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教育能翻轉階級 別傻了 階級正世襲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網路上常看到有文章鼓吹「努力就有收穫」,並報導那些大老闆或成功人士創業維艱之類的,或者抨擊那些「魯蛇」就是不努力才魯。事實上,很多人一開始的起跑點就不一樣,真正從教育翻身的還是少數。台大教授駱明慶研究指出,「台大生有一半的比例被雙北市包辦,其中最多的來自大安區」。所以說,教育能翻轉階級嗎?別傻了,階級正世襲! 很多成功人士或勵志類書籍都告訴你:在學期間要多培養第二專長、參加社團培養團隊合作、去當國際志工培養同理心、出國交換或參訪培養國際觀。其實,這些建議是講給「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小孩聽的,沒錢家庭的子女都忙著打工賺學費,連出國的費用都負擔不起了,還搶著報名國際志工、出國留遊學? 教育被視為給弱勢學生有階級流動的機會。陳水扁出身三級貧戶,就讀台大法律系進而成為總統。然而現今的台灣,教育能翻轉階級? 曾讀過台大、交大、政大的陳韋賓告訴你:別傻了,教育是很難翻轉階級。那些你在新聞上看到的成功案例,也就是統計學說的「倖存者偏誤」,其實沒成功的案例一大堆,只是你不知道罷了。教育大部分都是在「階級複製」,台大學生大多來自於高社經地位的家庭,弱勢生(包含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家庭等)比率不到1%。 陳韋賓舉例,像是英文能力,根本就是你出生就決定好了!出生在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勢必有較多的資源讓你去學習外語,甚至雙親的外語能力就相當不錯,讓你從小耳濡目染,自然優於其他同齡的孩子,形成正向循環。 相反地,在資源相對匱乏的家庭裡,除非你是「他媽的天才」,否則你只是一般人,大概也沒啥多餘的金錢學習外語,從小被嘲笑發音,考試也考不好,自然對外語興趣缺缺,最後形成英文很爛的負向循環。 ------- 📕誰是台大學生?投胎在台北市大安區就贏在起跑點! 台大學生有5成以上是台北人,每11人之中1人來自全國均收入最高的大安區。 至於屏東縣、雲林縣、嘉義縣、苗栗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澎湖縣和連江縣的九個縣,台大學生比率均在1%以下。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2016年論文〈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 📕頂尖大學弱勢生比例低,窮學生難翻身。考上頂大不光是學生的實力,反映的是學生的社經地位落差。 ──根據教育部2015年統計,頂尖大學弱勢生(包含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家庭等)比率大都不到2%,台大0.9%、清大1.35%、成大1.34%、交大1.11%,遠低於全國所有大專平均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