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理財小時候讀書會《投資金律》【神經科醫生警告!】你我常犯的錯誤:你的投資是數學還是「莎士比亞」?避開追漲殺跌的致命陷阱!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在這集理財小時候讀書會中,國榮將深度分享威廉·伯恩斯坦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的核心精華。作者身為神經科醫生,揭露了我們在金融市場中的最大弱點: 投資不只是數學,它同時是莎士比亞——也就是說,它既需要極度理性,更不能忽略人性瘋狂。 人類的大腦幾千年來演化出的戰逃反應(杏仁核的反應)以及內分泌(如多巴胺)的影響,使我們很容易被市場上有心人士製造的新聞事件所引導,最終導致追高或恐慌殺盤。 我們將結合書中對人性貪婪與恐懼的反覆探討,並加上我個人15年的交易員經驗和真實故事,告訴你如何停止對抗鏡子裡的自己。 核心價值:四根穩健的投資支柱 伯恩斯坦提出了「四大投資金律」,它們就像是撐起投資穩定的四根椅腳,只要缺少一塊,你的長期策略就有可能跌倒或崩垮。 1. 投資理論:拒絕零風險的高報酬 理論的核心是:風險跟報酬是一體兩面。當你遇到「高報酬但無需承擔風險」的投資機會,你極可能正經歷一場詐騙。市場是個極度聰明的生命體,試圖打敗它是徒勞的。因此,伯恩斯坦建議直接投資整個市場,這也是 ETF(指數型基金) 盛行的理論基礎。 2. 金融歷史:從別人的事故報告書學習 華爾街沒有新鮮事。透過研究金融史,就像閱讀投資人的事故報告書。我們必須從鬱金香狂熱到2008年金融海嘯等歷史事件中,看清波動總是圍繞著貪婪與恐懼反覆發生。學會巴菲特的反向操作金律:眾人樂觀時戒慎恐懼,眾人恐懼時見獵心喜。 3. 投資心理學: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 你的最大障礙就是鏡中那個凝視著你的自己。我們常見的心理偏誤包括:對能力或風險承受度的嚴重過度自信,以及損失厭惡(虧損時的痛苦比獲利時的快樂大兩倍)。成功的投資目標,是追求成功機率最大化,而不是報酬率最大化。 4. 投資產業:認識你與金融業者的利益衝突 你必須認識金融業的本質:金融產業的商業模式是為了賺取你的手續費、保管費、經理費或績效費,這與你的投資目標不一定一致。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經理人的績效最終都輸給大盤。因此,務必要保持警覺心和辨識力,選擇低成本的投資工具。 節目分段 00:00 精采預告 01:10 核心理念與作者介紹 05:54 投資理論:警惕「高報酬零風險」的詐騙陷阱 10:59 投資歷史:從別人的錯誤中學 15:57 投資心理:戰勝損失厭惡與過度自信的爬蟲類腦 23:11 投資產業:不是所有建議都為你設想 28:18 建立財務堡壘的最終提醒與建議 #損失厭惡 #過度自信 #杏仁核反應 #詐騙 #交易員經驗 理財小時候 IG: / moneywings_org 理財小時候 FB: / moneywings.org 理財小時候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neywings 202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