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廣州政府沒錢?拆遷戶哭慘了:「拆遷返貧」的時代來了。拆遷致富成了絕唱!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拆字一噴,喜提大奔,房屋一扒,帕拉梅拉」嘅時代,真嘅一去不復返了。 最近呢排時間,廣州嘅拆遷戶懷着冷了卻嘅心窩俾我哋打了個樣兒—— 呢座一線城市嘅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一個接一個出爐,把大伙兒睇得一愣一愣嘅。 因為拆遷,白雲石井潭村最近火了一把,只不過跟前輩獵德、冼村嘅火完全不系一個路子… 潭村6600元/㎡嘅拆遷補償方案,唔單只把當事村民集體整懵der了,還憑一己之力讓「拆遷致負」、「拆遷返貧」兩個新概念漢語單詞上咗熱搜。 那潭村村民拆了遷到底能拿幾多錢呢?我給大伙兒算了筆賬—— 比如,村民譚魚頭有套大宅,面積咱直接打到頭兒,算它280㎡,冇一磚一瓦違建。 揀棄產拿錢,3個月內搬遷,村民譚魚頭一共可以拿到手裡210萬。 一線城市、主城區、拆遷補償款每平方米6600…當呢幾個詞連在一齊時,系唔系潭村嘅當事人都能「丟」聲四起。 6600/㎡去買商品房?搞嚒嘢!要系不想背房貸,那老少爺們兒恐怕只能就近考慮肇慶和清遠了。 只要系不想挪窩,噉就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對面商品房賣43000-45000/㎡,拆遷補償款拿到手裡一共才210萬,買100㎡少講得貸200個w,30年按揭,月供8000打底。 大伙兒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子,廣州市嘅人工中位數有冇8000。 你還指望拆遷後嘅村民,上珠江新城、上琶洲CBD去,996、007搬磚掙到呢個數?飲酒嘅時候但凡就上一粒花生米,亦都唔能醉到呢個份兒上啊! 日頭想,夜裡哭,發夢想當拆遷戶…鬼知道真當上咗拆遷戶,居然系呢種體驗! 白雲石井潭村嘅拆遷,俾我諗起了當年廣州獵德嘅造富神話—— 啊,貧道手中嘅那唔系拆遷紅頭文件! 那叫靈魂火符,可對富豪排行榜單體造成道數1.5倍嘅神聖傷害。 再睇呢授金體「拆」字,往牆上一噴就能召喚七級神獸,買樓買車買樓車,所向披靡! 都系在廣州,同樣系拆遷,獵德拆出咗首富,潭村卻只拆出個首付。 乜野也沒幹,就因為拆了個遷,原地變身武狀元蘇乞兒了,有冇搞錯? 雖然事兒沒攤到自己頭上,但潭村村民嘅拆遷遭遇已被全國好些城市嘅老百姓重點關注。 原因無他,大家都擔心咁個拆法哪天扣自己腦袋殼子上,點算? 而家,潭村拆遷已被叫停,但類似情況在廣州別嘅區域板塊那事一點都沒停—— 番禺里仁洞村選棄產嘅,「拆一補一」部分按20000元/㎡補償,超出嘅算18500元/㎡; 同在番禺嘅沙溪村拆遷,「拆一補一」部分按15000元/㎡補償;超出嘅算13500元/㎡; 海珠鳳和(康樂村、鷺江村)棄產揀貨幣補償嘅,復建按12500元/㎡補償。 照咁個拆法,遲早能湊出一副等差數列… 甘先沒幾年功夫,拆遷嘅畫風為毛講變就變? 思來想去,我覺得呢入邊最核心嘅原因有兩個: 其一,房地產行業利潤預期變了。 呢系拆遷不復當年之勇,最根本嘅原因! 以前,在工業化與城市化交相輝映嘅嗰啲年,核心城市房地產行業絕對一時無兩。 一方面,發展商拿地價格照而家比真心系白菜價! 以2015年嘅廣州為例,全年出讓地塊184宗,賣地收入共950多億,整體樓面價約合5700多/㎡。 那一年,全國300城樓面價1820/㎡,四大一線城市平均樓面價亦都唔過9184/㎡! 在呢種情況下,發展商梗系有足夠嘅利潤空間去跟拆遷戶談補償款! 另一方面,核心城市嘅房地產市場預期固若金湯! 甭管系10000/㎡賠償也好,仲系20000/㎡賠償也好,我給你補完,不但拿地成本依然可控,你拿了錢還得乖乖買樓。 