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391|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savevideohd.ru
品味世间百态,感悟智慧人生。 欢迎订阅我的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readingfuns... 0:00 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1:39 ①:她的一生跨越世纪,却始终以轻盈的姿态承担生命的重量 15:02 ②:人生的价值在于修炼灵魂,自我完善 30:03 ③:人生实苦,不过是灵与肉的斗争 44:44 ④:尽管命运波澜起伏,内心始终淡定从容 57:00 ⑤:天地生人的目的,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 1:11:07 ⑥:苦恼的人世,恰是锻炼人的处所 1:23:25 ⑦:世界好比一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不相同的灵魂 说到杨绛,或许大家会想到是钱钟书的妻子,杨荫杭的女儿,或是钱瑗的母亲。但她首先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一个被大家尊称为“先生”的女学者,同时也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 在杨绛先生几近百岁之时,她开始盘点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并将其所思所想融入到绝笔之作《走到人生边上》。世事艰难,她却能够从中寻找内心的安定与从容。 (杨绛)先生103岁还在写书,字字平淡,又尽得风流;她的长寿,让我误以为她是永生的人。她的离去,唤醒了我对她无限的崇敬,也让我感到无限的悲伤。 当我们经历迷茫、抱怨生活的时候,不妨翻开这本《走到人生边上》,试着在痛苦境遇中,体会人间百味,找寻人生的方向。 杨绛本名杨季康,1911年出生于北京,她的父母都是江苏无锡人。杨绛小时候,经常跟着家人四处搬家。 1920年,杨绛跟随大姐、三姐前往上海启明上学,后来考入苏州振华女中。 杨绛一直很想报考清华大学,1928年,她鼓起勇气尝试却以失败告终。 于是,转投苏州东吴大学。 1932年,她从苏州东吴大学毕业,终于如愿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也正是在清华大学,她与丈夫钱钟书相识。 第一次见面,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 “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回答。 从此,杨绛与钱钟书开始恋爱。1933年,杨绛与钱钟书在苏州一饭馆内由男女两家合办订婚礼。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成婚,不久一同出国留学。无论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足迹,并有了可爱的女儿钱瑗。 1938年,杨绛随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杨绛精通外语,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杨绛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1997年和1998年,应该是杨绛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两年。在这两年中,爱女钱瑗因患脊椎癌去世。后一年,丈夫钱钟书也去世。 2011年,已经百岁的老人杨绛查出患有心衰,但她依旧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晚上一点半才睡觉。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遵照杨绛遗嘱,丧事从简,享年105岁。 杨绛早在193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百年来笔耕不辍。她的作品很多,比如:剧本《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 其中,《称心如意》讲述了当时富人们所谓上流人物们的下流品行,呈现了大上海的社会全貌; 《弄真成假》是一个五幕话剧,主要写穷青年周大璋抛弃女友张燕华,冒充富家子弟,用甜言蜜语追求地皮商老板张祥甫的女儿婉如,终于博得了她的芳心的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小说《倒影集》《洗澡》,论集《春泥集》《关于小说》,以及我们熟知的散文《将饮茶》《干校六记》等等。 《将饮茶》讲述了作者父亲和姑母的生平以及夫妻二人在“文革”的遭遇,笔触细腻,幽默风趣,记录了作者记忆里的人和事,不仅有突出的人物刻画,还有时代氛围下平凡感人的故事; 《干校六记》则记述了1970年到1972年间作者夫妇在河南干校的种种“琐细的旧闻和飘忽的感受”。 之前我们提到过,杨绛先生精通外语,我们现在读到的很多外国文学名著,比如《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不少都有杨绛翻译的版本。 