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骨髓27週年相見歡》台灣受贈者:李羿樑 捐贈者:陳佑維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謝謝救命百分百 髓緣親更親 2020年10月31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27周年「豐生髓起」移植相見歡在慈濟高雄靜思堂舉辦,講經堂講台上播放著造血幹細胞受捐者李羿樑的短片,短片中記錄著李羿樑生病後,父母照顧他的心路歷程。 ◎感恩 願意捐贈 救命之人謝謝您 李羿樑一歲半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三歲半復發,醫師建議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在等待配對移植時,父母最擔心的是怕他來不及等到捐贈者;病重時昏迷指數三,那時候很緊張,一度家人以為救不回來了,還好碰到電子工程師陳佑維伸出援手,四歲半李羿樑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移植後李羿樑因有腦囊腫的關係發育比較遲緩,較為怕生,學習能力也趕不上同齡孩子。雖然移植後一直都在追蹤看醫生,他們很是無奈。但爸爸認為移植了,就是老天爺要救這個孩子;媽媽留著眼淚說:「孩子稍微遲緩沒關係,只求他能平安長大!」 為了治療李羿樑,全家人非常打拼,媽媽照顧家人生活也帶著羿樑往返醫院求診,爸爸辛苦的做二份工作,一個做便當,有時要送便當早上七點上班,跑腿到下午兩點。另一份是做物流,晚上八點到隔天四點半。哥哥也告訴自己要乖乖讀書,不要再增加父母的壓力。因為家境的關係,李羿樑造血幹細胞移植費用獲得慈濟的全額補助。 相見歡的舞台上,十一歲的李羿樑由爸爸媽媽哥哥弟弟一起陪同上臺,全家總動員來參加相見歡,感恩他的救命恩人。期待和捐贈者見面,為了感恩捐贈者救命之恩,李媽媽親自寫了三封感謝信函要送給捐贈者。 相見的那一刻,李爸爸激動地抱住捐贈者陳佑維說「謝謝您願意捐贈,救羿樑的命!」激動地說當時羿樑還不到五歲,家庭經濟困難,甚至有人叫他放棄孩子,可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念頭,他相信老天爺會就這個孩子。獻上花束,李羿樑也緊緊抱住陳佑維,不懂得用語言表達的他只有透過肢體語言來感謝。 ◎把握種善因緣 願受贈者健康 擁抱著李羿樑,接過獻花,也將帶來的禮物送給李羿樑。捐贈者陳佑維分享在臺下就覺得他的受贈者應該是李羿樑,因為當時他捐周邊血的時候CC量並不多,讓他感覺受贈的應該是個孩子。六年來,捐贈者陳佑維心裡也掛念著受捐的孩子,不知有否平安長大?一年等過一年,都沒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心裡頭有點覺得不妙。在接到要相見歡的訊息時很開心孩子能活下來,希望之後都健健康康的永遠不再復發,他帶來的禮物是小孩文具,希望他在學業上能夠精進。 終於見到了捐贈者,李媽媽流著淚唸著感謝函,其中的一封說:「謝謝你救了我們家的羿樑,也謝謝老天爺的一個大考驗,在人命運的關卡才會有機會認識您,您是很有愛心的大善人……您會有福報的,謝謝您救了我們一家。」身高不高的陳佑維也幽默地說自己小時候也是笨笨的,希望羿樑長大後遺傳到他的大器晚成,但不要遺傳到身高。 1983出生的陳佑維,學生時代很喜歡捐血救人,但那時身體瘦瘦的,體重只有四十五或四十六公斤,每次捐血都因體重太輕被拒絕。2006年當時還在念大學的他,從慈青社得知有骨髓造血幹細胞捐驗血活動,想著有機會捐血就去參加驗血,而與骨髓捐贈結下緣份,種下了體驗另一層生命意義的機會種子。 經過八年,2014年種子終於發芽了,當接到與病患初步配對到時,陳佑維覺得既然有人需要那就幫助吧!因為對自己來說並沒有任何的損傷,而且一個人的一生難得有這樣的機會更應該要把握,一路的準備過程包含抽血、健康檢查以及注射藥劑,直到捐贈。他只希望受贈者可以早日脫離病苦,過著多采多姿的生活,譜寫更美麗的人生。他也感謝慈濟志工那段時間的關懷照顧,天天拿營養補品讓他顧好身體,可以達到捐贈要求的體重標準。 ◎植入百分百 健康無流失 移植經過六年,捐贈者陳佑維關心受贈者李羿樑目前身體狀況,李爸爸表示羿樑目前身體狀況還可以,就是一般的追蹤回診一年一次。李媽媽也說羿樑目前身體就差腦囊腫和缺鋅,只需要補充礦物質鋅而已,體內的造血都是當初陳佑維所捐贈移植的,很感恩沒甚麼併發症。或許真的太有緣了,陳佑維與陳奕樑血型同是O型,周邊血幹細胞的捐贈與受贈兩人百分百植入完全吻合。去年發生一個小狀況,讓李羿樑身體發燒了,後來又去做一次脊髓液檢驗,檢驗報告顯示都還是當初所植入的並沒有流失,讓李媽媽很感恩。陳佑維笑說希望也能植入他喜歡賺錢的特質。 茶敘時間,捐贈者與受贈者父母聊得熱絡,發現同樣住在桃園縣。李媽媽也分享,2014年在李羿樑接受造血幹細胞捐贈移植後,他們也好奇捐贈者是男?是女?住哪裡?當時也問過醫護人員,聽到不能相見時,讓他們很失望。李羿樑也常常會問為什麼不能和捐贈的人見面。等了六年,終於可以相見了,全家人很高興,一定要來當面感恩。有點內向的李羿樑則迫不及待地拆開陳佑維所送的文具把玩起來,靦腆的笑容,雖然沒有言語,默默的坐在陳佑維身邊,卻讓人看得出他的歡喜。加上捐贈者陳佑維的時時呵護,幫羿樑整理下衣服、收一下玩具,還讓陪伴的志工不要免強羿樑開口說道謝。讓旁邊的人有個錯覺,難道這是「髓緣」的關係嗎?怎麼兩人這麼親! ◎蔡素秋/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