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何来阿姜查》No Ajahn Cha 戒德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何来阿姜查》No Ajahn Chah 作者 阿姜查 妙音 录音 法園編譯群 編譯 法锦出版社 制作 法耘出版社 出版 【戒德】 小心,仔細地觀察我們的戒。戒,就是慚愧心。我們所感到疑惑的,就不該去做或說,這就是戒。所謂清淨,就是超越一切的疑惑。 修行有兩種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以戒德、戒律的增長構成基礎,目地是為了將快樂、和諧帶入人們中。第二個層次是以解脫為唯一目標的法的修習。這種解脫是智慧與慈悲的根源,也是佛陀教法的真實動機。明瞭這兩層次才是真正的修行基礎。 戒,是在我們內心裡增長的「法」的父母,它也提供了心一個正確的培養和導引。 戒,是和諧世間的基礎,使人們可以真正地活得像人一樣,而不像動物。增長戒德是在於我們的修行之心。遵守戒律,長養慈悲以及去尊敬一切生命。對你的行為和言語保持正念,利用戒德使你的生活樸實和清淨。以戒做為你所為一切的基礎,如此一來,你的心就會變得慈悲、清明和寧靜。在這種環境下,禪坐會很容易成長。 照料你的戒,要像園丁照顧他的花木一樣。不要去執著大或小、重要或不重要。有些人想走捷徑,所以他們說:「忘掉定吧!我們直接如觀;忘掉戒吧!我們從定開始。」我們對於執著有這麼多的理由。 正精進和戒並不是在於你外表的所為,而是不間斷地持續你內在的覺醒與收攝。因此,佈施罷!如果以善的動機佈施的話,能帶給自己和他人的快樂。可是,為了使佈施清淨,戒必須是佈施的根本。 佛陀教導我們要止惡、行善,然後清淨自己。那麼,我們的修行就是要去除那些無意義的,而保存那些有價值的。在你的心中,仍然有任何惡的或缺失嗎?當然有!那又為何不去清掃那棟房子呢?但是,真實的修行不僅只是除去那些惡的,長養善的,這只不過是修行的一部分而已。到最後,我們必須超越善和惡。最後會有一個包容一切的解脫,和一個來自愛與智慧自然流露的無慾之心。 我們必須從我們所處的當下開始,直截了當。當前兩個階段——戒德和正見,圓滿之後,第三階段的根除煩惱(雜染)會不假思考地自然發生。有了光之後,就不需去擔心如何解除黑暗,也不需去疑問黑暗到了哪裡去了。我們只需知道有光就好了。 遵循戒律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遵守老師給予我們的規矩。第二層次的產生是:我們本身去遵守它們。但是,對於那最高層次的人而言——聖者,是不需要去想戒律和對錯的。這種真正的戒德,是來自打從內心的認知四聖諦和所做所為都是發自這種理解所得來的。 有些出家人還俗去槍彈每日在他們中穿梭的前線。他們比較喜歡這樣,而且真的想去。危機在他們四周潛伏,然而,他們仍然喜歡死於槍彈之下,但卻沒有任何人想為增長戒德而死。這真令人驚訝,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