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安樂行品 - 虛空無相 語言道斷 - 20230421 第1398集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видео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видео,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ClipSaver.ru
00:00 虛空無相 語言道斷 00:52 ⊙諸法當體真淨,不受塵染云空,即第一義諦空。諸法無人我相,如虛空藏萬物,蘊含有相而幻;真空而實妙有。如是語言道斷。 用心聽、解、入,大家真的要用一點點功夫,攝心,好好來體會「空」,真空、妙有很奧妙。人間所有的有相那個「妙」,所有的形相皆空。 是啊,「諸法當體真淨」,因為空,所以無物,而什麼會受污染呢?沒有,就沒有受污染的。看看,沒有看到的,在這個大空間裡,不論多少污濁的東西,空,一片空,污濁的東西還是污染不到;「空」,無形,就是因為無形,它無體,所以不受污濁。若是真實的「體」,那就是「真淨」,是最乾淨的,沒有形相,這就是原來清淨的本性。這才是我們清淨的自體,也是一切道理,原來的真諦,那就是「真淨」。 道理在這個物質的上面,沒有合成之前,沒有體相,當然原來就是清淨。因為它原來清淨,「不受塵染」,因為這樣,叫做「空」。這個「空」,它的原來的體性,就是「第一義諦空」,第一義。世間所有一切的妙法,妙在無體、無性、無相那個真理,那就是「空」。「諸法無人我相」,法,是體空,哪有人、有「我」這個相?也沒有你、也沒有他的相。 其實人原來是在哪裡?還沒有生之前,我們是長得怎麼樣呢?我們生來,這一輩子幾十年,再找回去過去,找不到!我們過去的相,我們已經看不到了。過去的我們已經沒有了,現在的我們呢?也不常住,在現在此刻,不斷分秒變遷;我們的體內,也是不斷新陳代謝過去,身體的行蘊,還是不斷地在變化,無時不在變化中,這是我們的身體,無住相、無定相,一切都沒有一個「原」的我。所以,這種人我相,求不可得。 要說這個孩子忽然間出現了,在向我們打招呼,我們認不出來,「哎呀!我是某某人。」「這個孩子那個時候來之時,師父,您摸過他的頭。」「喔!那是幾年前?」「在二年前、一年前。」沒看到,轉眼間,這個孩子化為,從這麼小變這麼大;那個時候伸手就摸得到,現在就是要踮起腳來,還是手要伸高來摸他,這就是求相不可得。 所以,「諸法無人我相」,自己是這樣,別人也是這樣,這是很自然,很簡單。每一天都看到沒有感覺,但是都是在這個沒有感覺中,變化,不知不覺。這就是我們眾生的無明,沒有真正明白,平時變化種種的形相,我們都「不覺」,就是不明白。這樣所說的「無明」,日常的生活都不很清楚,真正其中每日、每時刻,無不都是虛幻變化中。人生就是這樣,所以「諸法無人我相」。多用一點心,我們就能夠了解、體會。 「如虛空藏萬物」。宇宙、天空,這裡面蘊藏著多少的東西;山河大地,一草一木,哪一項不是在這大空間裡呢?是!是在大空間裡。不只是有形的東西,它涵蓋著很多道理,物理、生理,很多很多的道理都是在這裡面。 就像我們有一群,來自十個國家的實業家,他們來靜思生活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企業,不同的科技,不同的科學家,全都集會來到花蓮。不論什麼樣的活動,不論哪一位講師來分享心得,聽到這群企業家、科學者、科技人,人人在分享中,都是這樣哽咽、感動,這幾天之中所見、所聞,他們無不感動。 不論在國際間,不論在富有的人間、貧困的人生,富有的人怎麼付出,愛心的人如何去用心,去為需要的苦難人如何付出?大家聽,都是很感動。尤其是環保站,看看,這一大堆被放棄的東西,原來就是污染源,影響到氣候,影響到人類的生態,這些東西是怎麼來?要如何讓它回歸物質它的本性,他們都有聽,有去經驗、去了解,無不都是很震撼。 他是學者,他是科學家,他是博士,他是企業家,竟然在這樣一堆的環保,這群的做環保的人,只是在那裡面所體悟到的,所見識到的無不都是「魂」,無不都是生命。本來被丟掉的,這全都是經過了人的精心,用他們的心去取資源,不論從山礦來的,從地底下抽的,很多很多;取得的,全都是人用心計較去取得。