甭管張三來買仲系李四來買,因為有足夠嘅預期,只要系好城市、好地段嘅房屋就不愁賣。 與其跟個把拆遷戶大費口舌,還不如快啲兒給錢打發人把好地騰出嚟。 樓市上升期,人人信奉高周轉為王,講究嘅就系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那時候,對於大城市城中村嘅村民和市區老破小居民來講,推土機和印鈔機基本可以劃等號… 但系時過境遷,拿地蓋房對於發展商來講,成咗一筆「不賠就算賺」嘅買賣,賣地嘅坐地單位梗系對呢事兒門兒清—— 叫價低了賣地嘅蝕底,叫價高了拿地嘅嚇跑了。 在呢種情況下,壓縮一下有可能壓縮嘅成本,就成咗所謂「必然選項」。 截至舊年底,廣州市商品房庫存面積1230.66萬㎡,平均去化周期為19.6個月; 而2015年底,上述兩個數值分別系約910萬㎡和7.53個月,八年前嘅去化周期連而家嘅零頭都唔到啊! 疊加房企自身嘅償債壓力,一分錢掰成兩瓣花過分嗎?那明明叫基操! 其二,拆遷徵地嘅主導單位變了。 聽到呢度,估計有大醒目想懟一句了—— 而家城中村改造立法了,廣州舊改,已經從市場化主導全面轉向政府主導。舊改操盤手根本就唔系房企,而系地方政府! 呢種講法,對,亦都唔對… 地方政府真既已經取代了房企成為舊改操盤手,但若冇發展商嘅參與,呢個事兒其實很難落地。 拆遷村民最終能拿到幾多錢,拿錢多不多,歸根到底仲系發展商嘅利潤空間講了算。 那地方政府操刀拆遷,最大嘅改變究竟系乜野? 逃不出呢兩點—— 首先,拆遷戶嘅利益更直接地與地方財政收支、發展商後續利潤捆綁在一齊。 呢意味住無論拆遷戶點樣爭取自身權益,都會受限於上述兩點,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其次,想當釘子戶只會越來越唔可能,以前動遷需要得到9成以上嘅村民同意,而家只要2/3通過就行; 如果您真想硬剛到底、拒不配合,那地方政府只有依據國家相關規定,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了… 財政層面和法律層面嘅事兒都系呢度擺着了,還指望像10年前一樣哄着你玩? 快醒醒吧!呢年頭兒除咗拆遷戶自己,沒人願意慣拆遷戶毛病! 廣州潭村嘅拆遷補償方案被暫時叫停了。 某種程度上講,真既系個好事兒。 老百姓嘅訴求能夠被商議,本身就意味住大家嘅訴求得到咗應有嘅重視。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嘅補償,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準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呢一點,只要下基層實地調研一番就能輕而易舉地了解: 按6600/㎡嘅標準給予拆遷補償,廣州白雲石井潭村嘅呢啲老鄉們生活水準有冇降低、長遠生計有冇保障。 對於老百姓來講,依法依規拆遷,既能充分保障大伙兒嘅利益,於情於理於法也通通講得過去。 從而家嘅實際情況來睇,要平衡城中村改造嘅社會效益與拆遷戶嘅合法權益真既需要大智慧,要系啥困難都冇,拿過嚟N多年前嘅作業照抄就完事兒了。 噉樣嘅現實,好似在提示我哋,唔要再指望拆遷一夜暴富。 無論系房地產嘅自身行業預期睇,仲系從地方財政債務情況睇,拆遷戶都很難再造獵德式嘅神話。 非但現實狀況不允許,還與共同富裕嘅發展目標相牴觸。 理性嘅做法,依舊系尋求合法途徑,合理提出自身訴求,自覺摒棄所有不切實際嘅想法,見好就收。更唔要去買套老破小博拆遷。 在「拆遷致富」嘅年頭兒,您咁干尚且屬於零和博弈,拆就系一百,不拆就系零; 更何況,而家拆遷大概率亦都咁回事兒,您再買套老破小博拆遷,那系純純嘅得不償失,給老破小業主送人頭兒、刷經驗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