杨绛先生的人生经历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骨架”,而那些血肉般的细节,我们则可以在《走到人生边上》这部散文集中慢慢了解。 自2007年《走到人生边上》出版以来,有不少人对书名感到好奇。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也许是为人生描边,而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则是一位老人对自己命运的预感、对自己人生的重读。 2005年1月6日,杨绛由医院出院,回到三里河寓所。自从独女钱瑗以及丈夫钱钟书相继离开人世后,杨绛先生便一直深居寓所,很少外出。 躺在医院病床上时,杨绛一直在思索一个题目:“走到人生边上”。一回家,她立即动笔为这篇文章开了一个头。 从此她好像着了魔,给这个题目缠住了,想不通又甩不开。 她开始寻寻觅觅找书看,从曾经读过的中外文书籍,例如《四书》《圣经》,到从未读过的,例如美国白璧德的作品,法国布尔热的《死亡的意义》。 虽说读书可以帮助人思索,但写作时往往是这里想通了,那里又堵死了。 杨绛不禁感叹“年纪不饶人”按理说自己应该是最清闲的人,既不管家事,又没人需要她照顾。 可是老人小辈多,小辈又生小辈,好朋友的儿女又都成了小一辈的朋友。近在北京、远在国外的,过年过节,总来看望她。 杨绛虽然闭门谢客,亲近的戚友和许许多多小辈们,却也随时“可以冲进门来”。这样一来,她虽然高兴,但清闲也保不住了。 这时候的杨绛,年事已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病痛,经常出现失眠、高血压、右手腱鞘炎不能写字等状况。再加外来的干扰,都得对付,还得劳心。 2005年她出院后擅自加重降压的药,效果不佳,经良医调整,才渐渐平稳。但“走到人生边上”这个题目,偏又缠住她,使她无法忘怀。 当睡了个好觉,头脑清楚时,她就呆呆地坐着,吃也忘了,睡也忘了,一坐就是半天,往往能想通一些问题。 杨绛自己也没想到,她这一辈子,脑袋里全是想不通的问题。这篇短短的小文章,花费了她整整两年半的时光。废稿写了一大叠,才写成了四万多字。 回到《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部散文集,共分为两部分,在前半部分,杨绛关注了神和鬼的问题,人的灵魂、个性、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以及人类的文明等问题。 融会了文学、哲学、伦理学、精神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后一部分“注释”由多篇散文构成。 这是杨绛对于生死以及人的本性、灵魂等哲学命题的一次终极思考。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和自己的老、病、忙斗争中挣扎着写成的。 此时的杨绛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 但杨绛想问:我死了是我摆脱了遗体?还能走?怎么走好?走哪里去? 杨绛想不明白。她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上,这类问题,只在内心深处自己问自己。 朋友们都说人死了就是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虽然各人说法不同,口气不同,他们对自己的见解都同样坚信不疑。 但是杨绛发觉不对劲,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他们自信不迷,可是他们的见解,究竟迷不迷呢? 比喻只有助于表达一个意思,并不能判定事物的是非虚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只借以说明人生短暂。 我们也向人祝愿“如松之寿”、“寿比南山”等等,都只是比喻罢了。 名与实必须界说分明。老子所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名与实的界说不明确,思想就混乱了。 在书中,杨绛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实际生活经验,自己思考。 她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一直探索下去。 她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 在接下来的共读中,我们将跟随杨绛先生一起,探索灵魂的深度与归宿。而灵魂,最根本的载体是人。 那么,人的肉体与灵魂,又是什么关系呢?我们所谓的“我”,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歡迎嘗試我頻道裡的其他影片👇🏽 唐浩明《曾国藩》 • 唐浩明《曾国藩》 阿耐《余生》 • 阿耐《余生》 感悟: • 感悟 读书: • 读书 社会: • 社会 轶事: • 轶事 育儿: • 育儿 家庭 • 家庭 明星: • 明星 影视: • 影视 真人秀: • 真人秀 红楼梦: • 红楼梦 人到中年: • 人到中年 大江大河: • 大江大河 苏童: • 苏童 【英】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四部曲》 • 【英】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四部曲》 #podcast #经典 #好书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