傷害多少的山河大地,破壞、抽取了多少,地底下的物質,大地都已經受傷了。物質呢,資源也已經快要空掉了,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堆垃圾,過程是污染空氣,污染大地。 用心細思惟,本來回歸到空無一物。山河大地歸山河大地,豐富的土地,那就是在土地之中,我們沒有去發現它,裡面含藏著這麼多的東西。物歸原處,本來相安無事,就是人類要去計較它,去爭、去取、去得,所以,造成了人和人之間,互相爭端,世間有很多人禍,也是這樣出來的。 看看,常常聽到礦場崩塌了,崩下來了,塌下來了;或者是礦坑炸了,一不小心,造成了災難,也很多。本來沒有這麼多事情,不論是意外的,或者是人禍的,或者是造成了人間種種的欠缺,現在已經大家很緊張。油源、水源也一直很緊張,尤其是影響到大地的水資源,整個整個人類的生態,都已經受損、受傷了。 這就是虛空中所蘊藏著的萬物,就是被人類這樣虛妄顛倒的心,所以沒有節度去取得,所以造成了這麼多,很多的問題發生,這就是「有」。從虛妄中,產生了很多的「有相」,這些相就很多了。是垃圾的相嗎?或者是黃金、鑽石的相呢?這無不都是人類破壞山礦、破壞大地所得來的,不論是很價值的、沒有價值的,變垃圾等等。 「蘊含有相而幻」。真的是,本來它是在山裡的礦,本來是在大地,因為人的顛倒去爭取,變成了有相,而變成了虛幻。就像那堆垃圾不就是嗎?這就是人間,「如虛空藏萬物」。因為人類顛倒,所以,人類去了解了,這大地蘊藏著、蘊含著的東西,就這樣去取。可要知道想要一塊寶石,是要挖,傷害多大的山呢!這樣找得到找不到,不知道,總是一定將它找到這麼大塊,切一切,磨一磨,琢,說不定只有一點點而已。 犧牲多少、破壞多大,只是在虛榮相,貪著虛華、虛榮,這些東西就顯耀他的身分,還有其他什麼作用?沒有,只是它取得難,所以價值高,只是這樣而已,可是要破壞多少呢?說起來,人也是神通廣大,沒有用在正確,變成了去破壞。所以,相,是有相的東西回歸到來,真的沒有什麼是很價值的,還是這些很價值的東西,放在保險箱,還有什麼作用呢?虛幻,是虛華的心態來造成。 所以,我們回歸到真理來,那就是「真空而實妙有」。其實,天地宇宙,這個「真空」裡面,蘊含著奧妙的道理,但是,這種妙的道理,被人類顛倒使用了,所以像這樣,要如何去分析一切諸法,性,本來都是自寂滅,本來我們的性,都是這樣非常的靜寂,無生就無滅,無相就沒有壞,但是就是因為人去執著,從這個所有的理去把它用心,顛倒想,去合成它,所以有很多東西,有了假相。 所以很多,要如何去分析呢?說之不盡。所以現在大學的科,科系是愈分愈細,愈分愈細密,因為要專精。所以因為這樣,分出去很多、很多,造成了隔行如隔山,到底你隔行如隔山,這個科學無法去解釋那個科學。這就是連一個科學就有很多,有天的天文,有地的地理,分道揚鑣了,到底很多的道理要如何講起呢?真是「語言道斷」,我能講到這裡,再去的這不是我的專門,就是這樣。所以虛與空,就是真正是虛空。 23:44 ⊙虛與空者,無之別稱也。虛無形質,空無障礙,故名虛空。心體本寂,實相如是,一切法諸,性自寂滅。 「虛」與「空」是無有之別稱,就是都沒有。「空」就是全都沒有,無有一物叫作「空」;「虛」就是無形,什麼樣的形,為它取什麼樣的名。其實,無形就沒有名,有形的名也是假名。桌子,難道真的是桌子嗎?桌子,它的源頭是什麼?「這明明是一塊板子,你怎麼說是桌子?」「不是,不是板,它是木。」 木,木為什麼叫做木?樹,樹,是啊,是樹。不是樹,因為樹是從種子來。很多很多的名相,這都是以這個相去為它定名。其實,虛、幻,沒有。所以「虛無形質,空無障礙」。虛,就是沒有,你把它分開,什麼都沒有;但是空,空也是虛空無障礙,有東西才有障礙,沒有東西就沒有障礙,所以這樣叫做虛空。 「心體本寂」,我們的心的道理,本來沒有什麼,沒有什麼,我們的生理和我們的心理。其實,生理,想想看,未生出來時,在母親的體內,投胎之前,從沒有到有,慢慢六根,慢慢五臟六腑,慢慢地,我們的根起來。本來也是沒有,生出來之後,這樣的變相一直到現在。所以我們的身體,光是在生理,生理拿出來看,沒有東西,構成了有這個體。 你說你擔憂,你歡喜,拿出來看,「擔憂」拿不出來,「歡喜」拿不出來,但是就是在你的表態上,看到你的表情。所以心體,都是虛幻,只是一個表相而已。所以「實相如是」。