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劉素雲老師: 修學淨土法門的一些要點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這樣修就通了,跟阿彌陀佛連上線了! 下面,我想就學佛人的現狀,談談我對修學淨土法門的粗淺認識,供同修們參考。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說: 第一,淨土法門,必須專修,不能雜修。 一切法門,都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能有成就,淨土法門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須專修,不能雜修。專修容易成就,雜修不容易成功。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不勝枚舉。 上海下賢老和尚、劉素青老居士,是老法師給予高度評價的,推薦給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是離我們最近的「專修」的最佳典範。 第二,世法不能貪,佛法也不能貪。 當今世界是一個欲壑難平的世界。有人貪世法,欲望多多,什麼都想擁有,就是把整個地球都給他,他也不滿足,他還想要月球。有人貪佛法,搜集各種法寶全部「珍藏」起來,有人需要法寶,他也不拿出來流通。有一次我勸他:法寶要拿出來流通,否則你就障法了,他一笑了之。 我認識的三個人,結局是這樣的: 一個爭官位沒爭到,氣死了。去了…… 一個爭官位爭到了,樂死了。去了…… 一個貪佛法,往生了,去了鬼道。 世法不能貪,佛法也不能貪。你可記住了嗎? 第三,諸佛如來,不分科系。 現在有學佛人把諸佛如來劃分了科系。比如:生病了,一 定要念藥師佛,讀《藥師經》; 消業障,一定要念《地藏經》,拜《梁皇懺》; 解災難,一定要念觀音菩薩。 這樣的學佛人,不知道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這句話。換句話說,阿彌陀佛是全能型的,他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知見錯了。平時還念念佛,一遇到具體事,就把佛號擱一邊了,認為念佛不頂用。這就造成了雜修。雜修的問題不解決,說明不信阿彌陀佛。你念佛,充其量積點人天福報,解決不了出輪迴的問題。 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念一聲佛號可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什麼災難、什麼業障不能消除?誰能給你無量壽?只有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無量光就是無量智慧。我們念阿彌陀佛還不開智慧嗎?要說去病,阿彌陀佛是大醫王,一句佛號叫「阿伽陀藥」,萬病總持,什麼病都能解決。諸佛如來不分科系。 第四,「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 這句話是蓮池大師的開示。這話不是隨便講的,蓮池大師不但這樣教導我們,他自己就是這樣做的。他是一個一生成就的大成就人,上品往生。他修淨土,「專」到了極點,正因為 「專」到了極點,所以他的成就才會這麼遠大。 上淨下空老法師有過這樣一段開示: 我們這一生,真正要想往生,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是一個「專」字,沒有別的訣竅,就是「專」。你要專信,來建立信心;專願,一定要發願求生淨土,而且要發大願,發菩提願;專念,就是念一句佛號,這就成功了。你真做到了,三個月就可見效果,這個效果你自己就有感受,這決不是虛無縹緲的,自己就能夠驗證。 老法師的開示告訴我們:你專到了極點,你就通了,跟阿彌陀佛連上線了,你就得到了阿彌陀佛的加持,自然就容易感應道交,那還愁不能往生嗎?認為法門要多修些才好,才保險, 那是凡夫的看法。 老法師教誡我們了,一部經、一句佛號,足夠了。你記住 了那三個字嗎?足夠了!千萬別再畫蛇添足了。 第五,「專修」?「雜修」?不是方法問題,是方向問題。 佛陀在《大集經》裡講過,正法時候的眾生戒律成就,成 就就是證果位;像法時期,眾生根性差一些了,禪定成就,修禪定要有定力才能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 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這是佛說的,是祖師大德說的。我們現在正處在末法時期,所以只有修淨土法門才能成就。這並不是說其他法門不好,也不是說修其他法門不能成就,而是從時節因緣來說,末法時期的眾生,只有修淨土法門才最契合根機,才有把握。 我們今天處在末法時期,我們能夠相信淨土法門,這就算 是應機了。如果我們修淨土法門又來一個大雜燴,那就成就不了了。這不是淨土法門不好,而是我們修學的方向錯了,你以為這一句佛號不保險,還要多念一些經咒,這是你自己弄錯了, 沒有認清專修的重要,沒有領會到佛陀開示的「末法時期淨土成就」的義諦。修淨土法門,要聽祖師的開示,就是一句佛號一部經,你才能一生成就。你不相信佛陀和祖師的開示,那是 你自己誤事,不能怪法門不對。 同修們,我們修淨土法門,究竟是專修還是雜修,這不是一個簡單修學方法問題,而是一個修學方向問題。請同修們萬萬保持清醒頭腦,不要把修學方向搞錯了,否則就南轅北轍了, 不能犯方向性錯誤啊! 什麼是「一向專念」?眾說紛紜,但似乎說得都有道理, 這就是佛佛道同吧!有一種說法,我覺得更準確、更貼切,還 有一點與眾不同。這個說法就是: 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直到最後一念也。而且關鍵是 在最後。 這次學習第八品經文,又亮了好幾個燈泡,其中一個燈泡 就是明白了為什麼祖師大德說,一萬個念佛人只有一、二個人 往生淨土?在這之前,祖師大德說的這句話我信,是仰信,我不懷疑。信是真的,不懷疑也是真的。但總想搞清楚為什麼會 是這樣?不是說萬修萬人去嗎? 這一回寫講稿,把為什麼找到了:念佛人佛是念了,但「一 向專念」沒有做到;注重了「專念」,忽略了「一向」;對「最 後一念」認識不足,導引不夠。 我簡要解讀一下「一向專念」: 「念」,是指念佛。 「專」,是指專一,不摻雜。 「專念」,就是專一念阿彌陀佛,不念別的。 「一向」,就是一貫是這樣,從來沒有改變過,沒有間斷 過。 「最後一念」是指人臨命終咽最後一口氣的那一念。最後 那一念太重要了,決定歸宿。去哪一道?就在那最後一念決定。 品味一下我的解讀,我的「為什麼」解決了,你心裡的那 個「為什麼」解決了沒有呢? 恭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第三回複講) 第三十八講 二〇二三年九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