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Caixin | 财新周刊2025年第02期导播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播音|财新 杨律 文稿|杨律 陈正雅 音频剪辑|仝瀚元 商务 宣发|孙坤 本期《周刊导播》,将先为你领读《财新周刊》封面文章《平台治病》,让我们先来看看,人们对平台经济争议的形成,以及监管尺度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 目前,中国平台经济的影响力在单一经济体中分量极重。中国网民规模已近11亿,互联网普及率接近八成。庞大的网民体量造就了数字消费规模。截至2024年6月,中国短视频、网购、外卖、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0.5亿、9.05亿、5.53亿、5.03亿、4.97亿,占整体网民比重均超过四成。以电商为例,据商务部数据,2024年上半年网上零售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多年野蛮生长的互联网平台,自2020年初开始进入一轮反垄断调查等强监管,然后逐步整改,再至法治框架下的常态化监管;直到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平台经济的表述转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被市场视为平台经济监管的一个转折点。 此后平台经济进入一轮相对宽松、包容的发展时期。2023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听取对更好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2024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提支持平台企业。 但近年在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过程的挤压中,暴露出平台经济隐藏着的各种非正常竞争现象,监管部门系列座谈、行动和通知再次紧锣密鼓地铺开。2024年8月24日,电商平台和商家被召集座谈,定调反价格“内卷”;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集各大平台,发放《“仅退款”整治工作要点》,要求各大平台优化“仅退款”政策;同月,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问题。 国家网信办上述专项行动要求,各大平台企业在2024年12月31日前自查自纠,2025年1月核验自查情况,并将在2月14日前完成治理成效评估。1月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开了系列治理的内容,要求平台优化“仅退款”之外,还包括促进规则公平透明、降低平台内商户成本负担、净化直播电商行业生态等。 新一轮监管更多导向解决平台长期以来累积的“疑难杂症”。比如,各电商平台在日益“红海”的市场中争夺用户和份额,“低价”战略挤压供应链的做法从拼多多(NASDAQ:PDD)向全平台蔓延;“仅退款”、运费险等电商平台政策被钻漏洞,已逐步形成侵占商户利益的黑灰色产业;此外,短视频和直播涉及的谣言和网暴、青少年保护等问题,则常常引发公共舆论事件。 本期封面文章,作者关聪、孙嫣然、包云红,除了详细介绍了新一轮针对中国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治理行动将如何开展,还有关于“信息茧房”和“谣言网暴”中的平台责任该如何划分等讨论。 《欧洲政坛凛冬将至》 美国即将在2025年1月20日迎来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深受美国政治气候影响的欧洲也已经身处这一轮冲击。特朗普再次当选,不仅振奋了欧洲大陆上的右翼民粹力量,特朗普在美国内外的政治盟友,也越来越不避讳地将手伸进欧洲政坛。 在这个关键的冬天,欧盟出现了领导力的真空。英国脱欧以后,德法两国一直是欧盟内部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在2024年12月,这两个国家的政府都经历了倒阁危机,而这背后是整个欧洲范围内政治光谱的变化。 12月中旬,2021年才接替默克尔成为德国总理的奥拉夫·朔尔茨,因为没能通过联邦议会的信任投票表决,决定解散已然破局的联合政府,提早触发大选。世界都在注目,德国这一被视为欧洲反民粹力量最坚固的“堡垒”,是否也会在这一波浪潮中“右转”。 同样,2024年9月才上任的中间派法国原总理巴尼耶,被议会中的极右翼和左派联合夹击,没能通过投票表决而被迫辞职。只占三分之一席位的中间派力量,已经越来越难维持政局稳定。许多观察者指出,越来越多的欧洲公众怀着对当前政经现状的不满,开始放弃传统型政客,转而投向那些更能回应他们愤怒的,带有极端色彩和民粹主义的人。 大洋彼岸,即将上任的特朗普还成了欧洲的最大“外患”。2025年1月伊始,特朗普当前最重要的政治密友马斯克接连炮轰欧洲多国,公开为德国选择党站台造势,同时抨击脱离欧盟版图的英国,称“美国应该把英国人民从他们的暴政政府中解救出来”。 越发“右转”的美国也希望塑造一个跟特朗普阵营更相似的欧洲政坛面貌,而有意推动这种转变的力量显然不仅仅是特朗普一个人。从关税到能源政策,从俄乌到北约,特朗普将带来哪些变量,欧洲又是否做好了准备?更多内容请看《欧洲政坛凛冬将至》。 《保险业降费行至深水区》 低利率时代,保险业为了生存,“降本增效”在不断推进。