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島在線上】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島在線上】#是誰殺死太平島海域的珊瑚礁? 今年四月中研院鄭明修研究團隊前往太平島海域進行調查,發現以往生長狀態良好的珊瑚礁生態,這次在水深兩公尺以下的海底珊瑚,90%以上都死亡,尤其石珊瑚全滅,鄭明修表示潛水四十多年都未見此慘狀,感到震撼與驚訝。經過調查,發現為數不少的棘冠海星(又稱魔鬼海星),研究人員使用穿越線測量,14條測線共記錄到532隻,換算下來大約一萬平方公尺就有760隻棘冠海星,超過警戒值,達到大爆發等級。 棘冠海星以活體石珊瑚的珊瑚蟲為食,一隻成年的棘冠海星,每年可啃食掉4-6平方公尺的珊瑚,對珊瑚礁生態衝擊很大。鄭明修形容說棘冠海星吃完就走,如同蝗蟲過境。他以2017年珊瑚總體檢時和2021年的石珊瑚覆蓋率來看,2021年99%的石珊瑚死亡,這次也首度發現連柳珊瑚、軟珊瑚也成為棘冠海星的覓食對象。 飽食後的棘冠海星,在飢餓狀態下可以存活六個月,白天小型個體會躲在不易被發現的珊瑚群體下方或是縫隙處,要完全移除並不容易。1970年代澳洲大堡礁就曾發生棘冠海星大爆發,至今還無法根除。十多年前南海的西沙群島也遭遇棘冠海星大爆發,至今珊瑚礁生態系一直未恢復。目前各國採用的控制方法有手動移除、注射醋酸、保護大法螺與珊瑚礁魚類等天敵。保護底棲無基椎動物捕食幼生,控制營養鹽污染等方式。 鄭明修推估太平島棘冠海星大量發生的原因,其實與人類行為息息相關,一是天敵的消失,大法螺是棘冠海星最主要的天敵,另外像是油彩蠟膜蝦、龍王鯛、粗皮鯛、龍頭魚等珊瑚礁魚類等,大約有八十多種魚類會吃小棘冠海星,浮游幼生時期的棘冠海星,更是許多魚類的食物。但是當人類取走大法螺或是珊瑚礁魚類,也就改變了海洋生態系的平衡。二是人類對海洋的污染,當含有營養鹽的水流入大海,就會造成藻類增生,也就提供了棘冠海星幼生足夠的食物來源,讓棘冠海星得以長大。另外像是氣候變遷造成大量魚類死亡,也都會影響棘冠海星的存續。 面對這波棘冠海星的來勢洶洶,鄭明修呼籲台灣、東沙群礁、太平島的生態監測應持續進行,才有機會在棘冠海星大爆發前及早因應,未來太平島則是需要持續投入人力與經費來進行棘冠海星的長期調查與監測。除此之外,人類行為的改變,保育大法螺及珊瑚礁魚類、減少海洋污染,才能讓海洋生態保持自然平衡,海洋永保生機。 #棘冠海星 #珊瑚礁 #太平島 整理 林燕如 剪輯 林燕如 畫面提供|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