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当取代坏的不是好,而是更坏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今天说一下中文世界流行的两种思维方式:非此即彼和爱走捷径。这两种思维,听起来很简单,但它们正在悄悄塑造我们看世界、理解制度、判断历史的方式,而且,严重限制了我们对“现代文明”的真正理解。 什么意思?你只要说点什么,马上就有人把你贴标签。比如你说提高民众的精神素养很重要,他立马说你是不是觉得制度不重要;你说川普有问题,他立马说你是民主党或者共产党;你说民主党有些政策缺乏常识,他就说你一定是川粉。 这就是典型的“名词概念奴隶”——他们不听你说了什么,他们只听你用了哪个关键词,然后决定你是敌是友,非黑即白。 第二种,就是我们太喜欢走捷径。 中文世界很多人看着日本、韩国、台湾的发展,心里想的是:哎呀,他们不就是先走一步发达了,早一点现代化了吗?我们直接跳过那些复杂的制度建设、精神文明、社会文化演化,直接“弯道超车”,一脚油门干进发达国家? 但现实是,任何一个成功跻身发达国家的后发国家,都经历了一整套“现代文明化”的进程。这不只是高楼大厦、5G、量子科技那种“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还包括精神世界、政治制度、社会行为方式的深层转型。 可惜,中国过去几代人,热衷的是投机取巧,只要GDP、高铁和房地产,再顺手牵羊搬运点发达国家的技术,别的都不管。结果就是,物质现代化上去了,精神文明被“阉割”了,制度建设停滞了,社会行为变得越来越“功利而粗暴”,从企业到个人,一直内卷到卷不动了。 也可以说,这其实就是“只要现代化,不要文明化”。于是我们看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了这个模式的巅峰;但从巅峰下来,也只是这两年刚刚开始。 甚至连很多向往民主的人,也幻想能靠捷径“飞升”。他们看着日本、韩国、台湾的民主发展,就想哪天中国也能“天降民主制度”,一下子实现民主转型。 这几年,中文圈还流行一个新说法,说日本能变成民主国家,是因为麦克阿瑟帮了一把,说明治维新其实失败了。 听起来很有戏剧性,但这其实是一种新的“救世主幻想”——换个角度讲,天降伟人、系统外挂的升级版。 如果连明治维新都叫失败,那恐怕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后发国家的改革算得上成功了。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既缺乏对日本近代史的了解,也反映出他们根深蒂固的心理——既想现代文明,又不想走那条艰难的文明之路。 日本现代文明化的先驱,福泽谕吉早就对这种人做了精准描述。他说:“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一定依赖别人;依赖别人的人一定怕人;怕人的人就会阿谀奉承;时间久了,就不知羞耻,面对不公不敢发声,面对强权只知道屈服。这种人,如果释迦牟尼和孔夫子再世,也没救。” 这是福泽谕吉《《劝学篇》中的话。《劝学篇》虽然是本只有几十页的小册子,却塑造了现在日本人精神世界。在明治时代,这本小册子可以说是颗思想炸弹,它改变了整个日本对“学习”、对“文明”、对“独立”的理解。当然中文世界不乏把思想炸弹,读成心灵鸡汤的人。浅薄无聊的人可以把任何思想读成心灵鸡汤。 《劝学篇》有句话:“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 听着是不是很耳熟?这不就是“人人生而平等”?没错,福泽谕吉正是把西方“个人独立”“平等”的观念,用当时日本人能听懂的话翻译出来。他说:人的贵贱不是出身决定的,而是靠“学习”和“自立”获得的,学习上进,就会变得高贵,心灵封闭,不学习,结果就是低贱。 在福泽看来,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独立,不靠祖上、不靠政府、不靠社会的恩赐,只能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判断力。 他举了很多例子,比如说,有些人虽然穿得光鲜亮丽、出身高贵,家里有钱,但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随波逐流。这样的人,哪怕有地位,有钱,其实也不自由,是“精神的奴隶”。不是高贵,而是低贱。 而一个真正有知识、有判断力的人,真正的现代文明人,即使过普通人的生活,甚至贫寒,也能独立、自信地活着。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这可以说是日本的独立宣言,不是国家的独立,而是国民人格的独立。 福泽早在150年前就明白一件事:如果一个人、一个民族,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像工蚁一样工作,靠别人的市场卖货,就算物质再富裕,也终究离现代文明很远。 福泽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仅看到表面的政治问题,而是看到更深层的人格塑造问题。读书、明理、学以致用,最终是要落实在你身上的。如果你没有福泽说的那种“独立自尊”的人格,哪怕真来了个麦克阿瑟,都没法救你。 孟子也讲过,普通人总是“待文王而后兴”——意思是,总等着遇到伟大时代,有人来带我起飞。但如果你没有那个内在的独立人格,就算文王真的来了,也带不动你。 说到底,只要中国社会想往好一点的方向走,国民建立独立人格,是怎么绕都绕不过过去的一道坎。 美国有个很有洞见、但英年早逝的媒体人 Andrew Breitbart 曾说过:“政治是文化的下游。” 什么意思?你这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决定你最终会选择什么样的制度。精神世界腐烂的人群,弄不出有质量的民主制度,即便天降民主制度,也会把它玩成烂泥一滩的“劣质民主”;如果继续走独裁路线,那也是选那种最武断、最低级、最任性的版本——不是说服你,而是“镇住你”、“压服你”。 很多年前,我跟朋友聊过一句话——中国的当务之急,不是实现民主——那里没有民主的社会和人群土壤,而是避免独裁劣质化。那时候他们都觉得我说得太悲观。但那很快就变成了现实——不好的独裁被更坏的独裁取代。 中国现代史就是一出不断重复的舞台剧:取代坏的往往不是好,而是更坏。说的更具体一点。别说实现民主了,就连“质量说得过去的独裁”都保不住,通常撑不过一代人就退化了。 中国也不是没人争取民主,努力的人不少。但现实是,一百多年过去了,民主没有实现。反观周边,日本、韩国、台湾,甚至蒙古,都不同程度实现了民主转型。 这是不是说明,中国可能真的缺乏“民主的土壤”?这是个很沉重,但也必须直面的事实。 如果你觉得,民主比人生中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那你就去争取。但那是一项水滴石穿的事业,可能只有耕耘,看不到收获。 如果你觉得,过日子更重要,也无妨。那就继续原地生活,随国家的大船在风浪中起伏,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古人也有过这样的选择,那也是一种人生。 但不论选择哪种生活,要做个现代文明人,独立的人格、清晰的思维,都是必选项。政治可以烂污,但人格不能烂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