辱波羅蜜,小忍就有小成就,大忍就有大成就,不能忍就沒有成就,要能忍受。彼此不能容忍,不但自己不能成就,還害了社會、害了別人,貽誤眾生。所以世尊在六波羅蜜裡面,對於忍辱波羅蜜講得多,特別重視,特別勸勉,讓我們平心靜氣,這樣對於一切法才有能力融會貫通。忍耐是修定的前方便,也就是修定的預備功夫,定能生慧,慧才能解決問題,才能夠自度度他,這個重要。人生在這個世間非常短促,佛在經典一再提醒我們,「人命在呼吸之間」,千萬不要想錯了,還有幾十年,還有幾百年,那是作夢!妄想。真正有智慧的聰明人,他只是把握眼前這個剎那,這是真實智慧,絕不會因為任何障難而放棄了修行,而放棄了積功累德,那是世間最愚痴的人,沒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一定把機會抓住。所以忍辱比什麼都重要。 人生在世間。昨天有個學生來看我,他明年大學畢業,問我畢業之後怎麼辦?父母有意見,長輩有意見,不知道走哪一條路好。我就告訴他,人生一世,你看看古今中外、世出世法,凡是有成就的人,他一定有一個方向、有一個目標,一生循著這個方向,向這個目標努力精進,他會成功。如果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天天去摸索,摸了一輩子,一事無成。又要想到我們的能力有限、精力有限、光陰有限,所以目標不能太多,太多了做不到。而且要懂得隨緣,勉強又做不到。我問他,我說「你念大學目的何在?」他說「想賺大錢。」我說「賺大錢哪有那麼容易?」我們在美國看到許多拿到博士學位的,生活困難得不得了。台灣王永慶小學畢業,大富翁!可見得賺大錢不是在學校念書念來的。錢從哪裡來的?前生修的因;換句話說,命裡頭有,你才有,命裡頭沒有,怎麼賺也賺不到。 觀念錯了,對於道理、事實真相都不懂。財富是財布施的果報,我們看到現在社會上發大財的億萬富翁,我們很清楚,這是過去生中佛門裡面種福,他才有這麼大的福報,聰明智慧是法布施得來的,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得來的,你不懂得修因,貪圖果報,佛法講「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世間人迷在這些果報當中,果報享受完了之後,這一生當中沒有修福,所以來生就不如今生,一世比一世差。如果造作罪業,這個罪業是非常容易造,不知不覺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尤其是有財富、有地位的人,他對社會有影響,一個錯誤的影響就不得了。單單這個發大財的影響,就害無量無邊眾生,這不是救人是害人。能把這個念頭轉過來,服務一切眾生,造福社會人群,這個功德就大了,福報也就大了。現在人懂得的很少,不讀聖賢書之過。不讀書,不講學了。 什麼叫修身?懺悔、反省、改過,這是真修行,真正做功夫。必須知道我們沒有成佛,沒有成佛等覺菩薩都有過失,人家的好處是天天檢點自己的過失,天天改正自己的過失,所以他能成佛,菩薩這個地位一直往上上升。我們不知道,我們很可憐,只見他人過,不見自己過,所以我們的前途每況愈下。見他人過,免不了要『訕謗』,貢高自滿,這是造業。不見自己過,自己過失永遠改不掉,不但改不掉,天天在增長,這怎麼得了。會修行的人,看到別人的過就是自己的過,自己看不到自己過,看到別人過就是自己過。自己想想,我有沒有這個過失?我有這個過失趕快改正,沒有這個過失,勉勵自己不犯這個過失。所以我們在《華嚴》上看到,真正修行人只有自己一個人,除自己之外,都是諸佛菩薩,都是自己的善知識,善財是這樣成就的。 善財這個理念有沒有錯?是不是所謂「阿Q精神」?決定不是的。為什麼說不是的?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唯心所現」,心是佛,佛所現的;「唯識所變」,識是菩薩,所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真是佛菩薩。他給我們做種種示現,幫助我們斷種種煩惱,成就我們種種德行,可惜我們讀《華嚴》沒有學到。你要學到了,你就是善財,你要學到了,你也跟善財一樣一生圓滿成就,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如果你說我是人,他也是人,我看他沒什麼了不起,這個樣子你學佛就要三大阿僧祇劫。一生成就的人,肯定自己一個人是凡夫,除自己一個人之外,統統是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示現,這個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決定不是妄語。無論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乃至於樹木花草、山河大地,一切現相統統都是諸佛如來慈悲示現度化我的,我們能夠用這種心態來學,這是真正大乘學人,成就自己就是成就眾生。為什麼?自他不二,自他一體,所以佛在經上常講,「欲度眾生,先度自己」。實在講,度自己就是度眾生,自己真正做出來,做出一個好樣子來。我們看到眾生覺,想到自己有沒有覺,看到眾生迷,想到自己有沒有迷,回頭回得快,所謂「回光返照」,我們才能得真實受用。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恭選自『太上感應篇』講記 (第126和127集) 1999/11/8和1999/11/9 新加坡淨宗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