除了调降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监管从2023年9月起要求人身险公司开始执行“报行合一”,也就是指保险机构实际执行的定价与向监管机构报备的产品定价假设需要保持一致。目的是压降人身险的渠道费用,直接降低保险行业成本,增加效益。 执行效果看,实施“报行合一”之后,人身险业的渠道佣金水平降低了30%,仅仅2024年就节约了超过1200亿元的经营成本。 然而,“报行合一”之后,业内专业人士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取“高附加费用+低客户收益”的产品策略,将渠道利益放在客户利益之前;此外,还有部分机构人士反馈,虽然整体渠道费用有所下降,但在费用分摊方面仍然存在不公平竞争。 在费用管控下,“费用漂移”成为业内常见的规避技巧。比如在车险实施“报行合一”后,虽然车险业务的费用支出有所下降,但非车业务的费用同时提高了,费用问题依然突出。有些公司甚至将今年的费用递延到明年,这意味着,他们断定费用管控难以持续。 保险业这项降费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一是人身险的费用继银保渠道、经纪代理渠道实现大幅下降后,目前个人代理人渠道的“报行合一”因为缺乏明确规定,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除了人身险,“报行合一”还要继续在财产险中的非车险业务推行,但非车险险种繁多,对应的费用高低水平差距很大,而且与渠道相关的部门和利益也关联更多,难以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推行。 “报行合一”未来将如何深入推进?更多内容请看《保险业降费行至深水区》。 《宜宾押注未来》 在2024年12月初的光伏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极力呼吁理性规划光伏产能:“不要想着自己能活,别人就一定会死。要多推演,有可能投资冲动就被抑制住了。” 当前,光伏行业正处在产能过剩的下行周期,而地方政府却别有诉求:宜宾市政府出资主办了这场光伏年度盛会,初衷是借此向上千名前来参会的行业参与者做营商推介、招商引资。 宜宾市是光伏领域的后来者。宜宾曾用四年时间,从无到有地打造出一个全国领先的动力电池产业,这为宜宾打开了新思路:不再局限于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发展产业,转而思考如何“创造”产业。能源革命和绿色低碳发展大趋势之下,宜宾得出的结论是:在新能源产业的细分赛道里,晶硅光伏产业可能最适合宜宾。 宜宾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坦言,宜宾借鉴了“合肥模式”:政府以投资形式构建全产业链,聚焦某个产业,并在每个环节招引至少一家头部企业,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不过,宜宾也没有照搬“合肥模式”,而是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绿电能源优势。宜宾是水电大市,发电装机容量980万千瓦中,绿电占比85%。业内人士认为,宜宾在与众多地方政府招商竞争中杀出重围,吸引宁德时代落地投资,关键是在水电。 然而,光伏与锂电两大行业从2023年以来急转直下,到2024年都陷入全行业普遍亏损。而且面对复杂而又不确定的国际环境,宜宾还面临着海外竞争——2024年,光伏企业“出海”加速,企业海外产能逐渐起势,“出海”布局转向中东、美国等。传统产业已经要到达天花板,各地政府都在拿出资金发展未来产业,他们可选的战略新兴产业还有多少?更多内容请看《宜宾押注未来》。 《重写生命演化史》 如果有摄像头对准16亿年前的地球,那么画面会是一片荒凉。陆地上,空空荡荡;海洋里,基本是肉眼难以辨认的单细胞生物。在古生物学界的传统叙事里,最早期的生命大约于42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之后有30多亿年的演化过程非常缓慢,一直以微型、简单、肉眼不可辨的微生物形式存在。距今约10亿年前,出现了一些简单的多细胞真核生物,比如红藻、绿藻等,距今约6亿年前才出现了大型复杂多细胞生物,而动物则要在距今约5.4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之后才开始大量出现。 但现在,新的故事出现了,在距今18亿至8亿年间、被称为地球“枯燥的10亿年”(Boring Billion)里,有一抹名为“壮丽青山藻”的亮色。 这要归功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团队,而最关键的发现者是朱茂炎的博士生、现南古所助理研究员苗兰云。从2015年开始,苗兰云从燕山地区“长城群”地层中采集了几百件岩石标本,苗兰云为研究这批化石付出了八年时光。其间,她的文章数量、研究进度、毕业时间无不落后于同龄人,博士后出站延期两年有余。2024年12月13日,这一研究入选《科学》杂志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与马斯克旗下SpaceX的“星舰”成功“筷子夹火箭”等成果并列。 壮丽青山藻,一种可能长度达1毫米、用孢子繁殖、很接近绿藻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它出现于距今约16.35亿年前,透露出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全新叙事——真核生物的多细胞化,是生命演化史的重要事件,竟然要比科学家们认为的时间足足提前6亿年。这一划时代的研究又是如何完成的?更多内容请看《重写生命演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