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探索疫象】新冠供氧-快樂缺氧 臺北氧氣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疫情遍及全世界,每天確診病例仍然不斷增加。最可怕是,大多數的人是無症狀患者,根據WHO的統計,約有80%的病患為輕症或者無症狀患者。台灣傳出新冠肺炎多起輕症或無症狀個案,疑似快樂缺氧,突然呼吸困難,在家猝死,加上許多國家傳出病患缺氧,導致醫護人員束手無策,國內民眾驚慌搶購氧氣瓶。不過醫界、商界呼籲,一般沒有慢性或嚴重疾病的人,可以定期檢測血氧濃度,沒有疾病的民眾,則不用囤積氧氣瓶、氧氣製造機,緊急時,直接送醫! 氧氣公司的工作人員如火如荼進行灌氧,因為疫情嚴峻,各大醫療院所的需求都提高了。 記者 盛榮萱:「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臺北氧氣公司,這間公司成立已經有超過一甲子了,他們服務的醫院很多,在雙北市的醫用氧氣是市占率最高,而從北到南,都有他們服務的醫院。」 臺北氧氣公司副理 林?凱 :「其實氧氣這個東西,基本上台灣目前的市場是不缺的,是不會缺少的,其實我們業者之間,也都滿能夠互相支援的。 」 工廠、經銷商,紛紛接到民眾電話詢問,要買氧氣以備不時之需,不過病患在家使用的醫用氧氣,要有醫師開立的處方箋。 氧氣經銷公司經理 詹嘉仁 :「藥品有分處方箋跟非處方箋用藥,氧氣也有分。氧氣就是在於十公升以上 就是鋼瓶的體積容積水容積在十公升以上,它就是要處方箋,你必須要醫師開立的處方箋,因為畢竟它的使用量是比較大的。只要不是病人 ,我們都會告訴他, 不需要, 有病就去給醫院的醫生治就好。」 民眾擔心缺氧,不是沒有原因。印度第二波疫情,就發生醫院缺乏氧氣供應,病患呼吸困難至死。英國衛報也報導,全球有19個國家的氧氣供應都處於危險狀態,包括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哥斯大黎加等國。 大家都跑走了 根本沒有醫療救助,這裡一個人也沒有,沒有醫師也沒有保全,醫師怎麼可以拋下病人跑掉,這是犯罪行為,你怎麼可以放他們走掉。 民眾對著警察大喊,這裡沒有犯罪,有的是悲劇,醫療人員獲令離開加護病房,並躲藏起來, 因為氧氣已經用盡。 不過台灣業者表示,印度疫情爆發,缺的不是氧氣,而是容器。像這種最小的醫用氧氣鋼瓶,要價就要台幣四千塊。 氧氣經銷公司經理 詹嘉仁:「氧氣很容易取得,缺容器並不是缺氧氣,因為氧氣是有點像無本生意你知道嗎,因為它原料就是從空氣取得,只是需要有設備,需要有電、有水、有人。」 氧氣的生產是從空氣當中分離而來,把氧與氮分離,然後純化後,變成液態氣體,分送各個地方工廠,灌到鋼瓶裡,所以氧氣的原料能源源不絕。 但國內最近傳出多起確診個案在家猝死,疑因快樂缺氧上身。患者在還沒出現明顯病情時,突然氧氣不足。 台中慈院胸腔內科 邱國樑醫師:「當身體的氧氣含量不夠的時候,身體會發出一些警訊,我們這時候就會有症狀,比如說會胸悶、呼吸困難、呼吸加速、 心跳加速等這些症狀。那我們知道這個患者有相關的問題出現。可是在COVID-19的病人身上,我們發現,其實病人完全沒有感覺到他身體有缺氧的反應,他也沒有表現出呼吸困難等等相關症狀。 正常人的血氧濃度,在95 %以上,91-94%需要開始小心自身狀況,若低於90%以下,會產生心跳加速、腎肝功能異常,甚至神智不清,要立即送醫。 但快樂缺氧患者卻沒有感覺到喘,當意識到呼吸困難時,已病危。因此,及時掌握「血氧濃度」,是防範快樂缺氧的要件。 台中慈院胸腔內科 邱國樑醫師:「COVID-19產生低血氧的時候,可能身體有些機轉,讓他沒辦法及時反應出來,所以病人沒有這些症狀,那這時候他會不會有危險性,取決於他的低血氧的程度跟他的時間,所以對於那些有慢性疾病的病人,這樣子低血氧,可能會有一些潛在的風險,誘發他原來的心臟的疾病或其他的問題。」 記者 盛榮萱 :「家裡如果沒有血氧機的話,其實也能夠自我監測。(美國研究)民眾可以照平常走路的速度,(持續)走6分鐘,如果發現臉色發黑的話,就務必要就醫。」 疫情嚴峻,氧氣的供應不能斷。但臺北氧氣公司也面臨人員在第一線工作的感染風險。從醫院送回來的氧氣瓶,猛噴酒精,就是怕接觸感染。 臺北氧氣公司副理 林?凱:「 畢竟我們的送貨人員,每天都必須到醫院去,所以他們其實比一般民眾更容易接觸到第一線的病患,甚至是醫療人員。那對於我們廠內的生產人員,每天必須接觸到那些從醫院回來的鋼瓶,所以對他們來說 風險也是很大。」 歐美曾爆發氣體工廠有員工確診,導致整個工廠停止運作,氧氣供應出現斷線危機。台灣業者也盼第一線人員能接種疫苗,強化防護,繼續站在守護生命的崗位 ! 採訪撰稿 盛榮萱 攝影剪輯 李俊葳 台北台中報導 #氧氣鋼瓶 #新冠肺炎 #缺氧 #血氧機 #氧氣機 #氧氣鋼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