「一切諸法,性自寂滅」,一切的諸法是性自滅,不論什麼法,性都是滅,本來就是沒有,滅就是空,本來就是空。這些道理我們若清楚,下面要說的話才能了解。 所以前面的經文:「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釋迦牟尼佛再說,還有,菩薩,「一切法空,如實相」。菩薩們,大家要清楚,「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 27:50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所以所有的菩薩要用心,細細思考,好好來觀照,一切一切的實相就是不顛倒,就是不動、不退、不轉,這我們要用心去體會。 「如虛空無所有性。」就像虛空,沒有什麼性,你看我們的空間,你們人與人所距離的空間,真的是還有什麼呢?你看不到,這空間是無所有性,在這個空間裡。「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 28:54 ⊙「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我們就要很用心去體會,這段經文的含義。「如虛空無所有性」。就像大虛空,我們現在,現在你我的距離,是小小的距離的空間,大家所坐著的,更加近距離的空間,其實我們來看,看那大虛空,這天地宇宙間,這個大虛空,「無一切相」,是沒有,這個大虛空沒有一切相。 30:30 ⊙如虛空無所有性:如大虛空,無一切相;無其所有,種種虛妄無所有性,妄既本空,心思處滅。 天文學家葉教授,還有陳所長等等,他們送給慈濟一顆,我們在虛空中,「慈濟」小行星,已經在國際間,正式命名為「慈濟」的小行星。我就一直想要知道,追根究柢,既然用「慈濟」的名命名,這顆星離開我們地球是多遠呢?我很感恩,葉教授,他是國家的院士哦!我這樣一句話,這樣問他,很用心,真的他也去了解到了。 我還要知道的,這顆星繞在太陽系中,地球繞太陽,是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它繞一圈到底是幾年?葉教授很確定告訴我,跟我解釋,我們的「慈濟」小行星,在大虛空中,它是繞大陽一圈而已,而我們已經過五年七個月了。所以,我們將來發願生回到,我們的「慈濟」小行星的世界,生命會比較長。你看,那裡過一年,是我們的五年七個月哦! 除了這位葉教授,陳所長一群的天文學家,後面還有一群也是,毛教授、毛博士,他也拿著,要來交功課,因為師父要問他:「哪一顆星星是忉利天?」他這樣,已經這樣去找,找到連《大藏經》都找了,天文學也找了,終於讓他發現到一顆星星,在那個星河之中,一顆特別發亮那顆星。所以看到大虛空的那個景象,聽到專門的科學家來分析,真的是佛法是科學,佛法真的要好好去體會。 所以,這大虛空沒有一切相,因為天外有天,世界外還有另外的世界,但是我們凡夫肉眼真的是難,很難,難得去分析。所以,這個大虛空,真的在每一顆星球的外面,也還很大的虛空,所以真的整個虛空沒有一切相。其他的物質,就是在大虛空中而構成的,所以真正的虛空沒有一切相,「無其所有」才叫做虛空。虛空,本來無一物,就是本來就是沒有。 所以「無其所有,種種虛妄無所有性」,一切虛妄,沒有什麼樣的性,所以這就是虛空。不論是晝夜,不論是晚上、白天;白天、晚上,其實它是沒有分別白天、晚上,是地球自轉,有白天、晚上。 38:18 ⊙一切語言道斷:虛空無所有,亦無能有,實無所有一定之性,詮說不及,故語言道斷。 41:12 ⊙不生、不出、不起:性空寂故,本自不生。業如幻化,本自不出。無始無終,本自不起。 44:04 ⊙起滅皆幻,性自本空。三際來之,如夢所見。生出起相,皆不可得。 52:07 ⊙三相:生、出、起,皆有為相,即有變異,有毀滅。 52:48 ⊙解脫相:無生死相;離相:無涅槃相;滅相:無生死涅槃相;連無相亦無!即是非有、非無之中道妙理。 55:49 ⊙若實相平等常住,無毀滅相故無生相,無變異相,故無出相、無起相。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3月27日~ ※因字數限制無法完整刊出,全文請見: https://www.daai.tv/master/wisdom-at-...