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挪威奧斯陸─諾貝爾和平中心|旅行‧ 遇見建築#35 《世界大國民》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大家好,第35集,介紹北歐國家—挪威首都奧斯陸的諾貝爾和平中心。北歐國家建立的社會制度、社會福利國家的文化,創造了斯堪地納維亞人權文化的地域風格,「諾貝爾」三個字,是北歐國家的象徵。瑞典人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896.12.10)於1896年過世,遺囑決定捐出龐大財富,創立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及和平諾貝爾獎,1968年增設經濟獎,影響世界深遠。 諾貝爾或許希望挪威共享頒獎的意義,和平獎因此在挪威奧斯陸頒獎。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國際人權日,在奧斯陸市政廳頒獎。市政廳的很多空間,開放給遊客參觀,推廣遊客對和平認同的意義。 市政廳於1931年奠基,1940年挪威捲入二次大戰前,外觀完工。戰後恢復施工,1950年5月15日正式開放,紀念奧斯陸建城900周年。內部由8位畫家和17位雕塑家完成裝飾,建築裡外透過藝術表達,傳遞挪威自我傳統歷史裡戰爭及和平的重要訊息,主廳就是和平獎頒獎的所在。 諾貝爾和平中心位於19世紀後期奧斯陸西火車站(Vestbanestasjon)大樓,火車站至1989年停止使用。2005年和平中心博物館開幕,主要展示和平獎獲獎者對全世界的貢獻,以及傳播和平訊息的教育功能,也是一個文化和政治對話的論壇。 和平中心網站這樣介紹自己:「諾貝爾和平中心是關於諾貝爾和平獎的博物館。我們介紹和平獎得主及其工作,並講述諾貝爾與和平獎的故事。中心是一個討論重要社會問題的舞台。通過常設和臨時展覽、導覽、學校計畫以及各種活動和家庭活動,希望促進對與戰爭,和平及衝突解決有關的主題之反思和參與。」 和平中心是一個獨立基金會,由挪威文化部、私人贊助商和入場費資助。董事會6席成員主要有諾貝爾組織成員,並有一位博物館員工代表。獨立基金會結合官方法律規範及監督,並運用民間充足活力。 和平中心運用特展,創造議題,讓觀眾好奇,再度來館,這是博物館承諾作為論壇對話的一種方法。例如:2018年得獎者丹尼斯•穆克韋格(Denis Mukwege博士,剛果醫師)和納迪•亞穆拉德(Nadia Murad, 伊拉克人)的特展「THE BODY AS A BATTLEFIELD」,主題關於性暴力如何在世界範圍內被用作為戰爭武器。頒發和平獎一直有不少爭論,卻成為博物館特展及教育溝通的好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