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甚麼是殘奧會?殘而不廢!2020東京帕林匹克運動會!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甚麼是殘奧會?殘而不廢!2020東京帕林匹克運動會! 隨著奧運的落幕,緊接其後的就是“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相信你也跟我一樣好奇什麼是“帕運會”,那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這是個什麼樣的國際賽事。 “帕運會”又稱為“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顧名思義,就是特別為殘疾人士舉辦的運動賽事,由一名神經科醫生路德維希·古特曼爵士創立。在1948年倫敦奧運開幕當天,古特曼為二戰時受傷的軍人組織了坐在輪椅進行的射箭比賽,也由此延伸發展成1960年在羅馬主辦的第一屆“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從當時的400名運動員,23個國家,8種體育項目開始,每四年舉辦一次,至今屆的東京殘奧,已發展成4500名運動員,163個國家,22種體育項目的比賽。當然,在夏季殘奧會的發展過程中,也沒忘了與1976年在瑞典恩舍爾茲維克舉辦第一屆冬季殘奧會。 而你是否會好奇,每個運動員的缺陷都不同,該如何公平地進行比賽? 首先,運動員必須要有以上這十種殘障之一: -肌肉力量受損 -被動運動範圍受損 -肢體虛弱 -腿長不等 -身材矮小 -肌肉緊張 -動作不協調 -不自主運動 -視力障礙 -智力障礙 為了避免選手們因身體缺陷不同而導致競爭劣勢,所以製定了分級系統,不同的運動項目的分級系統也會不一樣。 就拿殘奧會獨特的“硬地滾球”項目做例子,就分成BC1 - 4: BC1: BC1級運動員由於協調性受損導致腿、手臂、軀幹受影響,行動嚴重被限制。他們可以抓球、扔球且不需要輔助設備。可以控制腿部的運動員被允許用腳踢球。 BC2: BC2級硬地滾球運動員的軀幹控制和手臂功能優於BC1級運動員。對於手臂和手的控制讓他們可以通過不同抓球方式通過正手或反手擲球方式將球擲出。 BC3: BC3級運動員由於大腦或非大腦原因導致手臂、腿部功能嚴重受限,軀幹控制差或無法控制。另外,他們無法持續抓球或擲球。為了幫助他們完成擲球,他們可以使用斜坡道或其它輔助設備,在運動助理的幫助下將球滾起來。 BC4: BC1-2級包括肌肉緊張,非自主運動或動作不協調的運動員,BC4級運動員包括非大腦起源導致殘障的運動員。可能的健康狀況包括進行性物理量和肌肉萎縮(肌肉營養不良),脊髓損傷或截肢,對全部四肢產生影響。運動員通常採用擺式投球法,有時會用雙手雙臂。他們必須佩戴手套才能持續抓住球在手中。 我相信殘奧會延續到今天進步最多的不是比賽系統,而是社會對於殘障人士的態度和認知。 让我们继续关注并支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