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逃避自由》:为什么人人都渴望自由,但却又要逃避自由?|听书 有声书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弗洛姆是美籍德国犹太人,出生于1900年。他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就一直从事精神分析研究,也是20世纪著名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哲学家。1934年德国纳粹执政之后,34岁的他就跑去了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逃避自由》这本书,就是他在哥大的时候写的,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著作。 一、什么是自由? 简单来说,自由就是人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能够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创造性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实,一个人在出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没有自由的。弗洛姆把这个时期人和外部环境的联系,比如说和父母、家庭的联系,称为“始发纽带”。也就是人与生俱来带有的某种社会联系。他认为,这种始发纽带一方面意味着人缺乏“个体性”,也就是说,你没有独立人格,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给人带来安全感。 但是长大后,你开始意识到,自己和父母是各自独立的个体。从这个时候开始,你就开始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分离了,你就开始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渴望自由与独立的愿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这个过程就是弗洛姆在书中所说的“个体化的过程”。 但是,自由给我们带来的后果也是复杂的: 第一,脱离始发纽带,使我们的自我力量得到增长,我们开始建立完整的独立人格。 第二,就是日益加深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二、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为什么要逃避自由? 首先,在分析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对现代人的影响时,弗洛姆也肯定了资本主义对人的心智、社会和政治生活都具有解放作用。 其次,他认为资本主义也使个人更孤独、孤立。弗洛姆认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迫使人学会自力更生。 在经济上,人们把实现经济目标视为个人最终的目的。 在人际关系方面比较冷漠。 最后,战争的威胁也给人带来巨大的不安全感。 三、人是如何逃避自由的? 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弗洛姆提出了三种人们逃避自由的方式。 ● 是把自己和其他人捆绑在一起,成为一个权威体系中的一员。 弗洛姆认为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服从于权威,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受虐”;另一种则是把自己变成权威本身,来控制其他人,也就是“施虐”。无论你是施虐还是受虐,其实都是剥夺了独立的自我。 ● 搞破坏 就是有些人对他们自己的生存状态不满意,他们对抗世界的方法是:我要毁灭地球。如果一个人搞破坏的欲望被环境压抑了,比如说他能力很弱,没能力破坏外界环境,那么他就会转向自我毁灭,他就伤害自己,也就是自虐。 ● 机械趋同。 就是说机械性地趋向于同一种行为方式,通俗点说,就是随大流。 四、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呢? 弗洛姆认为自由的扩大并不一定导致恶性循环。人是可以自由但并不孤独的。但是这种自由不能依赖于别人去获得,而需要依靠自己,靠自己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就是要多尝试自发性的行为,让自己更多从自己身上获得满足,而不需要依靠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